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秋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新文学的萌芽提供了契机 ,《新青年》成为新文学萌芽的最初土壤。在这块土壤里孕育了新文学最初的一批作品 ,这些作品虽然稚拙 ,但它们的开拓作用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岳凯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2-108
《新青年》编委会的形成,使得作者队伍强大,稿源愈来愈多,而“批评时政”和“文学革命”更是其旗帜鲜明的办刊主旨,这直接影响到了中国现代文学方向的生成,使“言文分离”的古典型中国文学从整体上向“言文一致”的现代型中国文学转换,中国文学从此以独特姿态跨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4.
许高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39-145
《新青年》由 “普通刊物”发展为全国的“金字招牌”,与读者密不可分。《新青年》同人对“新青年”的营造,使其影响从上海、北京等中心场域扩展至全国,促进了《新青年》的大众化,引起了地方的再阐释与回响。通过《新青年》同人与读者之间构建的社会交往网络,《新青年》在读者的阅读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革命”“反孔”“马克思主义”等概念在青年中的传播,促进了“青年”意识的觉醒,进而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社会群体——“五四青年”。《新青年》与读者之间的社会交往建构了新型的“阅读大众”,构成时代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杨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124-129
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在其创刊之初,与《甲寅》月刊之间,在主编,撰稿人队伍,发刊宗旨,栏目设置,刊物风格等方面存在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清理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有助于更深入而全面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孟庆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
<新青年>与章士钊主编的<甲寅>月刊虽有深厚渊源,却是和而不同,前者从创刊伊始就将读者群定位为知识青年,文章导向、栏目设置乃至刊物定价皆以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同时,较之<甲寅>,<新青年>减少了政论的比重,转而寻求从思想文化角度发表议论、影响社会.<甲寅>的边缘作者胡适在<新青年>一跃成为主角,则推动<新青年>逐渐摆脱了<甲寅>的论政风格,打出文学革命的崭新旗号,完成了从青年励志刊物向新文化舆论载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尤小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0,47(1)
卢梭公意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是一个中国式的化约过程。近代中国知识人将公意理论上的复杂性弃之不顾,径自以中国式的民情、民意来理解。这种化约倾向虽然避免了公意的理论纷争,但从接受伊始即凸显出公意的道德内涵,且在近代中国知识人的认知中形成了道德化的民的神圣感。而在不断从理论上提升民的道德性之后,这种具有现代性和普世性的民的神圣感与现实中的百姓状况之间产生的巨大反差,使近代中国知识人对现实中的百姓充满了失望,进而怀疑其国民资格。但是,出于对民初政情、政党政治的反感,以及来自朝鲜三一运动、五四学生运动的正面刺激,加之由公意所引发的对民主多数性的认知和国民政治的向往,《新青年》左翼同人继而认同公意理解上的简单化原则,即多数至上原则。这一原则促成了他们思想的左转,却又在接受列宁阶级理论后,实际地放弃了公意。 相似文献
8.
陶孟和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多变的民国社会中,不仅仅专限于社会学的贡献,而且也作为胡适派学人群中一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同胡适、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以共同的思想意识共同倡导民主与自由等新文化运动所孕育的主体精神。同时以社会学的眼光观察多变的民国社会,寄托一种调查的宏愿,以求了解中改良和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9.
《小说月报》的革新,被视为是新文学取得胜利的一个标志,但是从广告的角度来看,却是《新青年》等新文学杂志与早期《小说月报》广告博弈的结果。在这场广告硝烟中,《新青年》采取多种广告手法,特别是对古文大家林纾的批评,使《新青年》得到了"广而告之"的机会,最终赢得了读者市场,迫使《小说月报》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在现代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乃至胜利的全过程中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凭借自身的舆论传播力量,运用各种传播技巧,催生了现代白话文运动,并使之迅速扩大;它促进了白话文理论的讨论和建设,使现代白话文理论从笼统走向精细;它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使之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新青年》对现代白话文的宣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使现代白话文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彻底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言中的正统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王学振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6):50-56
通过出版"易卜生专号"、"戏剧改良专号"以及刊发其它戏剧理论文章和戏剧作品,《新青年》破旧立新,不仅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正宗地位,而且确立了其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和写实性的艺术准则,从而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新青年》未能成功解决功利化价值取向和写实性艺术准则之间的某些内在矛盾,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现代话剧在艺术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96
创刊于1935年的《天下》月刊是民国年间影响最大、水准最高的英文学术刊物,其旨在"向西方解释中国文化",以期增进东西方之间的了解。而文学译介就是他们选取的重要手段。将正在发生的新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翻译介绍给西方读者,《天下》月刊成为了新文学三十年里,中国文学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1930年代是中国左、右及各方政治文化势力交锋激变时期,《天下》力图保持中立,但还是显示出自由主义的文化立场。伴随着文化交流的这场文化贸易从一开头就显示出巨大的不平衡,表面是文化命运,而背后真正的原因则是国运。弱势民族国家如何向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成果,《天下》提供了考察此一问题的绝佳样本。 相似文献
13.
童龙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章士钊与《新青年》并非从开始就是对立关系.事实正相反,章士钊与《新青年》的先驱者早有交往和友谊,在《新青年》创刊以后,章士钊继续保持了与其主要成员的友好关系.对《新青年》思想革新和文学变革的基本主张,章士钊予以坚定支持.虽然章士钊与《新青年》也存在“调和论”与“革命论”的分歧,潜伏着后来与之关系对立的危机,但直到1921年游欧之前,章士钊是在根本性支持的基础上对《新青年》持建设性批评,分歧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琼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37-139
《新青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成果颇丰。但是,杂志中陈独秀的美学思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陈独秀从批判传统的审美思想入手,高举新文化的革命大旗,提倡写实主义、个人价值、精神自由的文学审美思想。这些美学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李静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从现代性视角研究编辑思想形成的哲学密码。现代性是民国时期编辑思想的一种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以《新青年》、《语丝》、《现代》为例,具体分析编辑思想的现代性特征:独立、自由、平等、理性、创新、批判性等,认为现代性是民国时期编辑思想的基本理念的根本动因和表现结果。研究编辑思想的现代性能够推动当前编辑思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青年》民主诉求之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天瑜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新青年》是五四时期宣示民主精义的主要阵地。《新青年》的民主诉求,是中西文化相激相荡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处在艰难困顿关口应运而兴的。由那一时代历史条件所铸就,其民主诉求是外铄的、激进的、批判的、观念突进的和精英式的。这些特征对中国此后大半个世纪的历史过程发生重大影响,其优长与缺失,至今仍或隐或显地呈现,使人们有必要正视、解析,以作出取舍、扬抑 相似文献
17.
《新青年》是我国五四时期传播唯物史观的主渠道之一,《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唯物史观的内涵;二是唯物史观的价值;三是唯物史观的运用。《新青年》对唯物史观的传播,对于我国近现代历史观的革命以及对于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熊秋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23-126
《新青年》杂志关于世界语的讨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学术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期间,陈独秀、钱玄同等人大力宣传世界语精神,强调语言的人造性和政治功能,而陶孟和、胡适等人则大倡世界语"无用论",强调语言的民族性、历史性。语言学方面的争论,实际上显示了新文化阵营中激进与稳健两派学者政治观的分歧。这场讨论不仅推动了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五四"时期的国语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陶虹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4):65-71
《新青年》编辑群同人最终选择告别“牵手”,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双重时代主题交集换位的深刻过程,为此,《新青年》的编辑群同人曾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如胡适与李大钊对“问题与主义”的探讨、郑重发表极力弥合编辑群同人分歧的“公同意见”,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心平气和地“宣告退席”或“临时退席”。历史给予的现代启示是:“颠覆”一个旧制度的“革命”的“根本解决”,至少没有充分估计建设一个新社会所需要的“成本”和“代价”;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内在启蒙精神,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