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处于指导地位,具有战略意义。在分析辽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成绩和显现问题的基础上,与其他沿海发达省份进行对比,找出辽宁存在的差距。通过对辽宁资源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工业化发展进程和新型工业化水平、省内自身发展优势与劣势和省外机遇与挑战的分析,提出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确定主要攻坚任务,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石化工业“十二五”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制定辽宁石化工业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发展策略,促进辽宁石化工业更好地发展,运用调研数据分析辽宁“十一五”期间石化工业的发展态势,并分析辽宁石化工业涵盖的6个子行业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辽宁石化工业发展的策略建议: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产业集中度;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杨煌 《中华魂》2010,(12):12-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的盛会.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建议》突出了民生的要求.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4.
[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所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之一,这不仅对于我们继续抓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就其坚持人本主义理念来看,“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含着深刻的“民利”理念,凸显着强烈的“正义”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实现方式。客观分析辽宁“十一五”规划执行以来的产业发展状况,总结问题和经验,针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准确判断辽宁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立足国家建设和东北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提出“十二五”期间辽宁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国家新型原材料核心基地,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门户,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领先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示范区,指出产业发展重点应集中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辽宁“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0,(20):4-6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尾之年。也是衔接“十二五”发展关键之年。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结合秦淮实际,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特色秦淮”主题,按照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工作要求,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特色效益。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转型升级,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业竞争理论分析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利润率低、工业内部配套能力弱、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和民间投资被挤出等结构性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认为政府主导资源推动型的发展方式和政府产业规划的雷同性及路径依赖性是造成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为此,建议政府在编制辽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考虑效益指标,按产业发展周期和要素、需求条件等规划重点发展产业,并处理好支柱产业与支撑产业、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壮大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把发展县域经济放置到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更是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辽宁县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现状,从加快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和优化经济结构与布局、构建中小产业集群等几方面提出了突破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1(3):305-305
近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下达了辽宁省“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计划,在确认的19项重大专项研究中,管理学院院长刘亚臣教授主持承担了“辽宁省‘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0.
曹静 《金陵瞭望》2010,(28):18-19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处处体现着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 无论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明确的“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还是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民生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设计"十二五"规划中的指标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遵循综合性和系统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围绕"十二五"时期的新要求,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涵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5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运用宏观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滁州市"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值,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时期辽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二者协调发展对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采用灰色关联法对2004—2010年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二者具有较高关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实现良好契合,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应当与经济发展、民生增进实现良好协调。这就需要有一种特定的评价体系,对"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协调增长"目标做出预期测算,并以此衡量文化产业何以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4.
广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智慧,对于推进广西“十二五”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宏观考察广西“十一五”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历程,可以获得深刻的哲学启示: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两区”和“一带”、“内力”与“外力”、发展经济与节能减排等六...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城镇化呈现出城镇化率较高但增长速度缓慢、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的特征,“十二五”将是辽宁省城镇化突破瓶颈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城镇化道路内涵为基础,对辽宁省城镇化道路进行分析。辽宁省城镇化应选择与工业化同步适度发展模式,采用在城市反哺农村基础上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选择大中小城镇结合并举的城镇规模结构,选择集中与网络相结合的空间布局,运用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实现机制,走多样化和集约化相结合的实现道路。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研究民生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民生是社会历史概念,民生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范式;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问题,人的利益和需要是民生问题的核心和动力;当代中国民生思想与实践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福建省"十二五"公共服务发展战略的案例分析。作者在对"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公共服务的现状及进展、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评价,并借鉴国内外公共服务发展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提升福建省公共服务质量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市化带动战略"。这对于贵州民族自治地方而言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自治地方的优势和条件,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在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民族自治地方要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结合等原则,积极思考扶贫与脱贫、城乡统筹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文化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不断促进贵州"工业强省"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