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农林特产资源禀赋水平,构建农林特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对于建设特色农业意义重大.通过农林特产资源的价值分析,得出影响农林特产资源价值构成的要素,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以其为准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农林特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而且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农林特产资源保护状况的信息;最后利用模糊数学工具和已建立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农林特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农林特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浩 《学术交流》2008,(2):90-92
农林特产资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作为公共资源遭到了掠夺式的开发.农林特产资源的经济学属性、理性经济人假设以及资源产权分析揭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经济建设与农林特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建立完善的农林特产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大培育基地建设,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与加工水平升级技术投入,共享信息,在保护农林特产资源的同时,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3.
李夏芳  黄于珊 《创新》2011,5(2):116-118
地方高等农业教育应根据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注重把优势和特色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服务地方农林产业发展中发展自我,这是地方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创意农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功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意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创意农业的运行与增值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对农业产业各环节进行文化创意以形成产业价值体系;二是运用知识产权位于农业产业链价值高端的优势,带动形成产业群;三是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型.创意农业的发展动力源自技术与非技术领域的双重创新因素,其产业优势来自知识经济及范围经济,其可持续性取决于市场及其产品的文化创意感召力.荷、日、德、英等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创意农业,实现了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变,其成功经验包括: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并给予多方扶持;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注重农业多功能开发;高度融合相关产业,发挥价值乘数效应;创新生活,塑造品牌,开拓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草药大省",甘肃要充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这个有力武器,从地道中草药原产地名称保护环节人手,赋予地道中草药提高含金量的新"身份证",将甘肃省特产资源转化为商品优势,将地道中草药做成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项目,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化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前,横县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业也初具规模,但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未来几年,应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为平台,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延伸产业链,构建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资源,做强龙头,做大基地,推进"银、政、企、农"四位一体,加快发展横县农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以及带动更多学生创业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农林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结合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就如何科学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探讨,希望能够对地方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陕西省30多个县不同层次农民技术需求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农民获得农业科技成果的途径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传播有效途径之间的关系,重点对近年发展并作为示范的"农业专家大院"、"主导产业基地"、"农技110"、"农技特派员"、"农业科教期刊"、"农林卫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与西方国家市场引导型和农民主导型的农业技术传播路径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依照农业传播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方法等,提出陕西省不同区域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原则、模式及路径的创新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新农科建设的影响下,各地方农林院校的教学目标从理论知识培养转向信息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一过程需要对现代林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该课程专业性强,教学内容要与时代相结合,若教学模式不进行创新,则易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因此,为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该文通过分析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教学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农业金融在日本金融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包括了农业、林业和鱼业三大方面,一般称为农林渔业金融,对日本的农林渔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就日本农业金融体制,资金筹措与运用及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启示,作一初步探讨,以资借鉴。一、日本的农业金融体制日本的金融体制较之欧美有所不同,它是从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为顶点,以政府系统金融,民间系统金融为两边,以农林渔业金融为底边的金字塔型金融结构。政府系统金融主要有二行十库;民间系统金融主要有八十六行(都市银行十三、地方银行  相似文献   

11.
高叶青 《唐都学刊》2012,28(3):96-100
旧方志具有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但在利用时一定要仔细甄别。要挖掘旧方志中的人文元素,以名人轶事、传说故事造势,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以旧方志中的地图及文字记载为依据,有重点地保护与恢复重建文物古迹;利用旧方志,打造特色风土民情观光游;依据旧方志所记载的当地农副特产等经济资源,带动当地土特产种植,发展旅游产品销售,促进旅游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农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能源结构多样化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重工业化格局及处于高寒地带导致能源消耗大等不利因素.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是:科学谋划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产业格局,发展清洁能源,促进新技术开发,实施经济调控和倡导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建设对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在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以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为例,阐述了在新农科背景下,中心在管理机制、责任体系、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运行体系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及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同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玉的历史,离不开岫岩玉的历史。为什么这样说?岫岩玉自古以来就是岫岩的特产之一,岫岩玉以其资源丰富,开采利用历史悠久,玉雕工艺精湛的鲜明特色和独到之处,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中国玉文化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突出表现为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业发展由受自然、资源的约束变为受市场、自然和资源的多重约束.农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变化使垦区在思想观念、经济运行方式、经济结构、企业营销策略等诸多方面出现不适应.必须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增强科技含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探索农业发展新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用现代生态农业替代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之路,发展生态大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路径选择。生态大农业是根据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和整合性所实行的多业复合式农业。发展生态大农业,观念和制度的双重束缚不容忽视,要从点式规划设计切入,依据非均衡发展规律和农业经济学原理,选择特定时间地域,对不同产业单元的增长和发展实行有效资源配置。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生态大农业要依据各自资源禀赋和农业自身发展规律,采用多元化、复合式规划模式,走科学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大连作为我国东北沿海开放城市,在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探索生态农业的路径选择上具有鲜活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金工实习是工科专业理论联系实际重要的一门基础实训课程,是农林院校农业工程机械类专业和非农业工程工学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金工实训中心实践教学现状为例,分析了当前金工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从教学安全、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和教学硬件5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为推动省属农林院校金工实习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农业资源和环境严重破坏.如果继续沿用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我国的农业资源和环境将难以为继,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而作为符合循环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食品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应该进一步调整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规范绿色食品市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化升级,使之成为拉动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引擎,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昕  郑岩 《学术交流》2007,(4):105-107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依托而开发的新兴旅游形式。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新起点、繁荣农村社会经济的新亮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支点。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科学规划布局,灌注文化内涵,突出乡土特色,加强整合营销,打造强势品牌,提供智力支持,提升管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2):39-42
十八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有了新发展,对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科学认识和定位,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最新目标、方向和途径做了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与党的其他理论创新成果一起,极大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