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现在或未来开拓事业所需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当前培养高素质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校应当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创业教育中融入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追求,以是否培养和储备了大学生创业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衡量标准,防止实务性、功利性或精英化的教育倾向,切实将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结合专业教育,注入创新内核,强化实践教育,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适应"双创时代"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取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打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要积极剖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缺陷,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平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打造多方协同人才培养系统;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推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着公益创业环境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支持不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提供实践服务和资本支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是解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创业比例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主要途径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创业教育培训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改革人才评价标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等。这样,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但依然受到创业政策不健全、人才培养不系统、社会支持不充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为大学生构建创业支持体系已成为当前"双创"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和大学生是构成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高校教育功能、整合社会资源、挖掘人文情感支持资源、拓展朋辈互助渠道是健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改革的内在需要,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是传承、创造、推广文化的主要渠道,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创业文化的建设。进而通过创业教育推进大学文化制度的建设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形成创业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竞赛与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分析高校构建“课赛一体”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意义,以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智慧经济”创新创业竞赛为例,以沈阳工业大学开设的“智慧经济大赛”选修课为依托,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与课程改革相融合,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契合。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有效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迫切需要探索研究的一个大方向。本文在对福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高校应如何有效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主体——高校的角度,研究和设计了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方法、培养过程和组织保证等方面的研究,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单一的谋职教育体制,以及变高校一元谋职教育体系为二元就业、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将公益创业教育、创客教育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致力于寻找语言的共性,有的则强调语言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在世界上应用广泛,对两者的共性和个性研究尤其值得重视。本文认为,英汉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思维决定语言,因此语言的共性源于思维的共性,语言的个性源于思维的个性。语言的共性建立在语言的个性基础之上,鉴于汉语研究的状况,目前我们应加强汉语个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河南省为例,探讨了旱涝灾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重点分析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对防治旱涝灾害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在山丘地区建设“绿色水库”与平原地区建设“黄色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只有增加森林植被覆盖,才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而从根本上减轻旱涝灾害。  相似文献   

13.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在高等学校中,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委婉语、禁忌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它们是语言文化联系非常紧密的部分,许多深层文化通过委婉语表达和传承,英汉委婉语、禁忌语表现出两民族趋善趋美的一致性,但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通过英汉委婉语、禁忌语的比较来传授文化,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孔子从人的情感出发阐释礼的起源。他提到的人类情感,只不过是人类情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基本限于家族成员之间。孟子认为,人心中不但有以孝为中心的恻隐之心的体现———仁,而且内含着调节社会生活关系的羞恶之心的体现———义。孔孟都意识到人性的体现会遇到矛盾冲突,但孟子更加注意到道德心理引发的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他对仁与义的冲突进行了正面讨论。孔孟都认为矛盾的解决关键在于对自身有更高的反思,但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天道加以思考,它表明儒家道德践履所遇到的矛盾还需要有超越人的道德心理,去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只要资本幸存一天,马克思就是批判理论无法超越的地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批判叙事,与马克思的理论交集集中体现在三个层面:强调历史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激烈批判;对人的解放的积极憧憬。然而,在上述论域的关键理论质点和政治立场上,德里达完全异质于马克思的逻辑场域,这给我们两点启示: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主导”方法论范式,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当代变化;二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的旨趣和边界保持清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把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放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的完善这一历史条件中加以考察,提出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高校科技产业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及可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花卉语言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美丽的语言,不同国家和民族所使用的花卉语言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自己的民族特色。花卉语言作为人类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部分地承担了交流媒介的作用,广泛使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科技推广应用必须遵循循环经济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循环经济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即资源使用减量化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成果的应用与循环经济关系密切,科技成果应用必须符合循环经济原理。本论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必须遵循的循环经济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