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以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创业是在国际大背景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无论是从创业比率还是成功率,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建立一套健全和完善的创业支持系统。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较早,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已经形成了结构健全、特色鲜明、高效运作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支持系统。通过总结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创业支持系统的经验和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支持系统的现状,从创业政策支持、创业教育支持、创业资金支持和创业人文支持四个方面优化我国高校创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集成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支持体系等不完善,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必须构建高效率的创业支持系统。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创业起着引导、教育、扶持等作用。政府、高校、社会是构成大学生创业集成支持体系的三大主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前可通过创业资金、创业服务、创业政策、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五个子系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浙江省就此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献,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行为调研,分析个人收入、家庭支持、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社会环境5个方面对创业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收入、家人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业培训、创业教育、良好的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当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当地创业资源丰富、成功创业者榜样的激励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良好的政府关系、政府提供创业项目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倾向不相关。据此提出提高个人创业能力、优化家庭创业支持、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完善政府配套措施等措施,进而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设优良的创业文化,是新形势下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必然选择。高校创业文化实践体系的构建应当是:以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体系,以立体化的创业课程、规范化的创业实践为内容体系,以开放宽松的创业支持机制、科学合理的创业评价机制、多方联动的创业保障机制为制度体系,以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资源广阔的企业家团队为师资体系。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竞争的新尝试,它标志着高等教育正在开创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培养体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客观、主观因素。高校、社会应注重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6.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高校开展基于生涯规划的创业教育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体系设置不健全、师资配备不齐全、实践教学不完善、教育平台不长效等问题,通过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创业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创业实践教学、建立创业交流平台四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创业学习是当前创业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从创业学习视角出发,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提出“政府引导、高校主导、社会主体”的多元利益相关者参与,开放式创业教育体系,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企业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形成开放的、多方互动的创业教育体系,才能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有效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并由此带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目前的重大问题之一,"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国家教育部等各级部门提出的重要解决途径,依托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大学生创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提高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借助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科技支持,增加对大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由政府和社会提供资金和政策扶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技能,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资源与成果进行科技创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已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存在着宣传力度、学业支持、专家指导以及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从学生诉求出发,采取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整合资源,加速学生第二课堂成果向第一课堂转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等举措,将有效地激励学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全民创业政策的出台,“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以大学生村官为对象,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大学生村官创业困难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范式理论既可以适用于概括理工院校发展的时代特征,又对理工院校的发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工院校与"创业"之间的日益密切关系,使得"促进创业"成为当前理工院校的范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业大赛"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业大赛"的优胜成果——创业大赛的计划书却很少能在企业中实现。与此同时,高校科研成果也面临着转化率较低的现实。提高大学生创业大赛成果与高校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率,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可有以下作用:一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高科技产品;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创业大赛成果与科研成果现实转化,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生存发展能力,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互联网+"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的平台,降低了创业门槛,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大学生创业仍面临缺乏基本素质、缺乏核心技术和优秀团队、网络安全存在隐患等挑战。为促进大学生创业,政府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顶层设计,高校应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企业应建立与大学生互动创业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15.
2015-2016年,人文北京建设及研究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对人文北京的研究也从多个层面展开,其年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互联网+”推动了文化业态的创新发展,涉及新增长点的培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运营模式转变、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安全的维护等领域.“双创”运动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转型,虽然“双创”运动培育了大批创客和众创空间,但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仍需深入探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北京面临的重要任务,这不仅需要文化共同体的打造,而且北京城市副中心、京张冬奥会以及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业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揭示了历次创业浪潮形成的经过、产生的经济背景及其发展状况.在统计分析历年新增私营企业增长变化的基础上,认为迄今为止我国一共出现了四次创业浪潮.基于引发创业活动的"难民效应"与"企业家效应"理论,研究发现,前三次创业浪潮形成过程中,"难民效应"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创业者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困难者、失败者为主,普遍素质较低,创业行为大多属于被动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第四次创业浪潮则呈现出由"难民效应"向"企业家效应"转变的趋势,创业者群体更加多样化,素质明显提高,机会型创业逐渐成为创业行为的主流.为了将第四次创业浪潮推向深入,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创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精准性,将提高创业质量作为推动"双创"活动的重要环节,继续强化创业创新的有效对接,加强培训提高创业层次,努力改善创业环境,以推动创业浪潮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创新创业教育在内涵上延续了鲁迅的"立人"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坚持贯彻育人为本和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实施路径上应结合"双一流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多主体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住在农村的柳青亲身经历了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深刻认识到农业合作化道路对改变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创业史》以非凡的气势、精巧的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9.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次重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标准的修订、课程体系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和制度保障体系的建设等五个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是地方技能型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之路.强化"五位一体"的改革,将为地方技能型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归女性创业是性别视野下并基于教育发展国际化和人才流动国际化背景中大众创业的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在"双创"发展中,海归女性创业的经济社会贡献和价值日益显现.目前从我国现阶段的海归女性创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来看,海归女性创业者是高潜能的女性创业群体,同时,中国海归女性创业尚不充分,创业发展很不平衡,创业政策尚需创新,因此,推动海归女性创业的关键在于政策完善和制度创新.当前应着眼于实现海归女性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需进一步做大做强海归女性创业的社会基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加强对于海归女性创业的引领和服务,不断优化创业发展环境,打造新时代大众创业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