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媒介促进了作为现代性过程的动力之一的时空分离。时空分离具有双向时空重组效应:全球化层面的时空伸延和地方化层面的重构。而时空分离及其媒介的再地方化效应通常容易被忽视。时空分离的双向度具有抽离化与再嵌入、全球化与本土化、网络社区与本地社区等三个纬度,我们应该从实践逻辑而非技术的单向度逻辑出发来理解电子媒介时空分离效应。  相似文献   

2.
黄全利 《学术探索》2015,(1):98-103
自我包括自然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个体自我认同危机表现为:时空持续性和感知确定性的丧失,根源于时空分离;身份感和信任感的缺失,根源于抽离化机制造成的纯粹关系的破裂;价值感和意义感的迷茫,根源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认同是一个现代性现象,在前现代社会根本不成问题。数字时代没有消解现代性所带来的认同危机,反而使之加剧。虚拟时空成为人们的自创物;电子方式的经验传递造成现实与虚拟的交乱,混淆了个体的亲和感与认同感;"信息—权力"结构导致个体自我本真性存在方式和身份感的丧失。  相似文献   

3.
时空概念已经不是哲学的特殊品,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核心问题.在社会学的研究层面上,吉登斯的时空类型能够深刻地描述和解释现代生活的时空特性.实际上,吉登斯的独特时空概念和类型分析途径具有自身的理念前提和逻辑基础.他不仅从哲学角度批判和吸取合理的成分,而且另辟蹊径构思自身的时空解释体系.在对日常社会生活的时空理论阐释方面,吉登斯的时空概念和类型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对时空其他特质的疏忽点.  相似文献   

4.
司培 《天府新论》2022,(3):143-151
在后工业时代,智能化、信息化、电子化的技术变革更新了人的时空经验,重塑了人的时空想象与时空叙事。人类时空叙事的维度不断拓展,有关虚拟、宇宙以及时空逆转的叙事大量涌现。以科技力量为想象驱动力的科幻电影,在这几种典型性时空想象的塑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相关电影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这些时空叙事样态,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主要样本,以此探寻虚拟、宇宙与时空逆转叙事的主要表征及其所潜藏的文化逻辑。在科幻电影的多维时空叙事中,后工业时代的拟真性、流动性与不确定性被推向极致;虚拟世界如数字符码拆解般的分裂性逐渐显露;宇宙循环呈现出强烈的动态性;过去、未来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复杂,瞬间成为诸多可能性迸发的一个重要时刻。危机与生机并存,科幻电影于时空叙事中触及当下人类深刻的精神危机及其为自身所设置的可能性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红利拐点正在到来.在后红利时代,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因素直接体现在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际层面,影响到人口红利的获得与实现、数量和质量变化、空间和时间分布、国际和国内的分配,这将会对中国未来产业机构的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时空的角度和社会学的视野出发,认为在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的行为取向,应主要考虑三个层面因素:时间层面工业化的运行区间;空间层面工业化的运行状态;意识形态层面政府的行为模式,从而提出后发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干预的三因素解释模型,并结合其他后发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对目前我国政府的经济行为取向作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卡尔·波兰尼的经济社会学视野下,市场吸纳社会意味着原处于社会中的人及物质等要素会被吸纳到市场中并反作用于市场扩张。中国网约车市场扩张表明,该吸纳过程内含三种逻辑:第一,商品化逻辑,通过激励机制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并出售他们的劳动力产品;第二,利用数字技术落实自律性市场理念,从而在商品化逻辑基础上实现效率逻辑;第三,通过市场对社会的实质嵌入,利用交易者的社会动机消除效率逻辑与实际交易状况之间的摩擦,从而形成互惠逻辑。这三种逻辑共同塑造了网约车市场的认知合法性并支撑其扩张。但是,市场吸纳社会的逻辑蕴含着潜在风险,这包括劳动者异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以及交易中的道德风险。虽然三种风险在推动政府响应社会保护诉求的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霸权所主导的市场扩张运动。  相似文献   

8.
初娇娇 《理论界》2022,(11):92-98
道家逍遥游思维对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指空间层面的无所待,同时也暗含时间上的无际涯。道家美学能够透过象外之象的妙象走向时空的融合,渗透于唐代美学与文论之中。在其影响下的唐代审美意象时空是超越性的道体意象时空,从社会人生走向宇宙自然层面,从物我间隔走向心物之间。审美意象时空视域由此无限打开,在时间上形成以“道”为中心的审美意象时间建构途径,从空间维度打开逍遥游空间视野,将存在空间诗意化、审美化。主体“游”于心物之间,在无限的自然界有着唐人独特而又恣意的意象时空想象和意象时空审美。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及各种传播技术进入家庭空间,亲代逐渐丧失了在教化子代上的权威和优势,子代凭借对新技术的掌握而获得"反哺"能力,成为亲代学习新技术的"言传身教"者,在代际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亲子两代在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接入、使用上的差异,伴随时间的累积效应,将产生知识积累上的差异,数字沟由此产生。家庭内部的数字沟,是社会层面数字沟及其不平等的组成部分,将加剧社会的信息分化、冲击传统"亲孝"关系,使老龄化社会"雪上加霜"。为消弭代际数字沟,回应"积极老龄化"的时代需求,应开展面向老年人的网络素养教育活动,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网络平台;提升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质量,建立子代与父辈之间新型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由王习胜、张建军合著的《逻辑的社会功能》一书(以下简称《功能》),是北京大学出版社近年推出的"逻辑时空丛书"之一。本书从题名上就直接体现了"逻辑时空"丛书的编撰目的与基本宗旨,即如丛书主编刘培育所言:"向社会普及逻辑知识,发挥逻辑的社会功能,推动全社会健康有效的思维,培育人们的理性品格和科学精神,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廖欢 《云梦学刊》2007,28(4):65-67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演变和生成的逻辑。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背景下,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原则、方式、方向和重点也应有异。因此,在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必须创新政府干预的思维取向,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政府干预结构在时空向度上适应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西厢记》不仅抒情时善用具象的景物表现抽象的情思 ,就是营造戏剧时空也常用写意性艺术手法 ,通过演员程式化的虚拟表演和观众观赏时的想象与联想 ,使观众对作者设置的剧情和演员虚拟的表演得以确认 ,与演员进而与作者的主观愿望得以沟通 ,把生活中客观的现实时空化作咫尺舞台上的主观的流动的心理时空 ,不但是活化并再造了戏剧的时空 ,更升华了戏剧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行动时代的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行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政府管制和产权确权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资源稀缺的负担,资源整合和共享对大数据的交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整个社会生产效率低下、优质资源配置无效,因此,大数据的安全交易行为需要破解和限制“反公地悲剧”的困境.为了使信息网络资源能够安全合理地被有效利用,实现治理层面的共识,据此,探讨我国大数据交易行为在“反公地悲剧”下引发的一系列根基,并给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达经济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国家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欧美国家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上,普遍采取区域经济手段法制化的方式解决市场自身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西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本质上是公权力对现代市场经济交易的调控规则,这些规则反映着治理现代市场经济共同的客观经验法则.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城乡统筹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新课题,加强区域经济立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问题本身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一项法律与社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法律政策的制定应当从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层面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5.
论吉登斯、哈维、卡斯特对现代社会的时空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识和判断现代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当代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其中,时间和空间是众多理论家进行社会诊断的基本工具。吉登斯的时空伸延理论、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以及卡斯特的流动空间与无时间之时间理论,对时空问题在当代社会理论中凸显的原因、时空问题在社会理论中的作用以及时空与社会的互动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对我们准确把握现代社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引申至空间维度,是大卫·哈维体认当前社会政治症候的理论手段。哈维由此归纳出现代资本体系无法规避的三个悖论:其一,罔顾个体实际需要的商品生产机制,存在价值过度积累同市场消费不足的矛盾,以及资本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彼此让渡的二律背反。其二,缓解资本"滞胀"或贬值的资本"时间修复"与"空间修复"策略,因资本地缘格局的间歇性破坏与全球金融体系区域性剥削的形式,表征出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在时空上的紧张关系。其三,确保剩余价值持续积累的资本地理性不平衡发展,促使空间单位间的协作关系被剥削和竞争所取代,从而在资本循环内部形成瓦解资本逻辑的力量。三者在资本生产、循环和积累层面,描绘出资本主义在面临危机与解决危机之间徘徊的辩证运动轨迹。而它身后的空间非正义政治景观,又佐证了资本逻辑的空间辩证法不过是资本主义制度异化属性的地理学隐喻。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超越传统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逻辑预设,以时空仿真和灵境互动在赛博空间里演绎虚拟真实,以实现艺术本体的诗性创生。网络文学的学理构建需要探析符号中介与艺术本体、技术语境与诗意创生、数码生成与主体创造等层面的异变方式与逻辑关联,以廓清“虚拟与真实”的艺术边界,解决其艺术存在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东北区域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的现代转型,现代工业社会所蕴涵的风险得以显现.本文从社会现代性理论视角出发,从现代社会转型的工业化层面入手,基于东北区域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时空特点,针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区域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转变所蕴涵的风险,阐释了转型期东北区域社会突发事件的生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由于技术的红利效应,国家在战略上推动"互联网+"与"智能+",网络新经济蓬勃发展,公众的智慧生活愈加便捷,技术向善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愿景。但是,技术与"善"之间并不能简单等同,历史与理论提供了更加复杂的经验线索与分析机制。技术的结构位置与迭代方式,为人类制约技术提供了可能性机制;而技术史上的自然流转、偶然连接与利益考量,丰富了技术与善之间的转换机制。面对以网络化逻辑为特质的信息技术,商业与善之间的平衡、技术治理的迷思等,成为当前技术向善的现实性困境。市场、政府和公众等多主体的协同治理,需要协调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的关系,加强全球合作,广泛尊重差异,培育公众的技术自觉,识别技术发展断点并锤炼价值,塑造正向的信息主义精神,从而获取技术向善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6,(5)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样态,各互动主体之间的联结有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模式。在网络空间中,伴随着行动主体的"缺场"、"脱域"、"匿名"等特征的出现,共同体面临消解的危机随之而来。同时,网络共同体因其中的社会契约、成员和群体等基本要素的部分缺失而缺位。互联网的嵌入,使人们拥有了平等的信息获取和发声的权力。在流动的场域中,社会运行的逻辑和规则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们的行动图式和交互关系也随之改变。虚拟行动主体、信息和权力一道,经由互联网自由地输入和输出。不同于以往"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中轴,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就是权力的表征。根据个体处理和加工信息能力的差异,互联网利用新标准对个体进行再分层。相异于传统熟人社会人人可依的"乡土",互联网既可以使人们的表达管道更为多元,同时也加剧了部分社会成员与社会的断裂程度。网络社会新机制实质上就是权力重塑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