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程序性辩护是一种"以攻代守"地对付政府检控方的辩护方式,也就是通过指控侦查人员的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将"政府置于被告的地位让他为自己的非法行为受审"。侦查阶段应赋予律师调查取证权。起诉阶段可以借鉴英美法系大小陪审团之经验,构建中国听证式检察审查会。审判阶段之程序性辩护以程序瑕疵和程序无效为两大类而展开。  相似文献   

2.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与民主政治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种价值观,法治思维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它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这是法治精神的实质;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实现社会成员在法律面前的真正平等,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核心内容。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形态的人治和人治思维,曾经有过一定的历史价值,但是,它归根到底是一种官本位的思维方式,法治思维克服了人治思维的局限性,是对它的历史性超越。作为权力运行的基本形式,即政治思维,它的特点是以现实利益为导向,因此,具有思维方式的灵活性;而法治思维则更强调原则。所以,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的有机结合,会收到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法治思维是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在法治思维这一综合体系中,律师思维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律师思维可以推动、完善、保障和彰显法治建设。对于律师来说,在执业过程中应具有严谨、多元、敏锐、预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素养,只有坚持不断培育和发展律师思维,才能使律师的职业群体真正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战略力量。  相似文献   

4.
论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处于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一方面,鉴定人应享有了解有关案情,获取充分的鉴定材料和所需的鉴定仪器,更新知识,拒绝无理要求等权利;另一方面,鉴定人也必须履行接受正当的指定鉴定和委托鉴定,公正如实并及时鉴定,必要时出庭作证等义务。有关鉴定人的问题在诉讼实践中日益凸显,应通过实行鉴定人资格制来规范对鉴定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法治是成熟定型的制度形式,法治的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和权威性,使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作用。中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着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依法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的核心在于建立公正、廉明、高效的司法体制,而构建司法体制的重点是如何在各司法机关进行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责任和权力边界划分。法院和检察院作为我国司法机关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实施和推进的关键节点。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他们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分配和责任边界,建立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衡的权力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理论界对诉讼证明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将诉讼证明的原则从证据法的基本原则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对于整个刑事诉讼证明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在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应得到相应的惩罚、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要想切实的实现刑事诉讼法的的目的,必须提供确凿的证据。因此,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对公正、合理、高效地审理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制度 ,是当今世界刑事诉讼法中公民个人防御国家司法暴力的理性手段之一。文章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及沉默权的范围、意义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同时从广义沉默权的角度对律师沉默权 (不披露权利 )、证人沉默权 (拒绝作证 )一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程序正义既具有实现裁判结果公正的工具价值 ,也有保障被追诉人基本诉讼权利的程序价值。后者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也是我国 1996刑事诉讼法意欲达到的目标之一。但是 1996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公民基本诉讼权利方面存在着缺陷 ,表现在 :无罪推定原则在立法中并未得到完全认可 ;强制侦查程序法定原则在我国远未得到确立 ;庭审走过场现象十分突出。应当按照我国签署和加入的国际条约中所确立的刑事司法准则以及宪法修正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确立的精神 ,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进行再修改  相似文献   

12.
人性假设是设计法律制度的逻辑起点,也是评判法律制度实效的重要参考,中国刑事程序法对司法官员的人性假设是公而忘私的“道德人”。过去十余年的司法运作中,诸多刑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面临被不断规避、架空和搁置的尴尬境地,而程序法对司法官员基本人性假设的错位,是程序制度失灵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只有理性的认识到司法官员的“经济人”角色,程序制度的失灵才可能得到克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司法实践中的民事程序法治建设与程序公正、民事实体法治建设与实体公正,论述了司法随意的失误和司法规范的成功;针对人民法院如何实现司法公正,提出并论证了审级制度、抗诉制度、判例法制度、法院设置和法院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汉娜·阿伦特的主要成就在政治哲学方面,她对法律的关注相对较少。她从政治到法律的思维方式,回答了那些仅仅依靠刑法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她提出的包括建立永久性国际刑事法院、普遍管辖权等设想,以及对刑法的作用和价值定位的思考,对刑法的发展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宪政是人类政治智慧发明中最有利于保证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价值理念,也是最有利于进行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的制度设计。从宪政视野考究刑事程序法治得知:法治、人权与宪政这些人类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及其所蕴涵的价值与精神应当融入到刑事程序等具体的程序规范和制度设计与建构之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同时刑事程序法治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体现了现代宪政文明的价值取向,只有在宪政制度与体制日趋完善的环境下,刑事程序才能真正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法要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应当包括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犯罪人中的弱势者,因为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低下的人,承受诉讼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低下。同时,刑事诉讼法还应当考虑公平、公正进行诉讼的需要,对给予特殊保护的范围在刑法所保护的弱势群体的基础上要有所扩大。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应当上升为刑事诉讼的原则性要求,并通过具体的程序设计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论毛泽东的刑事法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完备的刑事法治思想.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关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的思想;少捕慎杀,严禁乱杀的思想;惩办和宽大相结合,重悔改表现的思想;加强法治、严格执法的思想.毛泽东的刑事法治思想对于当代的执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代儒者们在德治与法治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上有着不可克服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性 ,对于法治与德治的学理内涵及其深层科学意义和价值缺少过细的挖掘和梳理 ,因此 ,有不少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实际上法治与德治有治理形态和治理手段两种意义 ,两者相区别又相关。当表征为社会或国家治理形态时 ,涵盖了治理手段 ,并以此为核心 ,来展示其主要特征和基本结构的。  相似文献   

19.
依宪治国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程序法治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人权、实现正义以及防止公权滥用的价值,两者统一于依法治国,联系密切,不可分割,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标志。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建设、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健全和落实宪法监督制度是完善依宪治国的具体措施,通过完善程序性立法、培养程序法治信仰则是实现程序法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与三次修改,是中国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进程的缩影,推动了刑事诉讼制度不断走向科学化与正当化。40年来,刑事诉讼立法成就斐然,进步巨大,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目前的法典条文数量仍然偏少,规定粗陋。从诉讼结构来看,尚未真正形成法院、控方、辩方的形态,法院的中立裁判者地位未获确认,未体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理念,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追诉权流于行政化运行,辩方的诉讼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律师进行有效辩护面临障碍。展望未来,刑事诉讼法修改应当大幅扩充条文、完善内容,基于控诉、辩护、审判的诉讼构造建构基本原则、制度和程序,体现控辩平等,彰显法院作为裁判主体的中立性与公正性,为公正审判提供充足的立法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