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9,(1):10-20
谏官沿革源远流长,舜时有"纳言",商朝设"司过之士",周朝立"保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设立专职谏官,齐设"大谏",楚设"箴尹",郑设"司直",赵设"司过",均掌谏王恶。秦朝设立谏大夫,但没有发挥其谏诤作用。西汉初制度疏阔且极少兴革之事,直到武帝时,重新设立谏大夫,职掌议论及"诏令所使",选任方式多种多样。谏大夫为无印绶的散官,由于长伴君前,往往受君主赏识而给予其兼官,兼官职掌具体而广泛。从西汉谏大夫到东汉谏议大夫的转变,其经历一个过程,并非由光武帝直接设立谏议大夫而实现其转变。  相似文献   

2.
谏官制度是古代官僚制度的重要配置,其中宋代谏官制度最为发达。梳理了古代谏官制度的流变,分析了宋代谏官制度的内容及其发达的原因,阐明了谏官制度对当今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代东宫谏官在构成上与朝官序列的谏官体系大致呈对应关系,主要承担对皇太子的谏诤任务。东宫谏官体系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唐初近百年的时间,其间谏官的成员、名称、员额等方面均不断发生变化,但其职掌却基本固定。唐代东宫谏官的发展,与唐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尤其是围绕皇权争夺的政治斗争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谏官制度是中国专制君主政体的构成部分之一 ,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政治历史现象。自周代设“保氏”以降 ,各朝皆有谏议大夫等谏官的设置。谏官言事一是“廷诤” ,二是“上封事”。谏官的“特权”是言者无罪 ,谏官的职业道德是“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谏官制度是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其所以能绵延几千年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所使然 ,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由帝王独断所可能造成的对王朝根本利益的损害 ,同时也迫使统治者采取一些有利于人民的进步措施。谏官制度的思想基础一是氏族民主制的古代圣贤思想 ,二是“以多物 ,务和同”的和谐理论观念。谏官制度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谏官大多是“披腹心而效愚忠” ;谏诤是以帝王之“舟”免遭覆没为目的 ,以“忠君”为准则的 ;谏官大多没有好下场  相似文献   

5.
刘兴云 《南都学坛》2006,26(5):27-31
唐代官员权利保障表现为:履行职责时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工作条件,领取法定俸禄,享受法定的福利待遇;官员享有退休制度、休假制度及特殊恩惠。唐代官员权利保障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人权受损;建议权利缺乏法律保障;官员晋升机制不健全,人为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官吏缺乏保障申诉和控告的权利。唐代官员权利保障失衡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官员为确保自己的官位、仕途及生命安全,常寻求制度以外的援助,或者交结高官、权贵,或者形成同乡、同宗、座主与门生的关系,为封建国家机器的运转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庆历新政”前的谏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进谏纳谏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不过,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封建政权机构中并无谏官之设,《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虽有“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议大夫”的记载,然而  相似文献   

7.
刘太祥 《南都学坛》2003,23(4):17-23
唐代建立了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机制。一是决策监督机制:唐代中央决策系统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在决策过程中互相制衡;在中书、门下决策中枢设置一大批谏官,对决策进行审议;决策执行机关尚书省对中书、门下的决策进行认真审查,若决策有失误,可以封还诏书,拒绝执行;监察机关御史台也可拒绝执行皇帝不合法的决策。二是决策集议制度:唐代中央对军国大事进行决策时,总要召集有关官吏进行讨论,主要采取朝议(又名廷议)、仗下后议、延英会议、百官集仪、政事堂会议等决策形式,集思广益,反复论证。三是决策咨询制度:唐代皇帝在自己的周围设置了弘文馆、集贤院学士和翰林学士等一大批德才之士作为谋僚,皇帝每遇军国大事决策总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咨询决策的方案。四是信息传递制度:唐代中央决策信息依法按程序上报,真实可靠,处理及时,违者依法制裁。唐代中央行政决策机制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有一定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表现在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决策责任制,互相制衡,决策过程按一定的法律程序运行;二是实行决策论证制,集体讨论,广泛咨询,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唐代中央决策的质量和速度,使决策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减少了决策的失误,促进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等所谓盛世的  相似文献   

8.
西汉时期,中国的封建政府即对酒开始实行专卖。这种专卖制度到唐代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和补充,专卖方式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较之前代变得更加切实可行。本文拟从制度方面对唐代中后期开始的酒专卖作一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北宋前三朝台谏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台谏制度是我国中古时期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所谓“台谏”,乃御史(御史台官)与谏官(两省谏官、谏院谏官)的合称。自秦、汉以来,御史为监察制度的主要执行者,而御史台是一个纠弹百官、肃正朝仪、鞫治诏狱的事务丛脞的职能机构;谏官职在规谏人君、议论朝政得失...  相似文献   

10.
纳谏是中国封建帝皇集思广益、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之一;谏铮是谏官发挥聪明才智为国为民做贡献的职责所在。虚心纳谏与善于进言是谏铮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历朝历代、朝野上下都对之讨论得极为热烈。《清经世文编》中关于论述纳谏问题的文献较为集中,主要包括谏官之道、纳谏促致治、纳谏之道、谏铮之道和纳谏的最高境界为君臣一体五个方面,这些内容反映了清代纳谏思想的内容、特色,对当代行政管理理论和科学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中央监察体制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中央监察体制复杂多变。先秦时期以规谏为主 ,秦汉到隋唐谏官、御史、封驳官三大体系职掌逐渐分明 ,宋金至元明清谏官、御史、封驳官三大体系回归合一。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是规谏人主的制度 ,而不是御史制度 ;谏官、御史、封驳官三者关系的变迁反映了“否定之否定”、“御史主线”、“对监察官自身监察不断强化”等规律。这些规律的出现与丞相制、三省制、内阁制等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封建国家的田制是在豪强士族地主、庄园经济的存在发展与“以人为本”的赋税制度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唐代两税法的”舍丁税地”税制,改变了以“人丁为本”的税制,促使封建田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3.
北宋的循资原则及其普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资,即依资递迁、按资排辈,这种升迁原则在我国封建官僚制度史上曾长期发生作用。唐代中叶,体现这一原则的条格——《循资格》正式颁行;北宋时期,循资原则极大地膨胀起来,成为铨选制度中窒息人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唐朝创立御史台三院制、御史六察制,宋朝御史台三院出现合并趋势、六察制发展;唐朝谏官隶属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宋朝谏官逐渐脱离中书省和门下省;唐朝御史、谏官职掌分明,宋朝出现了台谏合一;唐朝门下省主封驳,宋朝给事中地位提高,逐渐脱离门下省。唐宋中央监察制度的这些变迁对元明清各朝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监察制度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5.
清代的武举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则天长安二年(700)“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①。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武举”或“武科”的正式出台。自此以后,武举考试为大多数封建王前所承袭,成为封建国家网罗武备人材的重要制度。唐代武举偏重于技勇,重点是马上枪法,而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备,只能说是武举的创制时期。宋代开始,武举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整。元代武举废止不行…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科举考试中,唐政府制定并施行了诸如“考功别头”、“结款通保”等一系列廉明的管理措施,相对保持了科举举士制度的纯洁性,为有效地选拔人才提供了保证。唐代科举考试的廉明管理,对于进一步完善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强化考试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校秘书系青年教师赵映诚同志,结合教学实际,经多年的刻苦努力,撰写了《谏官与谏官制度》一书,受到有关部门及学者专家的重视,本刊选载王千弓、冯天瑜为该书写的《序》和《题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我校秘书系青年教师赵映诚同志,结合教学实际,经多年的刻苦努力,撰写了《谏官与谏官制度》一书,受到有关部门及学者专家的重视,本刊选载王千弓、冯天瑜为该书写的《序》和《题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在7—9世纪,当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步入盛期时,并立于亚欧非洲先进农耕地区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各自的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很不相同,标志着封建制度实际上存在三大主要类型。这就是,在唐代中国,主要流行封建地主制;在法兰克帝国,最终确立封建领主制;在阿拉伯帝国,则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居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三大封建强国,怎么会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制度呢?  相似文献   

20.
唐代未行均田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历史上,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的一种非纯粹的土地国有制度。它始于北魏,历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以及隋朝,至唐代是否继续推行过这一制度呢?傅筑夫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以下简称《经济史》)中说:“唐代的均田法令根本就是一纸空文”。这就是说,在唐代虽多次颁布过均田法令,但实际上从唐朝建立之日起,自始至终就根本没有实行过这一制度。此论笔者难以苟同,因它与唐代在实施两税法以前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