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运行是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联系与协调发展中实现的。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生产。这种决定不仅表现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动机和市场,还表现为消费增长方式最终地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因为经济增长归根结底要受到消费增长的约束。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已使社会经济面貌和居民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本世纪SO年代末和叨年代初,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已经解决了温饱,开始迈向小康阶段。小康和温饱的最大差别在于居民生活追求的指向不一样,温饱时期…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工赋予经济学的任务决定了它不专门研究伦理道德问题。但是,任何经济理论体系又必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前提。经济学是关于人类利益增进的学问,它研究的是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的需求。这样,人们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首先要做出以下价值判断:应该增进哪些人的利益?人们之间出现利益差别是否合理?多大差别才是合理的?一部分人利益增进的结果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怎么办?其次,抽象法是经济学特殊的研究方法。经济研究一般只就影响经济运动过程及结果的部分因素进行分析,而事先把一些因素假定掉。那么,哪…  相似文献   

3.
谭玉兰 《探求》2000,(Z1):26-27
“压倒一切的是稳定”,这是邓小平理论反复强调和论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二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中,邓小平同志运用这一原则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关系、利益结构、思想观念面临着激烈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能否保持社会稳定,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健  李君安 《创新》2009,3(12):26-29
西方福利经济学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差距日益扩大,探讨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对于指导我国的福利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国家、企业、个人之间以及其他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利益差别,有时也会产生矛盾和摩擦。在解决这类问题的各种途径中,事实上存在着一种至今未被人们认识的隐性谈判的办法。这种谈判不是公开对话、协商,而是隐蔽地进行讨价还价,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经济目的。文章对隐性谈判的形成机理、隐性谈判的表现形式、隐性谈判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作了系统的剖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正> 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我国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同时涤荡着社会传统观念、习惯势力和人们的心灵,也在撞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年的价值观.近几年来,曾出现过价值热.这一社会现象,尽管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却向我们展示了新的研  相似文献   

7.
佛经上说,红尘间男女的结合, 是千年修成的缘。就冲着千年不解之缘,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一直保持着超稳定的婚姻和家庭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西风东渐,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日趋强烈,被称为“经济合作社、生育共同体”的家庭结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的离婚率逐年上升。据国务院社会问题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最近几年,我国离婚人数每年以7.4‰的速度递增。其中,沿海大中城市的离婚率最高,并渐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大潮,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注入了活力。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高瞻远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大胆决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于是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都市车水马龙的街头,星级宾馆的楼上楼下,穿梭着左手提着密码箱,右手拿着大哥大的——大款、大腕。这些先得风气之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骄子。他们的出现,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是一种积极的肯定,他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经济贸易谈判学的客观依据所谓谈判,就是在物质力量、人格、地位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或对等资格的双方,由于在观点、基本利益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或差别的现象,并且双方各自都企图说服对方、理解、允许或接受自己的观点、基本利益和行为方式,从而在双方之间展开了一个借助于思维——语言链而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这是争取实现双方协调一致的一种社会现象。经济贸易谈判作为谈判的一种类型,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过程。经济贸易谈判,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为了追求经济上的需要,谋求一定经济利益而展开的一种交往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一个国家范围内,由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原因,人们在生产交換、分配、消费等方面发生了错综复杂的情况。因而人们在追求经济需要时遇到了许多障碍或难题。两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虽然他们各自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对方的需要,但对方却不能无偿地占有。又如,  相似文献   

10.
潘允康  王光荣 《社会》2001,(8):24-26
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社会主体 ,因此人的社会主体地位的形成与社会民主法制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开始了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不仅实现了强国富民 ,而且使生动活泼的民主生活在社会基层逐步形成。从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及农村村民委员会自治中可以看到了社会民主建设和民主生活的曙光。一、从居民委员会自治看城市基层组织的民主生活状况与进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 ,我国就颁布了有关居民委员会自治的条例。近两年以来 ,由国家民政部、司法部牵头…  相似文献   

11.
日新月异的城市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正促动着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在发生着极为深到的变化。我国城市人际关系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正经历着一个较大的模式转型期,人际关系的旧有格局已经或正在被打破,新型的人际关系格局正在开始形成。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中国社会正在向现代化社会过渡,改革开放也使我国城市人际关系的传统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人们的社交圈和社交观念正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过去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几乎没有可能和必要与工作、生活以外的社交圈进行深度的交往,人们大量的交往活动长…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 ,内在地包含着伦理问题。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都有一些思想家对此作过深刻的考察与思考。从历史上看 ,欧洲的约翰·密尔就从社会生活的考察中 ,注意到了用人们之间的共同利益、经济关系来解释社会意识的基础。人在社会中生活 ,要维持社会的协调发展 ,就必须顾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密尔认为 :社会产生合作 ,合作产生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产生共同的追求目标 ,在此过程的演进中 ,人类利己的天性和利他的行为需要一种和谐的统一。在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关系中 ,虽曾有过对“私”和“欲”的观念的原则肯定 ,但渊源于生产关…  相似文献   

13.
人民内部矛盾概念的历史解读及在新时期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概念,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它在改革开放后消失于学术视野,被其他从西方引进的思想、语言体系代替.当前,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大量涌现,其中大多数为人民内部矛盾.但由于经济利益差别的扩大,导致了人民内部矛盾往往以非常激烈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仍然是指导我们党客观分析社会形势,指导我们采取科学的手段化解社会性冲突和突发性事件的基本理论.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密不可分,它渗透着我们党的许多宝贵经验和传统,积淀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代表着共产党人崇高的道德和伦理追求.人民内部矛盾概念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紧密相联的,二者缺一不可,它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刘少杰 《社会》2008,28(3):46-5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分化,这个不容忽视的社会事实引起了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人们从贫富差别、阶层分化、社会矛盾和发展不平衡等多种视角对利益关系分化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迁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然而,与社会利益关系直接相关的意识形态变迁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正是研究利益关系变化引起社会结构变迁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钢 《社科纵横》2002,17(1):27-29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健康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 ,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大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随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过40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7年的努力,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正向小康目标迈进。但是,从我国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可见,我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是以高资金投入、高物质消耗、低效益的产出、结构失衡为代价的。为此,分析美国“效益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对我国政府和企业都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有益的启示。一、美国“效益型经济”的发展经验“效益型经济”是美国国民经济的突出特点,它集中表现在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上。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并指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也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注意道德建设的层次性,任何超越或落后于这个阶段的做法,都不利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道德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并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上层建筑。马克思说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  相似文献   

18.
浦东开发开放6年多来,浦东人的地位在人们的心目中普遍得到提高,无论是一直生活在黄浦江东岸的“老浦东”还是由浦西迁过江去的“新浦东”,不少人为自己是“浦东人”而感到自豪。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浦东人的家庭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多数家庭都从浦东的  相似文献   

19.
旨在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大业的改革开放,是一项自觉全面的社会结构性变革和重组整合以期实现社会转型的系统工程。它不但要触动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影响利益分配关系和权力关系,而且要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打破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在这场新旧交替的剧烈变动过程中,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以其客观的必然性悄悄地伴生着,无情地冲击着社会有机体,给社会带来了动荡和不稳定。同时,改革开放又必须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20.
谭樱 《社会》2001,17(2):11-13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革和整体性发展。可以说 ,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是一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为直接动力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经济资源成为目前整个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核心部分和支配力量。改革进程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打破了我国原有利益格局基本上处于均等化的状态 ,使社会个体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占有方面逐渐呈现较大的差异格局 ,其两极就是引人注目的贫富群体。资源配置方式与状态的变化 ,形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化 ,并最终导致旧有社会分层的解体、分化和新的阶层重组。本文拟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