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再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能否解决好其再就业问题成为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城市化对解决剩余劳动力的效果、承包制和户籍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基层组织对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以及国际劳务输出等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14 亿左右,据估计到2000 年将超过2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人口特征及模式, 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在此基础上,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了一定的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齐齐哈尔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利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与障碍。在客观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省农民就业程度与效果。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但数量大,而且,转移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吸收现代技术的能力,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把黑龙江省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三农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省内转移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2000年以来其农村劳动力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可见,吉林省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而现阶段,吉林省内部转移空间狭小,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内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都比较弱,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东部较发达地区相比。为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来拓展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省内转移空间。 相似文献
9.
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试图分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征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引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度概念,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综合水平与城市化综合水平协调度测度模型,以吉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近10年来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与城市化从不协调转变为协调,协调度界于Ⅰ类~Ⅵ类之间,说明两者之间协调度存在着波动性。1997~2002年,吉林省在特殊历史背景和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国有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使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拉力减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错位,为不协调时期;2003年以后,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关系的加强,使得协调度从2002年的Ⅵ类失调型转变为Ⅰ类协调型。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境是 :1 .供给量过大 ;2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3.乡镇企业吸收能力减弱 ;4 .农民自身素质低下。在这种背景下 ,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的浅层次转移就变得非常必要和实际。要实现浅层次转移就应注意发展高质量农业 ,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 ,完善劳动力的流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全面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途径和重要目标。利用定量方法测度了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吉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一直呈增长的态势,2003年后农业剩余劳动力超过200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积累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根据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据此对吉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出了一些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面临的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较大,主要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农村二、三产业和深层次农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既有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因素,也有城市就业压力大、城市化进程缓慢、“小城镇病”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武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调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肃省武威市作为具体的样本空间,研究了武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状况,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果,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