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据联合国1989年11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并呈上升之势,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72%,而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城市人口仅占其总人口的32%。但是,发达国家大约经历了200多年时间才完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即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乡二元化封闭社区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开放性社区。因此,对中国而言,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完成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苏南模式”城市化及其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化是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的最引人注目的结构性变化之一,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人口就地转移的苏南小城镇化实践突破了人口迁移城市化理论教条.受转型经济多因素综合作用,苏南模式城市化在自我扬弃之中分阶段演进一是着眼于要素重组、功能提升,从农村小城镇化向企业城市化、城镇城市化演进;二是基于技术进步、产业分工,苏南地区城市主动融入"长三角",向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发展,推动着城市化和地区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苏南,指长江以南的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人称金三角,地域范围主要指以苏州、无锡、常州三市为主体的区域。它东依上海、西通南京、北靠长江、南临太湖。该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历史上就是全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改革开放前,这个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后,这个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很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并开创了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条  相似文献   

4.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现状,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比较分析,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导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倾斜式中国西部工业化推进战略和60年代和70年代国防“三线”建设的全面展开,四川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工业总产值已占据了四川国民生产总值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阻隔性障碍,四川地区农  相似文献   

6.
赵曦 《天府新论》2003,(4):42-45
农村人口的非农化和城镇化 ,是推进四川工业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在四川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中 ,关键在于争取用 1 0年左右时间形成若干个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特大型城市 ,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核心地区 ,并建成一批中等城市 ,强化其对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的辐射功能。根据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综合改革 ,积极推动乡镇企业 ,等三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南地区以其辉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饮誉中外。16年来,苏南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已揭开了新的一页,苏南在全省和全国已率先实现小康,先行向现代化迈进。中共江苏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全省全面实现小康、部分地区实现初步现代化,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对新的历史任务,苏南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指导,从苏南的具体实际出发,形成现代化发展的整体科学观。通过全面分析苏南现代化建设的优势、制约因素和区域特征,进一步梳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包括扬弃“小康经验”,树立现代化意识;强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两个文明一齐抓的意识;依托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国际化,树立改革开放先导意识;加强区域规划和合作,树立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加速城市化进程,树立中心城市带动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和科技、教育的关系,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识。苏南现代化是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中心,以人的现代化为主体,以社会全面现代化为目标的综合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苏南在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用发展、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阐述了十年改革在苏南农村引起的历史性变革,同时分析了苏南变革中出现的矛盾和挑战,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苏南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目标模式,并提出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战略对策,由此也揭示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发展不仅包括职业的发展,也包括能力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发展过程。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面临着观念、能力、制度、身份、文化等多方面的障碍,为此,要积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自我发展机制、政府推进机制、市场推动机制、社会支持机制、城乡互动机制和城市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城市化特点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在当代交通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就地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且已经逐步具备了条件.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农村"就地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想,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苏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的地区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出现的民族工业 ,推动了苏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无锡、常州等近代工业城市得以形成。与之相适应 ,苏南近代交通、教育、文化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2 0世纪 60年代 ,苏南人以其特有的意识 ,捕捉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缝隙中存在的机会 ,迅速发展社队工业 ,开始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苏南是以经济发达 ,特别是工业经济发达、企业发育水平较高而闻名于全国。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部门 ,对苏南经济发展 ,或对已经成熟的“苏南模式” ,基本上…  相似文献   

12.
苏南中小企业发展实证研究——无锡市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与荷兰EIM中小企业咨询研究院合作开展的“苏南中小企业发展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基于 1998年无锡锡山和宜兴两市的 12 0家中小企业的随机抽样调查问卷的数据 ,详实分析了苏南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及其来源、中小企业最需要的咨询服务等。  相似文献   

13.
“苏南模式”的反思与江苏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①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影响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苏南经济的不断发展,苏锡常城市群(带)日益壮大,苏南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苏南模式”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就是苏南地区不断城市化的过程。但是,由于“苏南模式”本身的缺失及一些制约因素,苏南城市化进程也出现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从“苏南模式”的演进过程深入探索苏南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教训,进而分析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对于科学制定我省城市化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论苏南模式的市场化发展蒋伏心苏南模式有三个特色,即集体经济为基础、农副工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苏南模式不仅促进了苏南相当时间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通过其示范效应,对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推进作用。苏南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尽管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城市化与区域图书馆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 《河北学刊》2007,27(5):236-239
本文针对河北省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图书馆及其文献信息资源的发展状况,提出在城市化进程中,河北省应依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实行城市区域图书馆集群化管理,建立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构建城市区域性图书馆门户联盟信息系统等区域图书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南京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薇  张涵 《南京社会科学》2002,(Z1):299-303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南京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副中心城市和江苏省省会,需要认真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南京的城市化发展主要途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奠定城市化的经济基础;以城市空间优化为支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城乡一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金融对城市化发展具有支持作用的角度,建立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1978-2005年经验数据对两者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市化与金融发展存在互动关系;金融总量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对数线关系,金融结构效益对城市化发展的支持不足;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逐渐下降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时期,随着产业结构快速变动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对两者之间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日益显得重要。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就这一问题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整理和简要评述,在这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中还有待研究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我国已经从工业化引领的经济起飞阶段进入城市化引领的新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发展的巨大引擎。城市化发展形成区域梯度推进格局,城乡差距扩大速度明显减缓,城市聚集经济效益不断突破预期,城市成为主要消费市场、服务业空间和创新源泉。然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苦干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巨大的城乡差距、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和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城市土地集约效益薄弱、"城市病"和"乡村病"的同时显现等等。本文从发展战略的视角,提出一系列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充分发挥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提高大城市的集约能力,发展城市群网络,建设好小城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步伐,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博 《河北学刊》2006,26(2):209-211
为加快推进河北省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本文提出了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城市总体布局,加快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种制度障碍的政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