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是如何实现人类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 ?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 ?在经过了 2 0多年“恢复马克思哲学真精神”、对马克思哲学进行“返本开新”的阐释和解读之后 ,对第一个问题我国哲学界已经在学理上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且基本上达成共识 :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哲学”。可是 ,在对具有现代哲学特征的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的具体理解上 ,哲学界却出现了以王南的“现代实践哲学”(或“人类学哲学”)和高清海的“人学”为主要代表的两种各自表述的理论路向。这表明 ,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属性问题 ,迄今仍悬而未决。笔者认为 ,“现代实践哲学”论与“人学”论是内在一致的 ,二者实际上指向的都是一种“价值论哲学”。将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有’‘无’之辨”(即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论问题”)和以“语言学转向”、“后现代哲学”为标志的现当代西方哲学联系起来 ,表明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论哲学。确认马克思哲学的价值论哲学属性 ,是时代给中国哲学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 ;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种价值论哲学 ,就是对第二个问题的合理解答 ;确认马克思哲学是一种价值论哲学 ,其意义相当深远。  相似文献   

2.
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哲学在中国”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中国的哲学”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当达成双向互动的“诠释圆环”。  相似文献   

3.
迄今,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历程已逾百年,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近几年来,在全球化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哲学工作者又一次不约而同把目光聚焦在这个问题域上,显然,这与对近一个世纪来西方哲学出现的危机和中国哲学现代化发展之路崎岖坎坷的反思有关。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哲学界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迫切需要通过中西哲学的对话以及现代与传统中国思想之间的融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路径。问题在于如何对话,怎样融通?这恐怕是值得哲学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个问题也理应作为哲学问题访谈的重要内容。张志伟教授是德国哲学研究领域中颇有建树的学者,近年来,连续发表了多篇关于中西方哲学比较的论文,比如“希腊思想的起源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知其白,守其黑——海德格尔关于真与非真的思想一解”、“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海德格尔与老庄”、“全球化、后现代与哲学的文化多元性——简论中国哲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哲学:问题与对话”、“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对黄玉顺<生活儒学>的批评”等论文对中西哲学比较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颇有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哲学如何在“道通为一”的路上抵达本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文 《云梦学刊》2008,29(4):30-33
最近一段时间的哲学研究.凸现了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论域,就是从业者们越来越注意到了突破学科壁垒、进行学术原创之于哲学探讨具有当下意义.哲学有八个二级学科,业界俗称"八大军区";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学科最强势,人们习惯称为"三足鼎立".因此,这里所说的学科壁垒.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八个二级学科是否能够确保哲学功能的全面释放.二是中、西、马三个强势学科是否足以保证哲学意义的本真开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与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路,认为在当前形势之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理论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吸收和运用这些理论资源,从而建立整个、中西马相结合的全方位崭新的中国哲学系统,以应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世界范围内的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6.
自21世纪初以来,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哲学日益成为中国哲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理论自觉。我们看到,在中西马哲学会通的语境中,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借助不同的理论资源,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这大大推进了当代中国哲学构建。那么,在中西马哲学会通的语境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有何作为?这个问题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也事关当代中国哲学的构建。这里,笔者将围绕这一问题做一点思考,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9-3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绍兴文理学院协办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40余人,收到论文27篇。这次盛会,让我们领略了当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倾向,外国学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以及中西哲学新一轮比较研究的可能出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承贵 《河北学刊》2007,27(5):26-33
王国维"建构‘中国哲学’"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初创"中国哲学"的系统、厘定"中国哲学"的性质、开掘"中国哲学"的价值、谋划"中国哲学"的规范。王国维建构"中国哲学"的工作及所表现出的诸多主张和观点,不仅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对于理解、解决当今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中国有无哲学"、"中国哲学研究与西方哲学的关系"、"如何促进中国哲学发达"等问题,都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正本清源"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敦华 《学术研究》2006,12(3):14-22
本文分析了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关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正本清源”的方案,即,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根本,厘清这些根本思想的历史根源。本文进一步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是马克思的新唯物论、人本主义和自由解放理论的观点,并初步表明这些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显性的和隐性的来源,指出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10.
欧阳哲生 《学术界》2006,11(1):237-247
胡适作为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其主要贡献表现为:在西方哲学介绍方面,大力传播美国哲学———实验主义,在北大首开西方哲学史课程,系统评介西方当代哲学。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他发表《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成为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的奠基者;他的中国中古思想史研究,亦有其独到的处理;他发表的大量有关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英文演讲和论文,曾对英文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