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开发园区是南通市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市上下正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早日实现基本现代化打好基础。这对南通市各类开发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建设特色开发园区是南通市各类开发园区优化结构、提升层次、集聚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助推南通基本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县域经济视角的辽宁产业园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辽宁省委、省政府确定了以产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方针后,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呈现出投入增加、经济增长加快、产业承接能力和产业集聚增强的新趋势。同时,辽宁县域产业园区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体制束缚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弱、园区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升级缓慢、园区体系不完善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政府引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改革管理体制,拓宽县域经济空间,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跨域分工协作等政策建议,以促进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佛山与东莞、苏州的产业结构 ,可以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佛山必须通过优化产业规划、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增强品牌意识和加快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 ,来促进其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 ,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现经济新一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集聚经济是指同类产业或互补性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集聚。集聚经济既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又能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聚区布局比较分散、同质化竞争激烈、"半城镇化"现象比较突出、推动人口集中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快推进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内外集聚经济建设经验、探寻产业集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建立产业集聚引导机制、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创新产业人口集聚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是以科学技术表现的经济实力。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面临技术落后、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因此,这些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一条与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的道路。建设技术创新基地,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快培育和发展大量的高新技术小企业,是创建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地区综合实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武汉市具有发展总部经济所需的雄厚产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但与中国现有的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也存在规划不统一、配套不足和产业升级面临障碍等问题。应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以增强对总部企业的吸引力,加强区域综合规划,突破产业布局的同构性,建立传统优势产业总部功能区,并围绕总部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营商产业园区营商环境有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政府投资行政、产业集群的聚集和园区经营管理具有主体能动性,而区域经济结构、城市经济状况等则是在能动主体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研究影响产业园区营商环境的能动主体的特性,从而为促进产业园区营商环境的发展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8.
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功能、园区横向联合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主导产业贡献度、产业配套水平、产业高端化发展等方面处于劣势。该区面临着国际汽车产业重构、国家宏观产业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区域汽车行业竞争激励、区域内能源、土地以及人力供给等资源要素压力大等威胁。推动汽车整车制造产业的高效发展、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发展、推动“两化”融合引领汽车产业突破发展是促进成都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的有效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和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方面,近十年来,中国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呈增长之势;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东部地区电信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较低。数字经济发展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暴露出信息产业在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方面存在不足。信息化方面,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正在交汇融合,工业互联网领域出现全新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深刻影响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进程;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规模扩大,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已经形成;大数据环境下,中国信息化发展依然存在短板和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未来,中国需要加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产业产品和设备能效;突破工业软件行业技术瓶颈,加快实现软件迭代、算法改进和技术升级;优化信息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信息产业集群,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加强信息产业技术和产能的国际合作,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园区链”是多个科技创新园区为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产业升级、园区功能升级而基于要素禀赋和区域比较优势选择地区布局,通过园区合作或新建园区的方式所形成的政产学研结合的跨区域、跨园区分工合作体系。“园区链”和“产业链”密切相关,但也有区别。地理区位条件、法规政策环境、产业发展情况、社会文化环境、政产学研合作水平、园区建设情况等是科技创新园区链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对园区链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为科技创新园区和园区链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