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溪州竹枝词是清代湘西土家族文人的诗歌作品。作品追忆了土家族的历史,描写了改土归流后溪州土家族地区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体活动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但由于作者在词中巧妙嵌入有一些土家语词汇,这给研究溪州竹枝词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即对溪州竹枝词中的部分土家语词进行释义。  相似文献   

2.
溪州竹枝词是溪州土家族文人在清朝中后期创作的作品,作品追忆了土家族的历史,描写了改土归流后溪州土家族地区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体活动等,是诗意化的民族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竹枝”,原是流传湘鄂川黔边的一种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依据这种民歌的格调,创作了《竹枝词》共二十一首,遂成为唐代中叶以后风行的一种诗体.湘西土家族聚居各县,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左右,先后改土归流,汉文化大量传入,“竹枝词”这种诗体很快的被土家族地区文人所接受.永顺地区的一些文人(主要是土家族),写了大量“竹枝词”,总名曰《溪州竹枝词》.它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湘西土  相似文献   

4.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点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这是清代永顺县土家族彭雪椒(贡生)写的《溪州竹枝词》之一,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土家族人民举行摆手活动和唱摆手歌的景况.你看,在土家族聚居的村寨里正举行着摆手活动,红灯万点、人山人海,真是盛况空前.缠绵动人的摆手歌正从摆手场中传来,令人陶醉.本文试从摆手歌与摆手活动的关系来对摆手歌的主要内容作一些介绍,并对摆手歌的美学价值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土家族这一传统的古歌.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对竹枝词的研究开始成为热点,但总体来说,研究视域仍局限于对竹枝词的民俗学、城市文化价值、民族史志材料的分析为主,对竹枝词文学审美性的深层次挖掘和探究并未得到拓展。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视角来看,竹枝词中涵盖了从唐到民国时期的异国异族形象,包括少数民族形象、都市文化形象、西方形象、近世女性形象、异域形象、学生形象等。文章在梳理这些形象在中国风土诗歌中形象演变的基础上,厘清竹枝词中各类形象生成的根源,分析其跨文化交流的心理诉求及底层书写,探究出一条与竹枝词相对应的审美话语体系,从而建构起中国文学地方书写中他者视域下的审美认同。这在研究视域上深入拓展了比较文学层面上的竹枝词研究,动态地呈现了竹枝词的审美意识体系。  相似文献   

6.
摆手歌,土家语曰社巴歌(Se~(35)pa~(51)ko~(55)),是土家族人民在进行摆手活动时所唱的一种古歌。摆手活动土家语社巴日(Se~(35)pa~(51)zi~(51)),是土家族传统的祭祀活动,又是土家族特有的文艺盛会,摆手活动在每年古历正月元霄节举行,在进行摆手活动时,人山人海,载歌载舞,盛况空前。清代湘西土家族诗人彭施铎在《溪州竹枝词》中有一首写道:  相似文献   

7.
现存清代湖南的土家族竹枝词有200余首,它们或隐或显地表达了土家人民的生态观念和环境意识。土家儿女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在尊重、善待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并有着浓重的自然崇拜情结,在土家语和汉语之间也形成了"和而不同"的生态美。这些生态观念虽然不成系统,却用竹枝体的形式生动地记录了土家人民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智慧和环境意识,至今仍有开掘并发扬光大的生态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溪州铜柱铭文中“陇西县”地望小考陈廷亮湘西溪州钢柱铭文中在溪州土家族一方首领彭士愁名前冠有一长串封号,其中有“陇酉县开国男”之爵号。后人在注释铭文时几乎众口一辞,皆以为铭文中的“陇西县”即是今日甘肃之陇西县①。其实不然,铭文中“陇西县”应是溪州之地,...  相似文献   

9.
龙海清先生的《湘西溪州铜柱与盘瓠文化》一文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发表后,读者见仁见智,议论颇多。作为后学,现将所见所闻及个人研究所得,对此文(以下简称《柱》文)提出异议,并以此求教于龙先生。 一、象浦铜柱是马援与越人建立的,不是盘瓠图腾柱 关于溪州铜柱建立的原因,土家族史家彭武一先生已有专著《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作了阐发。《柱》文对此有扼要记录,故不赘述。溪州铜柱的建立是依历代汉族统治者“旧制”“天子铭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必有刊勒,垂诸简编,将立标题,式昭恩信”  相似文献   

10.
<正> 无边包谷十分收, 火炕焦干满竹楼; 深山土家真福气, 热乎(土家叫喝酒)常煮腊猪头。——溪州竹枝词胡怀琛在他的《中国民歌研究》中说过:“在中国的诗里,有一种特别体裁,名叫竹枝词,凡是稍有文学知识的人,无不知道。”上面一首诗,是用土家语、汉话夹杂写成的竹枝词,是一般人常说的“武陵溪洞夷歌”。它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竹枝词是一种别开生面的诗体。对于唐代七言诗和宋代词的形成,均有很大的影响。中唐诗人刘禹锡学习了竹枝词,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