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科技》2003,(8):39
“非典”被列入《传染病防治法》 我国政府已经宣布将“非典”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根据规定,政府主管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疫情;医疗卫生机构不得拒收患病人员;患者及家属必须配合检查治疗。对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期长者可达7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非典”时期的刑法适用及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犯罪构成的分析,可以明确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特征。但2003年5月1 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与刑法的有关规定存在一定冲突,这是立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从抗击“非典”审视我国政府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上半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袭击了全国大多数省市。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政府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审视其在应对这场突发性灾难中的行为 ,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 ,对于提升我国政府能力 ,具有积极的意义。一、“非典”危机下的中国政府“非典”疫情发生以后 ,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与“非典”作斗争。首先 ,维护社会稳定。“非典”的流行 ,因其不确定性、易传染性以及无特效药治疗等现实问题 ,使得人们“谈非色变”,人心惶恐。为了避免全社会恐慌 ,稳定人心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 ,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对《条例》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要把《决定》与《条例》结合起来贯彻落实。“转机”与“建制”具有不同的内涵,不能互相替代;“转机”是“建制”的基础、途径和重要内容,但“建制”也会促进“转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股份制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唯一形式,对国有制企业要搞公司化改造,但绝不能搞翻牌公司。  相似文献   

5.
由《兴化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出版的《兴化年鉴(2004)》日前出版发行。该卷新增了专记,对兴化市在2003年发生的大事、要事作了记载,包括中国兴化第六届郑板桥艺术节、央视“心连心”艺术团到兴化慰问演出、建设平安兴化、防治非典、抗洪救灾。  相似文献   

6.
王丰国 《中国人文科学》2003,1(2):155-156,129
作者认为“非典”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它使许多行业受到了重创,但也催生了网络经济的又一个春天。如何正确看待“非典”之中与“非典”之后的网络经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的“非典”危机催生了粤港澳三地防控传染病的合作。但现有三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远不够。针对三地现有合作中的不足,应借鉴世界上区域合作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改善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制定全面的覆盖粤港澳三地范围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建立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交流和联防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黄山风景区不仅是安徽重要的窗口、最大的精品和最响的品牌,而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风景名胜地。突如其来的“非典”尽管严重冲击了黄山旅游,但仍阻碍不住人们强烈的旅游需求。随着抗击“非典”的最终胜利,黄山必将迎来新的旅游高潮。为此,在不放松防治“非典”的特殊时期,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快黄山风景区旅游的发展问题,对全市乃至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社科界》2003,(3):51-53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成都市社科界和全市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充分发挥社科优势,组织市级学会的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学科特点,以多种形式推出“万众一心,战胜‘非典’,弘扬民族精神”科普报告会和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0.
《四川社科界》2003,(3):50-50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科学防治,战胜‘非典’”。今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是“依靠科学,战胜非典”。泸州市社科联组织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踊跃参加了这次科技周科普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论旅游业遭遇风险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巍 《理论界》2004,(3):150-151
2003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含中国少数地区)相继发现了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简称“非典”)。由于“非典”属于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3年3月向全球发出旅游警告,建议旅游者不要去“非典”病例多发的国家和地区旅游。“非典”虽然发生在我国少数地区,但使全国旅游业遭受重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非典”疫情发生率极低甚至零发生的我国旅游胜地,也遭受“非典”的重大冲击。旅游业遭遇风险的脆弱性在“非典”袭来时表露得比较充分。90年代初,我国政府已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旅游强国”,与世界…  相似文献   

12.
《天朝田亩制度》新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平天国起义时揭橥了上帝教教义和反满“民族大义” ,没有提出农民的土地要求。土地私有不符合太平天国上帝教反对私有制的教义。与历史上的“均田制”比较 ,太平天国立国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没有类似“桑田”与“永业田”私有的规定。《天朝田亩制度》的“分田”与“均耕”只是平均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 ,以实现在此基础上的产品的平均分配和“同享”。重审《天朝田亩制度》 ,可以发现“平均分配土地”只是对其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蔡春 《理论界》2008,(2):207-208
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因其地理位置及地质状况而得到广泛的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个偶然的“根本性突破”因素,才使欧洲胜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笔者试图对《大分流》得出煤矿和殖民地是欧洲胜出的主要因素做一定的评析,推证欧洲的胜出并非一种偶然,并对欧洲胜出的原因做一定的探究。同时,阐述《大分流》方法论上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专家您好,我这两天嗓子疼,您看我是不是得了‘非典’?”“我干咳好几天了,还浑身没劲……”在本刊开通的“非典”热线中,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很多读者打电话来为自己或周围的人问病,经专家耐心分析发现,这里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患上“非典”。一种被专家称为“非典”恐惧综合征的心理问题正在人群中蔓延。 在京城某高校,一名干咳、头疼的男生怀疑自己得了“非典”,被同学抬着去了医院。经检查,该男生得的只是普通的呼吸道疾病。而在本刊开通的“非典”热线中,“我听见‘非典’腿都软了”、“我这个症状肯定不是‘非典’吗?”“我从外面买回的东西要不要用消毒液擦  相似文献   

15.
李春林 《南方论刊》2004,(12):24-27
当我们经历了“非典”的袭击与洗礼,再环顾周围世界,忽然发现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经常不期而至,打乱人类正常的生活。“非典”引发了国人对政府危机管理法治化的深刻反思,重新审视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弊端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全社会终于形成共识:危机管理应以法治之。  相似文献   

16.
杨红梅 《中州学刊》2006,(5):99-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继2004年《宪法》修改后第一部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基本原则的法律。该法通过重重制度设置阐释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内涵,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7.
对《天朝田亩制度》内容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朝四亩制度》不只是一个土地纲领,而是尽力描绘了创建一个理想国家的蓝图。这个理想国家是以平分所有土地为基础,“两司马”做为一个基本单位,13156家建立一个基层行政区域,将全国户数划分为成千上万个军事、政治、经济、宗教四者合一的农村公社──“军”。在“军”之上,设置以天王为首的文武不分的各级职官──天朝,掌握中央与地方各种权力和统管遍及全国各地的“军”,实现“同打江山功勋等臣”“世食天禄”;“后来归从”的“耕”田奉尚”者“人人饱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民法典》的体系确立和内容创新既反映了现有民法学理论和民商事实践的成果,还反映了立法者对现代社会的理性回应,即民法应当回应法律主体对“安全”的制度需求。从离婚冷静期的增设到个人信息权益的确认,民法制度的变化实际上蕴含了民法发展史中常被忽略或被其他概念涵盖的重要原则,即安全原则。这并非学理层面的空谈之论,欧盟早在《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中就明确提及了“安全原则”概念。与平等原则、自愿原则等传统民法基本原则不同,安全原则是以安全法益为核心的框架性功能原则,基于“行为安全—心理安全—过程安全”的三层结构,在民法体系内部和外部均产生“规则事域化”的指向性影响,一是规则重心从“事后规制”转向“事前预防”,二是传统法律主体、客体的类型有所扩张。  相似文献   

19.
《家庭科技》2003,(8):39
随着人们对“非典”疫情的关注,很多人想知道万一得了“非典”,保险能不能赔?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可以赔付“非典”的产品一共有三类。 一是住院津贴类产品,可依据实际住院治疗日数,分档次为“非典”投保人提供日额津贴补助。二是住院费用类产品,可依据实际发生的住院费用分档次给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涉及传播艾滋病病毒和曾被作为“乙类甲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刑事案件高发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由于具有严重传播风险,需要特殊治疗并予以分类管理,在追究这两类重大传染病患者犯罪的刑事诉讼中,一线办案人员普遍面临较大压力,担心发生感染事故或职业暴露。受“潜在危险论”影响,在贯彻从严惩治方针时,存在“一押到底”“超期非羁押”等非法治化现象;在作出轻缓化处理时,又出现了“一放了之”“纸面服刑”的个案。随着相关疾病传播概率、危害后果的客观变化,在防疫政策修正后,对涉罪患者社会危险性的认定应当作出适应性调整,甚至根本性转变。当前,有必要系统整合存在不少冲突之处的一系列司法解释。从长远看,根据“以预为先”理念,为有效防治今后可能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建议在《刑事诉讼法》第五编中增设“涉重大传染病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一章。建议遵循流行病学规律,依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循证评估重大传染病患者在司法场域中的现实危险。在扩大适用非羁押、非监禁刑时,可以依申请或依职权采取电子监控手段加强监督管理,降低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