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石油工业发端以来,石油资源稀缺与充足之间的争论经久不衰,影响着业界对石油供应和油价前景的分析判断,甚至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政策的制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争论再次燃起,一些极端观点再次认为全球石油供应的高峰期已经迫在眉睫,将导致21世纪初又一次石油危机.2003年以来,石油市场急剧变化,国际油价持续高涨,市场似乎正在朝着这一悲观方向发展.应该说,石油资源稀缺总是存在的,特别是相对于需求而言.但是,石油资源耗竭的论断却言过其实了,其认识和分析判断是片面、停滞和短见的.从发展的观点看,全球石油资源充足,至少在21世纪相当一段时间内,世界石油供应有充分保障.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波动和上涨并非资源短缺问题,而是全球石油工业长期投资不足和以市场心理因素为主的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世界石油价格从1986年7月下跌突破10美元以后,波澜起伏,动荡不定。1987年2月欧佩克全面恢复固定油价制,对稳定世界油价起很大作用。同年6月欧佩克第81次部长级会议达成石油日产量协议,“限产保价”政策取得一定成效,油价上升,8月初达到全年顶点。但由于欧佩克国家超限额生产,12月中旬国际原油价格又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布伦特原油与西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从宏观经济和中观行业两个层面实证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我国总体消费需求和四个代表性行业消费需求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总体消费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中观行业层面,国际油价的波动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消费需求有显著的同向冲击效应,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消费需求变化的解释力度最小.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现代工业、农业、运输和国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多次经济危机、战争都与石油有关。本世纪五十年代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七十年代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八十年代的“油价暴跌”及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等都与石油市场竞争密切相关,每次经济、政治波动也会影响石油市场的变化。石油工业发展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在基本上处于长时间高涨态势后又在近期保持了趋势性低迷。现有国际油价走势的研究难以对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国际油价走势给出充分解释。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双重定价悖论或许能够对新世纪国际油价走势提供另外一种有效分析视角。英国Brent原油价格日益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基准油价格,但其所处区域市场的原油产量却逐年下降,直接导致Brent原油价格上扬,Brent原油价格通过基准油价格制度带动整个国际油价上涨,并在扩大效应的支撑下放大了国际油价上涨幅度。国际油价上涨和高位运行需要建立在旺盛的石油需求基础上,一旦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出现不振甚至萎缩,国际油价就会大幅度下降,出现低迷趋势。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量的限制及技术的制约,与20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相比,21世纪世界石油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油气资源量的限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技术的制约、天然气的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采、替代能源的出现和后石油时代的来临等。  相似文献   

7.
国际油价预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学家在油价预测方面不能如愿以偿.大部分预测结果都是错误的,国际油价变化往往与专家预测正好相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经济学理论有问题,也不能说明油价预测所采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造成这些预测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很难将影响油价变化的各种因素准确地量化,因为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复杂系统.本文分析结论如下石油资源预测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可采储量又同油价密切相关;石油需求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但是油价和石油需求之间相互变化关系并不十分敏感;没有一种天然资源能够直接替代石油;外在力量干预世界石油市场,使石油优先开采顺序理论遭到破坏;石油资源控制主体目标各异,石油市场行为就不可能"循规蹈矩";石油投资中"沉没成本"概念,造成传统投资理论"失败";政府"卡特尔"行为难量化,油价预测模型缺乏"智能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用寡占市场的卡特尔理论来分析OPEC组织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OPEC石油战略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短期内,OPEC的石油战略可能会影响石油供给和短期油价;长期来看,由于其内部意见的分歧,再加上世界石油的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和单一美元计价体系的问题,其石油战略不可能会对世界油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我国石油需求状况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的GM(1.1)预测方法,对1995~2000年我国石油需求进行预测,并与石油消费弹性系数法的预测结果进行比照研究,增加了预测的准确度。定量预测与定性分析表明,“九五”期间我国石油需求增长较快,年均增长5.67%,200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2.09亿吨,供需缺口4400万吨。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石油供求紧张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为此,应加强对石油供需平衡的宏观调控,加大勘探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建立多元化的石油供应体系;同时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坚持油气并举,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以缓解我国石油供求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上个世纪的世界石油市场曾一度染“病”在身。导致石油市场“病变”的关键因素是石油生产者丧失了对油价的控制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各个“危机”时期石油市场的“病因”,分析当今世界石油市场所处的状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预测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