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新中国成立35年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不合理的人口结构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正在经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由高增长向低增长的转变考察人口发展的历史,大致经历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阶段。全国解放以前,总的说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阶段,但不同历史时期增长率差异很大。从公元2年至1947年全国人口由5,959万增加到39.60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11%;而近代  相似文献   

2.
人口转变类型的概念国际上早已提出,近年来国內发表的文章中也常见到但均系、定性概念,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三个类型。由于没有数量指标概念,不好具体应用,不能分析某一国家人口已转变到何种类型,也不好比较国家与国家之间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类型阶段。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第六位人口大国,1979年总人口已达1亿1,613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00人,居世界第五位。类似日本这样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人口密度极高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和面临着迫切的、严重的人口问题。 但是,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10年时间,就迅速实现了由高出生、高死亡到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类型的转变,并且使低水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保持到现在,取得了世界人口史上罕见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来,人口发展经历并且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历史转折。认识和研究这种转折,探索它的规律性,对于全面地解决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现实的意义。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关于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一般认为,可以划分成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型和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型三种。这三种基本类型,同社会、经济、文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据1980年6月新加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2,413,945人,平方每平方公里多达3,912人,是世界上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之一.新加坡人口的明显特点在于:人口数量虽少,但人口密度极高:死亡率较低,而自然增长率偏高:人口年龄构成更为年轻.近二十年来,新加坡政府以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把解决人口问题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取得了显著效果,使人口再生产类型逐渐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过渡,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人口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与计生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生育水平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标志着我国人口与计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新时期做好人  相似文献   

7.
从2000年人口普查看我国人口状况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于弘文 《人口研究》2001,25(4):12-18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也是世纪之交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本文根据 31个省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 ,对我国 2 0年来人口变化、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纵观人口状况的这些变化特点 ,都与人口的迁移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国低生育水平的逐渐稳定 ,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趋势已经形成 ,人口自然变动对人口各种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着省际之间、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流动日趋频繁 ,人口的机械变动对人口各种结构的影响将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使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特殊的历史时期。面对21世纪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和任务 ,对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培训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也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新时期计生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与发展谈几点粗浅认识。一、事业成败 ,关键在人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即稳定…  相似文献   

9.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经过1947—1949年的人口激增时期,开始了由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1947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高达34‰;1950年则下降为28‰;至1957年时进而下降到17‰;死亡率则从1950年的10.9‰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到1957年的8‰。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日本人口便由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镇人口增长宏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城市化程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人口增长来源分布更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国情资料。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一般由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来自农村的人口迁入、农村迁入人口的自然增长以及新建市镇和原有市镇扩大辖区范围所增加的人口等四部分组成。中国虽有完整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日登记城乡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等人口变动,定期汇总逐级上报。惟因登记簿册浩瀚,又限于手工汇总,所以只能提供人口变动大端资料。较为细致数据如城镇人口增长来源分布等则付厥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所提供的城镇人口数字,反映中国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本文拟以此为基准,结合作者的调查资料,使用间接推计方法,计算出城镇人口增长的来源分布。所得结果尽管是匡算数据,然而所依基准科学合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近似实际。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国总和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和更替水平以下。这表明,我国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实现了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 四平地区位于吉林省的西南部,辖两个市、五个县,总人口为389万多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3人。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1岁,现有育龄妇女86万多人。1971年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高增长的形势初步得到了控制。1972年到1982年的11年间,全区少生了73万多人,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35.22‰,下降到1982年的17.1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1年的27.88‰,下降到1982年的11.18‰。人口再生产状况已由建国后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发展类型。下面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讲一讲我们是怎样开展以“三普及”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1954—2005年新疆兵团人口发展特点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月兰  汪学华 《西北人口》2008,29(1):98-102
本文从人口增长变动、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兵团人口的发展特点.并进一步提出了制约兵团人口发展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兵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总数中,省际人口迁移量大且占有重要的地位: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实现了转变,出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率;人口分布不均;总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就业人口趋于减少,劳动力资源的供蛤严重不足。制约兵团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低。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极大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压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宝贵的“人口红利”期,也为世界的人口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相似文献   

15.
一、广东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取得的成就 1、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回顾。解放四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广东省的人口再生产已从解放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逐步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化,广东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对控制人口增长的认识不断提高,抓计划生育工作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把抓计划生育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为使我国到本世纪末把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如何运用统计手段指导工作,给领导当好参谋,是一个实际工作问题。下面就对人口出生指标如何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些不成熟的见解,供探讨。一、对现行人口出生统计指标的看法1.人口出生数(率)是国家人口统计的一项重要指标。人口出生数(率)是反映生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就全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人口总量的变化受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的影响,即受出生、死亡和迁出、迁入的影响。目前,我国人口的国际间迁移变动极其微小,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构成人口自然变动的出生和死亡这两个因素中,人口出生是主要因素。解放以来,由于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人口死亡率大  相似文献   

17.
人口目标责任考核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一大法宝,在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完善和强化人口目  相似文献   

18.
<正> 人口、出生率是某地、某时期出生人口数与某地、某时期平均人口数的千分比。出生率的变动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动,出生率的变动情况体现人口再生产的情况。因此,研究人口出生率的变动情况、分析其变动原因,对于了解人口再生产情况、评价计划生育工作及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都十分重要。人口出生率的变动,受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的影响,而妇女生育水平的变动,则受社会经济、人口政策、文化程度、行业、职业及年龄构成,身体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越发达、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生育水平越低,出生人口越少,人口出生率越低,反之,经济越落后,文化程度越低,妇女生育水平就越高,出生的人口就越多,人口生出率当然也就越高。行业、职业不同,生育水平也不一样:脑力劳动者,生育水  相似文献   

19.
<正> 战后日本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幅度,如同它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样,均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前茅。据日本官方统计数字,在1947~1986年的40年内,日本人口出生率从34.3‰猛降到11.4‰,妇女终生生育率由4.54人锐减为1.60人。目前,日本巳象许多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疾步迈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吊钟型”人口结构的高龄化社会。然而,日本人口发展史告诉我们,日本也曾是一个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的多产系民族。在1870~1950年的80年间,年均出生率高达34.4‰。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方针下,大力推行奖励生育政策,严禁堕胎、溺婴。后来,随着军国主义的极度膨胀,为了生产更多的战争炮灰,  相似文献   

20.
在战后半个世纪中,朝鲜人口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向低出生、低死亡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由于死亡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出生水平的下降幅度,总人口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根据1998年《世界人口白皮书》(UNFPA),1998年朝鲜总人口为2320万人,总和生育率水平为2.1。根据该人口白皮书,到2025年朝鲜人口将达到3000万人。一、人口动态与人口构成在1964年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朝鲜没有正式发表过人口统计数据。所以我们得不到朝鲜连续的人口资料。只是在报纸、广播等媒体散见一些人口数据。1989年朝鲜向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提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