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管理理论。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安全性管理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本人将针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安全性管理在资本率、信贷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社会自然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金融体系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农村商业银一以贯之坚守着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定位,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品种类的不断更新,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多样化与复杂化。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关系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环境,保障企业实现稳步发展,做好农村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存在问题的防控策略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制及外资银行涌入的新形势,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调整现有人才战略,打造雇主品牌的新战略,最终构建起基于雇主品牌战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为此,应从规范公司治理、注重管理流程等两个层面着手,创新性地解决制约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以期对其战略转型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述竞争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涵盖盈利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规模实力和发展能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实施规模经营战略、强化金融创新意识、提高内部人员素质五个方面提出了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能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部地区的地方高校是我国地方高校债务风险的主体.化解中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债务风险,应遵循既要立足现在,更要着眼长远的化解思路,实行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和新增贷款产生,把短期商业银行贷款置换成为中长期银行贷款,中央、地方政府共担债务部分偿还责任,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稳妥推进高校土地置换,通过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筹集债务偿还资金,从拓宽投融资渠道着手构建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发展中间业务 实现经营战略的重大调整——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调整的思考@陈伟$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 相似文献
7.
8.
9.
近年来,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领域之一。2011年受特殊因素影响,呈现出发行数量多、委托期限短、预期收益率攀升等一系列新情况。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等问题,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是近年来预防腐败的一个新举措,它是针对廉政建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可能发生腐败的潜在风险,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系统防范的过程.把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概念引入物资采购企业,就是针对目前廉政建设领域中可能发生腐败的风险,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上应用风险管理理论,实施系统化管理.通过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把握物资采购企业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规范和制约物资采购的权力运行,构筑“前期制约防控措施、中期加强监督管理、后期考核防范效果”三道防线,实现“权力在监督中行使,业务在阳光下操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目前,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着人才流失的困境。本文剖析了人才流失对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探析了影响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吉广庆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12):100-101
高校腐败主要涉及与招生、职称评审、颁发毕业证、学术评奖、经济活动等有关的职能与管理部门.产生腐败的主观原因是相关人员世界观、人生观出现偏差、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失范;客观原因是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经济和社会负面大环境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高校腐败,必须加强对高校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原则教育,加强对教职工教育理念的认识与引导;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特殊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惩治学术腐败的法律体系;加大办学经费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30-235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的农民工从东部地区回流返乡,社会总体上认为这是一种被迫式的回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回流农民工对回流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农民工回流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有效建设方面与东西部地区相比,具有更积极的意义。研究显示:中部地区农民工回流经历了由初期的"推(被动)"到近几年"拉(主动)"的过程,这一趋势与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十分吻合。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中部地区政府要以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为抓手稳住回流农民工,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条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流。 相似文献
15.
中部六省是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中部六省又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工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不发达。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妨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是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科塞的社会安全阀理论,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中存在的社会风险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相关理论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为基础,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在以往的工业化进程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三者协调统一的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中部地区在2005年到2008年新型工业化水平和进程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得出在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潜在规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还在不断扩大.目前,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优势工业还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较低、污染比较严重、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上.在新发展观的指导下,中部地区的工业化不能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而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从而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党中央为贫困地区设立了五年过渡期,这既是为了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也是为了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但是,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容易引起突发环境事件,从而加剧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的返贫风险.突发环境事件与生态型贫困互为因果,在生态脆弱地区采取的生态扶贫措施的延续性不足可能引起突发环境事件,从而出现返贫的现象.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构建环境返贫预警机制,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强化脱贫人口自身能力建设,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减少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等策略,进而消除因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返贫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