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大章 《统计研究》1990,7(4):73-75
苏联现行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反映着国民经济整个过程的最基本的几个方面: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再生产,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即综合物资平衡表、部门联系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劳动资源的再生产(劳动资源平衡表;国民财富和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国民财富和固定资产平衡表)。它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其基本原则是:(1)国民经济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物质生产领域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两大部类;(2)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态分为转移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新创造的价值分为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态分为补偿基金(生产消费)、消费基金(非生产消费)和积累基金;(3)无论价值形态,还  相似文献   

2.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再生产活动的最重要环节,它是人类的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即物质资料和人类自身)创造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过程。而生产函数就是反映这种产出成果(产品)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之间的因果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第九章 社会产品成本和流通费用统计在第一节中,应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什么是社会产品成本?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社会产品成本是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总产品的生产费用.由于创造社会总产品的是工业、农业和建筑业三大物质生产部门,所以,社会产品成本具体指:工业总产品、农业总产品和建筑业总产品以及三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品的成  相似文献   

4.
一、“可分配国民收入”指标的含义及其计算 “可分配国民收入”是指社会年生产,并在年内可转化为各种货市收入的部分国民收入。即社会当年所增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中,可以向市场提供,形成商品可供量,并能够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其价值的那部分物质资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庆芳 《统计研究》1985,2(1):73-75
一、用什么指标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总的发展速度? 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常用的有社会总产值(用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量),工农业总产值(指工业、农业两个部门总产值之和,约占社会总产值的80%以上),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扣除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后的余额,也即净产值)。社会总产值代表了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因此,用这些综合指标来计算速度,能反映国民经济总的发展水平和动态。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四川省情》2005,(7):28-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人民财富丰裕化推进共同富裕化,实现全面小康要求我们寻找能充分地惠及十多亿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因此,在当前我们需要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行理论思考,寻找一种“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最佳的财富生产模式。这是一种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人民财富增长模式,后者不仅表现在财富的数量,即人均G D P的增多;还表现在财富的质量,即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科技含量及其功效的提高;还要表现在财富结构的优化,即物质产品、服务产品以及知识文化产品的合理配置和产品的丰富多彩;还要表现在财富占有差别的缩小…  相似文献   

7.
一、人力、物力贡献价值分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从价值研究的角度将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人力、土地概括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两个方面.并重点对两个方面的贡献价值进行科学分离的研究.西奥多·舒尔茨(ITEmdtofe w.Schtlitz)认为资本有两种形式,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物质资本是体现于物质产品上的;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现代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概念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的收入,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进行再生产过程所必需的,与用于购买各种生产资料的投资是相同的.它与物力资本一样都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按照谁贡献谁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也应该依据它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贡献程度来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8.
国民财富     
国民财富是国家在某一时期所拥有的全部物质资料,是使用价值的总和.国民财富是由劳动创造的社会产品所组成的,但它与社会产品不同,社会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而国民财富则包括了数年内所生产的社会产品,它是由若千年代内所生产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产品和使用价  相似文献   

9.
最终产品产值问题,在我国经济学界早有议论,近年来又重新提出.意见分歧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是最终产品第一种意见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凡脱离了生产、准备投放到各种消费领域的产品都是最终产品,它主要包括个人消费品(是最终产品中最主要的部分),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所需要的物品,进行社会管理和国防、治安所需要的物品以及出口的产品等四部分,但不包括生产、建设所用的生产资料产品.主要理由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生产本身并不是目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投资不是最终需求,用来投资的生产资料不是最终产品,只有准备进入各种消费领域的产品才是最终产品.  相似文献   

10.
销售与供货     
销售与供货是物资技术供应统计中两个重要指标.销售就是生产企业(下称供应者)将生产的产品出卖给消费者.即当供应者完成其生产职务以后,将产品从生产部门转移到消费部门.供货就是供应者向消费者发送生产资料.即当供应者完成其生产职务以后,将生产资料从生产部门发送给消费部门.  相似文献   

11.
几个常用总量指标的对比(一)总产出与总产值总产出是SNA核算体系中有关生产核算的主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所生产的一切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总产值是MPS核算体系中主要总量指标.它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名词简释     
工农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和.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价值)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价值)表现的农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它们是用来反映工业、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规模、生产水平,观察发展速度,研究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和计算劳动生产率等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  相似文献   

14.
所谓工业增加值,就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或对外提供工业性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工业总产出)扣除了在生产过程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工业增加值是核算地区GDP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状况,是各级政府  相似文献   

15.
名词解释     
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生产量的价值表现。工业总产值中包括:一、已消费掉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二、新创造的价值或净产值。工业总产值跟净产值或国民收入不同,前者包括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而后者不包括这一部分价值。工业总产值能说明所要研究的那一时期的工业生产量及其变动,同时也可以用来计算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生产范围已扩大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即不仅包括五大物质生产部门,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社会产品的生产就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即包括货物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社会产品的分配就应该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  相似文献   

17.
增加值是生产单位追加到生产的物质产品或劳务消费品的价值,除V和M外,还包括固定资产以折旧形式附加到本期产品中的磨损价值(C_1).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最终产值,它比总产值少一个C_2(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 比国民收入多一个C_1.最终产值加劳势增加值形成国民生产总值.折旧是否应计入增加值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文章认为C_1和C_2都是物质消耗,只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经济中经济信息价值的形成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雷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16(3):43-46,60
知识经济的知识,通常通过信息表现出来.信息价值是信息研究中最基本的内容.经济信息的生产过程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因而,经济信息价值的形成与实现也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根据经济信息需求同满足需求之间的特定关系,对经济信息、经济信息需求、经济信息用户三者所进行的层次分析,实际上也是对经济信息价值的层次分析.评定经济信息价值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报道的及时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信息内容的新颖性、信息的科学可靠性、信息成果叙述的简明性.  相似文献   

19.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税收弹性系数是利用工业增加值变动趋势同税收的变化相比较而计算出来的,是评估税收缴纳是否正常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企业实际从工业增加值与税收评估的关系方面对如何正确计算工业增加值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通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互相联系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核算方法,完整、系统地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它包括反映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力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以及上层建筑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地反映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核心指标,它是一个国家(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作为国民经济核算(宏观层次)的基础——微观经济核算之一的企业统计业务,相应的增加值或人均增加值(即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在企业经济运行中也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此对企业统计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