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特朗托城堡》是英国哥特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该小说中,"恐怖"成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在恐怖的背后,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结合恐怖诗学,《奥特朗托城堡》的恐怖类型分为命运恐怖、权力崇高和乱伦暗恐三种。通过命运恐怖,瓦尔浦尔表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的变化;通过权力崇高,作者描绘了理想的政治体制;通过乱伦暗恐,18世纪的社会性别体制得以展现。瓦尔浦尔借助于"恐怖"这一文学对象,通过"崇古"的形式,讲述了"现在"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北大学人     
刘意青1941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在英国留学,1982年获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美国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博士。1999年以富布莱特讲习教授身份在美国芝加哥地区讲学。曾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主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延安大学、西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外国文方连庆1936年出生,回族,安徽亳州市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  相似文献   

3.
作为文学形式,伪作在18世纪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不仅承接新古典主义的摹仿理念,同时以丰富的想象为浪漫主义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初,萨曼纳扎以假冒台湾人身份创作了《台湾历史地理见闻》一书,其中对台湾风土人情的描述引起了极大争议。透过这部伪作,学界不仅可以勾勒出17一18世纪我国台湾形象在欧洲特剐是英国的形成历史,从一个侧面探讨启蒙时期英国对异域的想象和虚构,而且由于该伪作在所处时代的轰动效应,也可以分析《台湾历史地理见闻》对斯威夫特这位文学大家的影响,进一步考证《格列佛游记》等作品的形成历史。  相似文献   

4.
《钦定本圣经》作为"民族文学不朽的经典"和"英语散文最崇高的丰碑",在英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英国散文从诞生之日起,就长期处于外来文风的强势之下,这种影响直到17世纪中叶尚斑迹可见。1611年《钦定本圣经》的刊行有力地推动了英国散文风格的深刻转型。在它的影响下,英国本土"质朴"散文传统逐渐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流。这突出地体现在班扬、斯威夫特、夏洛蒂·勃朗特和罗斯金等众多杰出作家的作品中。可以说,《钦定本圣经》为英国散文风格树立了标准,它的推广和普及最终确立了本土散文在英国文坛的主导地位,使英国文学更加具有了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一部“活”文学史——读林庚先生《中国文学简史》吴相洲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下称《简史》)修订本出版了。这是文学史写作上的一件盛事。《简史》从1947年出版后,1954年、1958年两次修订,多次重印,影响广泛,但两...  相似文献   

6.
从十八世纪后半期到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发生了"Industrial revolution".长期以来,我们在翻译和写作中,对于这一历史过程经常使用两个概念:"产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例如,在《资本论》以及苏联科学院编写的十卷本《世界通史》中,译文为"产业革命",而在《新编近代史》(苏联波尔什涅夫教授等编著)和《近代工业  相似文献   

7.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戏剧,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18世纪的英国至少有3个《赵氏孤儿》的改编版,分别是1741年威廉·哈切特的《中国孤儿:一出历史悲剧》、1756年托马斯·富兰克林翻译的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和1759年亚瑟·谋飞的《中国孤儿》。这3个版本借鉴了原作不同的情节,表达了改编者不同的诉求。考察这3个改编版本,可以揭示中国戏剧与英国戏剧的融合,让我们在一个侧面了解《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8,(29):13-13
英国随笔的勃兴与18世纪以来期刊文学的兴盛密不可分。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约翰逊等名家都曾主编期刊或为期刊撰稿。18世纪到20世纪英伦随笔文学不能绕过的是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的故事。兰姆14岁即辍学白谋生活,先在伦敦南海公司、后在东印度公司整整做了36年职员,直到50岁退休。他一生未婚,与疯姐相依为命,过着清寒寂寞的生活。1818年,《伦敦杂志》的一位主编向他约稿,月出一篇。他借用一位老同事的名字“伊利亚”作为笔名,后出版成《伊利亚随笔》和《伊利亚续笔》。  相似文献   

9.
来自理性王国的浪漫气息——论英国感伤主义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感伤主义诗歌的形成和发展、创作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作用来展开论述。感伤主义诗歌在英国诗歌的发展进程上不仅为18世纪前期的古典主义诗歌唱出了挽歌,还为另一诗歌高潮---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的到来吹响了号角。感伤主义诗歌为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自然过渡立下了"汗马功劳",它理应在英国诗史上享有毋庸置疑的一席之地。尽管有些感伤主义诗歌表现出病态的自艾自怨以及感伤颓废的情调,但是感伤主义诗歌中不乏传世之作,如格雷的《墓园挽歌》常被誉为英国18世纪、甚至英国历来诗歌中最好的一首,堪称"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0.
越南汉文小说大多是在中国文学/文化影响之下的本土化创作。笔记类小说《状元甲海传》的主体故事即是在吸收中国传说《白水素女》及《柳毅传》的基础上,糅合了越南本土的传说所进行的本土化创造。《状元甲海传》在越南经过一百多年的流传,到了20世纪初又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甲状元》。《甲状元》的故事主体与《状元甲海传》已有很大不同,其传奇故事已由神仙之"奇"置换为凡人之"奇",中国传奇故事的原型已不见踪影。由《白水素女》及《状元甲海传》的流传变异,反射出18-20世纪初中国文学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及其兴衰。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2月 4日至 18日 ,山东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会议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经过 5天的紧张评审 ,共评出获奖优秀成果 2 10项 ,其中一等奖 18奖。山东师范大学有 4项成果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学博士生导师戚万学教授《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一文、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朱德发教授和现当代文学博士张光芒副教授《五四文学文体新论》一文 ,分别荣获省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张文新教授《儿童社会性发展》一书、区域经济学博士李玉江教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12.
英国18世纪中叶杰出的作家奥利弗·高尔斯密精于各种文学样式,其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人民性,他的《旅游者》、《荒村》、《威克菲牧师传》和《世界公民》都反映了他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对人民的同情与怜悯。他非但以作品,更以实际生活体现他对劳动人民的好感。他之所以和劳动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和他的出身和经历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传入欧洲的,也是18世纪唯一传入欧洲的剧作。它在18世纪的英国共有三个译本,都转译自法国神父马若瑟的法译本,是当时英国人了解中国戏剧和中国文化的途径之一。三个译本包含了译者对此剧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体现在译文的多个细节中,比如剧名和人名的拼写、标点符号的运用、用词的选择等。而且,同一个细节上,三个译本的理解和表达往往也各不相同。有的译者为了准确传达中国文化,还在他认为能体现中国文化但英国读者又不易理解之处添加了注释,对中国文化予以解释。在细读原文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赵氏孤儿》在18世纪英国的翻译情况,揭示了中国戏剧在18世纪英国的传播状貌。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女性文学开始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女性情怀。简.奥斯丁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主义启蒙者和倡导者,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的女主人公形象伊丽莎白。奥斯丁首次尝试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主张妇女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表现出进步的思想。她对女性主义的关怀无疑为整个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由徐柏才教授领衔撰著、民族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以下简称《简史》)一书,进一步充实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历史与理论基础,成为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之后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对德国文学的研究在看似散乱中却隐含着一条主线:通过对歌德、莱辛、施莱格尔兄弟等代表性作家的研究,重点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文学发展的几个亮点,勾勒了该时期德国文学发展的主线;《大公报.文学副刊》传播与研究德国文学的主要原因是18———19世纪的德国文坛与20世纪初期的中国文坛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探讨的某些问题也是20世纪初期中国文坛所关注的话题;《大公报.文学副刊》的德国文学研究,特别是其歌德研究对当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有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对研究对象要整体把握和全方位阐释,二是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在构建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20世纪西方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而20世纪最富有争议性的英国作家劳伦斯就是其中一例。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在很多观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在无意识、性等问题上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结合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美妇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作品以及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观点,从"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以及人格结构3个方面,论述了劳伦斯作品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相通之处,也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分歧。  相似文献   

18.
批评家们普遍将英国18世纪定义为一个"情感的时代",考察18世纪晚期情感的书写流传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产生的关系,尤其是将华兹华斯的诗歌写作生涯和18世纪末期女性通俗写作放到一起讨论,可以开启一个从近代文本文化形成重新看待书写、阅读、情感和性别之间关系的新视角。华兹华斯的《见威廉姆斯小姐为伤痛故事啜泣而作之十四行诗》(1787)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表现情感,把丰富的口语性、听觉性、视觉性以及书写和阅读行为编织在一起,形成一幅18世纪末期近代文学生成的政治经济学图景。性别化了的情感书写是18世纪晚期英国近代文本文化形成的必要部分,从中能够看到文本化与阅读、观看和书写等媒介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情感在这些关系里的消费如何促成了近代文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面对"异彩纷呈"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文学研究或呈现为"简单"的现象铺陈,或在文学之外窥视、逡巡,无法突破"表象"抵达"本质",无法充分呈现20世纪90年代文学学术化的可能性。《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选择"文学"为"体"、"文化"为"用"的研究立场和方法,使20世纪90年代文学学术化的可能性充分敞开,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新方法。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在传媒语境中关于"文学"的新看法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西方文论家托多洛夫关于文学的“逼真性”的观点着手,探讨了18世纪英国小说创作观念中“真实”的双重内涵,并具体分析了18世纪英国小说用以实现其创作的真实性的主要手法,旨在说明:“真实”在18世纪英国小说的创作观念中代表了创作主体对客体的绝对认识.18世纪英国小说在貌似被动的对客体的模仿的形式下蕴含着强烈的主体虚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