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会计理论界就公允价值是危机的根源抑或是“替罪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美国、欧盟的政界、金融部门和企业界将危机的矛头直指公允价值会计,认为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在次贷危机中造成了顺周期效应,恶化了信贷危机,对此次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求停用公允价值。但会计界对此予以否决,认为此次的金融危机是经济问题,不是会计问题。公允价值由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发展到今天,应了中国的古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2.
汪芳 《决策与信息》2008,(12):11-12
为加快国际化步伐,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却将公众视线转向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并有人认为是公允价值会计正在加速金融危机恶化。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如何积极应对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争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的局限性。本文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适用环境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目前我国目前这个特殊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渐得到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国际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恰当运用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大。就我国而言,我国正处于新会计准则的试验阶段,政府与监管机构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市场和企业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各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质疑,这些情况表明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然后结合美国次贷危机,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并着重考察了在证券经济日益发达的趋势下,公允价值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公允价值并不是此次危机真正的罪魁祸首,只是华尔街银行家们选择的一只代罪羔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因而以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是今后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6.
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FASB发布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是一份最新、也是最能体现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准则.该项准则的采用将影响或修改美国40多项其他会计准则.该准则并未扩大需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范围,但它为FASB将来制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他资产和负债的会计准则提供了参考样式,为计量这些资产和负债及相关的信息披露提供了一致性的架构.  相似文献   

7.
张鹏 《管理科学文摘》2008,(24):205-206
我国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使用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采用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由于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指责为是加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金融界有关人士极力反对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英法德意等国于2008年9月联合出台的四项金融援助计划中,采纳了金融界人士的建议,其中包括敦促改变现行的"按市计价(即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错了吗?它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加剧的祸源吗?本文就公允价值的内涵及意义进行相关论述,并对公允价值对此次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当前美国次贷业务问题诱发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金融学的相关知识来阐释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资产乃至金融市场的影响,进而探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适用性问题,以完善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公允价值问题成为专家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我国为了顺应加入WTO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模式。本文就次贷危机与公允价值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中得到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平 《管理科学文摘》2010,(34):199-200
纵观美国会计准则史发现,会计准则从来都不只是纯技术性的规范,会计准则的制定常常和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但准则调整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成了受攻击对象,甚至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主因。因此需要客观看待会计准则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在危机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缺陷,并构建更严密的会计概念框架以使财务信息无偏差地反映经济现实的真实表象。  相似文献   

11.
羊建 《科学咨询》2010,(16):28-28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发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允价值问题不仅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课题,也是我国市场财务与会计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骞 《决策与信息》2008,(10):33-34
本文从分析我国学术界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公允价值涵义的认识,并进一步探悉公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在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PASB)于2006年9月正式发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准则要真正实现与国际趋同,必须要在制定的模式上与国际趋同,特别是与会计理论与实物发达的美国趋同.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整体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了高度的趋同性。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和具体运用角度比较了我国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被公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属性,然而正当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时,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把公允价值推到风口浪尖上,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引发了关于此计量属性优劣和存废的论战,使公允价值会计饱受责难,甚至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在简介金融危机出现后公允价值面临挑战的基础上,阐述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进而提出对我国以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引发了一场会计公允价值存废之争,导致世界各国争相修改会计公允价值计规则。本文从公允价值本质出发,剖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科学性和存在的必然性,同时参考国际会计准则,指出当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现实运用中的难点,进而为我国的公允价值准则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探讨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对我国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大趋势更加明显.在会计计量中运用公允价值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计量方法的演进,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质疑.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由于能够提供现行和未来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源的影响,逐渐受到青睐.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特色,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与国外不尽相同.本文对此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在国际准则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并终将取代历史成本,成为主要的计量模式。本文针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引进公允价值的规定,叙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适用范围及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公允价值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质疑。本文针对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指责,提出了公允价值是会计计量发展的重要成果,重塑对金触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认识。然后分析了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并就我国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