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年的李大钊与进步党人交往较多,他的思想受梁启超影响较大,其思想倾向不是急进的,而是温和的,改良的。学术界之所以一度断定李大钊早期思想倾向是急进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李大钊早年的经历,忽略了对李大钊与周围人物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李大钊曾接受汤化龙的进步党经费资助赴日留学,并出任汤化龙主办的《晨钟》等报刊的编辑或撰稿人,初期与汤化龙过从甚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言论。随着李大钊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二人终因政见分歧而分道扬镳。但君子和而不同,政治关系的终结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私谊。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是马列主义在中国最早最积极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关于他什么时候开始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史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笔者认为,李大钊1916年春写的《青春》一文,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当时的思想倾向。探讨一下《青春》一文中的思想,对于研究和解决李大钊何时开始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问题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李大钊的早期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上。传统文化并没有妨碍李大钊的进步,相反赋予了李大钊思想前进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使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更富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文化调和思想是李大钊早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在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中,他通过对调和本义的研究,把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并以调和对近代中国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在新旧调和中,他主张用新的取代旧的,立足点在于开新。在中西调和中,他主张由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逐渐转变为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并在十月革命后认定第三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明。由此,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性,也成为形成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动因之一,这使他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转折与连续中。时代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中的先进性和包容性,对我们今天处理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作为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和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中国思想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在李大钊的光辉思想中不乏关于政治现代化的精彩论述。早期李大钊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具有浓厚的民主主义色彩。由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相继发生,李大钊开始关注苏俄社会主义并接触马克思主义,促使他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出现了重大转变。五四运动后他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则明显带有社会主义特征。本文在分别阐述李大钊五四前后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唤起群众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经济论和社会主义运动论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也是他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发起革命政党和深入群众的着眼点和切入点。正是着眼于唤起群众并致力于掀起群众革命运动,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才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唐萍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最早向中国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他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李大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陈增辉江泽民指出: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阐述,影响和教育了我国早期的一代共产党人。①笔者认为,李大钊对毛泽东的影响和教育,就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毛泽东的多次谈话,都说明了这一点。193...  相似文献   

10.
"政治对抗力"论与"开明专制"论是民初进步党的两种基本的政治思想主张.梁启超等人提出"政治对抗力"说作为立宪派系联合成进步党的立党理论,反映了立宪派人士建设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而"开明专制"论则是进步党联袁排国民党的理论依据,属于现实的政治路线.但是,这种政治主张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冲突."二次革命"后,政见和思想的分歧,使进步党分裂成"内阁派"与"国会派",这两种政治思想成为各自的立论基础.此后,"开明专制"说被进步党人士摒弃,"政治对抗力"则在反袁护国运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梁启超等人继续参与政治的理论基础."政治对抗力"说与"开明专制"论的此起彼伏,折射出民初知识分子探索建设共和之路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李大钊自由观的转变过程,并对其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及社会主义的自由观分别进行了介绍。认为李大钊的自由观的最大特点是“与时俱进”,结合国情。作者指出,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自由与秩序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论李大钊早期东西文化观的逻辑发展张伟良李大钊早期东西文化观经历了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从猛烈抨击中国封建文化到主张接受西方文明五四运动前后,是东西文化的大较量、新旧思想的大会战时期。作为生长在被西方文明激烈冲击时代的...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翟秋白同志是继李大钊之后,在中国早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他从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他对传播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理论的贡献,必定会使我们从中受到许多的启示和教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李大钊文化观研究的文章大多数认为李大钊是传统文化的叛逆。是反传统的斗士,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以为,早期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极为慎重的。他一方面对封建文化作猛烈的批判,要求对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作积极的改造;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严肃的鉴别和认真的吸收,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早期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具有折衷的倾向,这在以后的“中西文化调和”主张中又再次  相似文献   

15.
巩梅 《中华魂》2021,(4):F0004-F0004
北京大学红楼1918年落成,曾是文科、校部和图书馆所在地。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写下了《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宣传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并陆续开设《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等课程,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正式列入大学课程。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时开始朝着马克思主义方向迅速转变。1920年3月,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秘密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共产主义图书藏书室"亢慕义斋"即"共产主义小室"。10月,李大钊等在红楼成立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当时称"共产党小组"),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从拥袁到反袁的转变,使他由反动营垒向进步营垒回归。这是由梁及其进步党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梁的宪政思想与袁的帝政思想的冲突也是梁转变的另一重要原因,同时梁的转变与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名字是与北京大学分不开的。他的革命活动主要是从北大的“红楼”、北大图书馆开始的,为北京大学开创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成为共产主义主要发祥地之一。李大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从1918年开始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后任教授,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里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著述,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理论、思想遗产。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李大钊的思想、理论遗产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1999年10月,将是李大钊110周年诞辰。党中央批示:在中共北京大学党委具体负责组织下,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重新整理、编注《李大钊文集(注释本)》,并于诞辰110周年前夕出版。研究会李大钊文集编注组,在工作过程中,新发现了李大钊重要佚文多篇,现将其中经考订可确认的三篇文章及日本国李大钊研究学者后滕延子教授发现的李大钊的佚文《报与史》一并发表,供国内外学者研究。今年4月28日是李大钊同志壮烈牺牲70周年,我们发表这批重要佚文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先驱。十月革命前,他以其特有的鲜明性、坚定性和深刻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十月革命后,他又从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转变有一定的思想基础。一、李大钊忧国忧民,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李大钊生于1889年,他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华民族危机达到顶点的时刻。帝国主义对人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介绍与理解、对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初步探索,虽然带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大钊走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启程前宝贵的探索道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早期在接受西方民主法制思想之后,为了克服理论上的困难,对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性善论"做出了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阐发,同时把道家的"无为"作为政治原则,从而把民主思想和中国哲学结合起来,完成了向民主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