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资本理论是当今一种十分流行的理论,但其理论的发展目前遇到一种困境,要破解这种困境,我们需要到马克思那里去寻找智慧,马克思的社会资本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并且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马克思还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社会资本思想,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可以为当今的社会资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因此,加强对马克思社会资本思想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有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2.
资本掌控了支配现代资本世界的强大力量,在现实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型塑整个现代权力架构。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权力的矛盾、运作、性质和特点。在其生命周期内,这种权力始终处于资本-(劳动)-世界的基本矛盾、私人权力与社会力量的主要矛盾以及无限扩张与自我扬弃的根本矛盾中,呈现显著的独立性、统治性、反人性、自生性、世俗性和历史性。相对于其他权力形态,资本的统治更为水平、抽象、隐蔽、灵活、深入和牢固。虽然长期没有得到应有关注,但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思想提出了诸多开拓性见解,大幅丰富与深化了关于资本权力乃至资本和权力的理论理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社会承认思想是经历了青年黑格尔时期、完成向唯物主义转变时期、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时期、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四个阶段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对“社会承认丧失”的批判、“社会承认诉求”的肯定、“社会承认理想”的憧憬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承认思想的基本内容。追寻社会正义是马克思社会承认思想的理论旨趣,为实现社会治理正义提供了价值理路,即消除对社会承认的漠视以维护社会正义,优化物质利益关系以保障社会正义,促进制度优化与心灵安顿以实现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记忆思想。社会记忆是人类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结果的凝结、积淀和破译、复活的双向过程。从社会记忆的角度透视马克思哲学,不仅可以发现一个崭新的理论空间,而且对于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拓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视野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敏锐地把技术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视野之内,形成了丰富深邃的技术思想。这些基本思想因散见于其著作、手稿、书信之中,所以要完整准确地揭示马克思的技术思想,就应当回归文本,从其著述中系统地加以探究。本文就是以马克思的原始文本为依据,对其技术思想相关问题进行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整个西方传统伦理学注重"个体德性"的探讨和研究,与此不同,马克思改变了传统伦理学的研究视角,不是纯粹研究个体的德性,而是注重社会伦理的研究。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重塑人的社会伦理的维度,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揭示"货币资本"对人的奴役之谜;通过对商品流通和生产的批判揭示"生产资本"对人的剥削之谜;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权力的批判揭示"权力资本"对人的统治之谜。马克思在批判过程中建构其"社会伦理诉求"的路径,即实现人的社会经济资源"平等共享",实现人的社会政治权利和地位"平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没有压迫和没有剥削的正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7.
虽然马克思从没有提出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他在相关著作之中批判了企业忽视社会责任的做法.基于马克思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以企业为实施载体,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缓解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中的美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只有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中,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谐之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思想是马克思对美看法的根本。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是人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结果,人通过劳动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在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的同时,还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马克思的思想中,深刻蕴涵了“劳动创造了美”,通过劳动实现人类从必然到自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美的境界,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美与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蕴含三重规定:社会有机体生成的前提的必然性;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社会有机体的再生性。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克服了以往研究者的缺陷。以卢卡奇为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三重规定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之中内涵的“物象化”与“物化”的区分构成了有效理解生活存在方式的基本框架。在商品社会的生活面前,人呈现为一种生产者与所有者的无个性的“常人”形象,而生活外在于人独立存在。对此,学术界大量存在着对生活以观念“错认”这一主体向度的物化方式来加以认知,而物象化这一存在论的客体向度一再被遮蔽。通过揭示拜物教包含着物象化与物化的双重向度,才能够真正把握到构成当代人生活的三种统治形式,即资本、自由民主与形而上学。而瓦解这些统治形式的道路则需要以“实践辩证法”的态度,在“张力”中拆解资本以及为资本存在所作的制度与意识的保护机制,这无疑是生活的基本智慧。  相似文献   

11.
社会构建(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解构和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建构)是马克思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旨趣.马克思社会构建理论以"关于人的科学"为逻辑支点: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存在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对它的取代表现为"自由人联合体"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确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总体轮廓是:自然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博爱,个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对人的社会境遇的关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田启波 《江汉论坛》2004,1(7):54-58
马克思的社会评价思想经历了一个以抽象的价值评价为统摄、历史评价逐步生成发展到以历史评价为根基、历史评价与现实的价值评价辩证统一的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具体的、历史的演变过程是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解构和实践的思维方式的确立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3.
14.
弗洛姆在结合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体系.社会潜意识理论在社会意识的依赖性、社会性、整体性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与马克思社会心理思想具有同质性,在指称范围、主要功能、研究切入点、思想内涵以及理论归宿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将有利于增强对马克思社会心理思想本质的理解,从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心态氛围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主要有经济学与人类学的方法、"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这是马克思研究东方社会留给人们重要的思想财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思想,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比较早地关注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其思想特点集中表现为四点: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展现;科学技术是变革社会历史的根本力量;教育是一项再生产科学活动;开启了科学的社会研究先河.  相似文献   

17.
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人本层面探讨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文章认为 ,技术异化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意蕴。在马克思看来 ,技术既是造成人的异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同时也是人类消除异化 ,走向自由、解放的动力与关键。技术不会自动带来人的自由、解放 ,而必须通过社会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  相似文献   

18.
当代社会发展召唤马克思社会和谐发展思想。马克思社会和谐发展思想主要包括生产力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首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整体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标志,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社会和谐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是通过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代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及马克思社会和谐发展思想的内在品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张静 《理论界》2014,(9):5-9
社会与国家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马克思的社会与国家学说以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冲突与整合、社会的人的自由理性发展为指向性目标,深刻说明了国家治理与社会调节各自的覆盖范围与功能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理顺各种利益和矛盾,其关键在于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注重国家的管理和协调与社会的调节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生 《学术研究》2002,3(12):49-53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多重批判中体现出来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其社会批判理论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这一批判最深刻的内容,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这是因为,这一总体性的批判以更为全整的人类生活世界为批判对象,是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因而也蕴含着更为本真的哲学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