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粗糙集(RS)与灰色关联分析(GCA)集成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自组织影射(SOM)神经网络对样本数据做离散化处理,然后通过粗糙集约简评价指标,去除冗余评价指标,最后对约简后的指标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应用到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中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消除经济景气指数系统中指标冗余及非线性预测困难等问题,文章利用粗糙集约简原理及支持向量机非线性预测特性,提出一种粗糙集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混合预测模型RS-LSSVM.模型运用粗糙集约简样本数据空间的维数,加快LSSVM的训练速度和模型的精度,又能弥补粗糙集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噪声敏感问题.最后通过我国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实证分析及与BP神经网络预测相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UML与灰色理论的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先利用UML进行指标项选取、指标体系类模型构建;再通过灰色关联聚类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并将这种方法用于构建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熠 《统计与决策》2016,(19):182-185
文章站在业主的角度,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工程项目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构建一套全面、合理和可操作的工程项目绿色评标指标体系,包括资质、技术、经济、管理四个层面,共计19项指标;同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评标决策模型,以挑选出性价比高的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承包商.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灰色聚类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通过定义白化权函数的分类区分度来度量各指标对聚类对象的分类所作的贡献,并据此确定分类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权灰色聚类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融合聚类对象的样本信息和专家的经验,有效确定不同聚类对象的各指标权重,且适用于聚类指标的量纲不同、数量级悬殊较大的情形。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变权灰色聚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聚类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杰 《统计与决策》2007,(12):161-163
本文依据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继而以我国主要行业领域内的14个代表型企业为评价样本,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得出灰聚类评估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归纳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绿色循环经济理论和BSC相结合的指标筛选方法,设计了基于BSC理论的地方政府绿色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照物元模型、可拓数学方法与关联函数理论,构建了地方政府绿色采购综合绩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给出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现代工程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构建了大型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指标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得到指标权重,进而运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将分散的风险评价信息处理成不同灰类度的评价量并得到风险综合评价值,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文章通过选择影响物流需求等10个指标构建区域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以2013年西部地区12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运用R型因子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先运用R型因子分析从相对较多的影响指标提取两个公共因子,再运用基于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分析法将西部12个省份物流发展水平分为3个灰类.最后提出了针对西部12个省份物流发展水平的物流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科学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长期变化规律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完善城市土地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权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分析了1990~2006年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评价指标权重应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确定;(2)芜湖市土地集约利用制约因子主要是经济效益因子和生态效益因子;(3)芜湖市1990~2006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期间有3次波动,呈波浪式变化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