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象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对现象学进行初步介绍和对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作述评的阶段;(2)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翻译现象学的经典著作,编译现象学家的选集,对现象学进行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的阶段;(3)翻译出版现象学家的文集乃至全集,深入地展开对现象学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把现象学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作全面比较,并寻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融入中国学者自己原创思想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这是21世纪以来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邹锦良 《船山学刊》2014,(2):136-141
杨时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特别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兴起有开启之功,被尊为闽学鼻祖,历来广受关注。近四十年来,学界涌现出一批杨时研究的重要成果,视角涉及杨时生平故里,杨时思想,传道东南及承洛启闽等方面。就目前研究而言,杨时研究仍有一些不足,诸如交游情况,文献整理与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胡绳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云 《云梦学刊》2007,28(6):17-20
学术界对胡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平、学术总体定位、近代史和党史领域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还难称系统深入。胡绳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巨大的开拓空间,胡绳在当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近代哲学开始转型。同作为近代哲学转型产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有何异同呢?本文论述了实用主义形成的特殊文化背景、蕴含的积极因素,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同,为我们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实用主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秦学智 《兰州学刊》2003,(4):169-170,156
教育研究有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古代泛教育意义上的研究 ,经近、现代泛教育意义上和专门意义上的研究 ,到当代泛教育意义上和专门意义上的研究 ,教育研究遵循着任一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和规律 ,不断地进行着辨证的否定和扬弃 ,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和完善。它有如下趋势 :教育研究理性认识越来越科学 ,教育学科体系和教育研究组织也越来越健全 ;比较教育研究和非比较教育研究并驾齐驱 ,各领风骚 ;包括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等等在内的研究性教育逐步走向深入 ;宏观教育研究和微观教育研究并行不悖 ,分科研究进展强劲 ;教育理论研究居高不下 ,教育理论的应用和实验研究备受关注 ,教育经验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6.
美国灾害教育述评——基于实用主义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灾害教育深受实用主义理念的影响。纵观其发展历程,逐渐彰显出实用性特征。无论是在灾害教育内容还是灾害教育提供主体和方式上都体现出实用主义色彩,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灾害教育模式,在防灾减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显露出一些不利于灾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实用主义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在充分肯定实用主义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前提下 ,对实用主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认为实用主义研究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实用主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 ,要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继续加强和深化对实用主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30年,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就业和推动增长,推动改革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显著增加,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有了明显变化,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充分理解自身情况的变化和全球化的最新动向,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事务,通过全球配置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扩大沟通合作,推动利益融合,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经济社会难题,创造和维护符合我国根本和长远利益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太平天国起义140周年,值此之际,对建国以来40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未来,是很有意义的.一、四十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回顾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在解放以前早已开始了.最先重视太史研究的是孙中山先生,八十多年前,他在为刘成禹撰写的《太平天国战史》所写的序言中,一反封建统治者长期诬蔑太平天国的不实之词,充分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正义性.以后他在不少著作中,又不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在孙中山先生的号召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罗尔纲.简又文、萧一山、谢兴尧、程演生、王重民、向达  相似文献   

10.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古埃及的罗赛塔石的发现相媲美,它开启了中国早期历史研究的进程。建国前的甲骨学研究,主要有甲骨文字的认定、时代及出土地点的判定、殷墟科学发掘、藏品的著录、文字的考释、分期的研究等。建国后的60年,甲骨学的主要成果有殷墟发掘的恢复、甲骨资料的集中公布、甲骨分期的深入研究等。甲骨学的研究要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作基础,应进一步研究甲骨的卜法,还要注意殷墟以外出土的商周甲骨,同时还要在甲骨学的基本工作上即考释文字方面多加努力。  相似文献   

11.
建国40年来,上海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在曲折发展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就整体而言,这是中国学者在民族独立、上海新生后自主研究社会科学的40年,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40年。值此建国40周年大庆之际,回顾这一历程,将为上海今后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世纪之交上海社会科学的进一步拓展和繁荣,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清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史的回顾和展望 ,主要论述清代、近代以来及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的学术研究概况 ,附带介绍了海外有关清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指出通俗文学和文学批评是清代文学研究有待开拓的领域 ,在传统文学研究的领域中应加强专题研究 ,从作家、时段、群体、文体、性别、家族、流派、地域等多种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为整体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百年陈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人物陈炽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领域也渐趋宽广。但与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人物相比,学术界对陈炽的研究尚显薄弱。因此,本文对陈炽的生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历史定位等方面作一回顾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农闲时间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旅游市场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农村居民出游人数的增多,农民旅游市场备受关注,农民旅游研究也正在逐步开展。通过对当前国内农民旅游研究现状的梳理,中国农村旅游市场开发的特征和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开发的措施;研究农民旅游消费问题;运用数学模型对农民出游的指标进行预测,进而分析农民旅游市场的潜力,对我国国内关于农民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以后农民旅游市场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谭嗣同是一位具有政治魅力和学术魅力的历史人物。100年来,尤其是近20 年来,大陆的谭嗣同研究成果斐然,达到很高的水平。今后,若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 所突破,必须开拓新领域,寻求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总结了青海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轨迹和经验,提出了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及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相对于中共党史研究而言,中国共青团的相关研究不仅数量少,且多为大事记、单一学科研究范式.新时期,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区域与整体、历史与现实、学术形态与政治形态相结合的视角,全面加强共青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已有的中国学术界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成果,从政治学角度出发,以批判性的视角并从中国具体的语境出发,结合学者们的文本,梳理了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概念的理解,以及政府治理研究的主题。在此过程中,试图回答中国学者如何理解治理与政府治理,中国学者对政府治理的研究涉及哪些主题,未来中国政府治理研究的重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国政治学的恢复,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许多政治学新兴学科随之而生.与中国的改革实践相适应,政治学新兴学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很大的发展.但是新兴学科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呈现出一种分散化、多元化的局面.解析当前,政治学新兴学科是成就与问题同在、机遇与危机并存.展望未来,只有真正了解新兴学科发展的状况,才能有效促进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60年粮食安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安全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粮食安全,从经营体制改革到改革开放、从生产发展到流通保障、从科技进步到政策调控与扶持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我国在漫长的经济建设历程中,粮食安全始终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和瓶颈,特别是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波和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依然能够独善其身,泰然处之,粮食供给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粮食安全供求平衡的大好局势。但是,从未来和发展的视角看,中国粮食安全有潜力也有隐患,有波动也有挑战。据此,中国应切实落实粮食安全保护政策,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推进科技进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积极有效的推动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保证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