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骏  朱斌  何轩 《管理科学》2020,23(9):31-6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在这一背景下,作为社会新兴力量的家族企业是否以及如何参与到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设中来?文章利用第十二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相比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具有更强的绿色创新倾向,这主要源于家族企业内部对于延伸型社会情感财富的保存动机以及外部制度压力的驱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并完善绿色环保制度体系建设,通过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家族企业长期承诺以引导其积极进行绿色创新活动.这不仅关系到家族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建立以及作为环境治理体系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也是切实推进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我国面临第二次经济转轨的背景下,以昆明市的环境治理经验为基础,分析制度创新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制度创新对环境治理的作用机制,为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一种可靠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深入剖析了安徽省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制度建设现状,突出了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制度建设上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总结了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对目前在科技创新政策评估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与企业环境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如何治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以往文献更多关注了环境规制等正式制度对环境治理的影响,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2000~2014年沪深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治理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当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其家乡地任职工作时,企业的环境投资更多,说明高管的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发现,高管的个人特质(性别、年龄和学历)和家乡特征(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和公众环保意识)对上述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上述关系在不同的法律制度环境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对企业环境的治理作用不受正式制度的影响。在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提供了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能够改善环境治理的积极证据,从而突破了以往过多基于正式制度的单一视角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环境治理的理论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模拟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集约节约、环境治理改善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为探究不同政策对该过程的影响,本文从经济、人口、教育、科技、环境治理等要素出发,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3类共11种仿真情景,模拟不同政策及组合政策作用下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结果表明:(1)延续当前发展模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资源节约领域的进步最为显著;(2)单一政策情景下科技政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动作用最大,生育政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优于基准情景,但弱于教育政策与环境治理政策的作用效果;(3)组合政策情景下,科技与环境治理政策组合对于生态保护领域的推动作用最大,教育与科技政策组合能够实现最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组合选择还应结合环境治理领域长短期目标的实现进行,前一组合能够较快实现目标,而后一组合能够实现更稳定的进步;(4)科技政策在单一政策情景与组合政策情景中均成为重要的政策因子,印证了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券是荷兰首创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市场导向型科技创新政策,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的政策经验及实施效果,并对我国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与挑战"、"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创新"等3个方面的内容,就"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第10届学术年会"参会学者和入选论文的相关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与会者认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开发水平较低,"一带一路"将为西部大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带来新机遇、注入新的动力;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应是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是关键,社会管理、市场制度、投融资体制、城市协同管理等相关制度及政策的创新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改善用工制度,创新营销方式,实施差异化战略,盘活资金运用,加强技术创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国内经济形势日渐严峻,市场低迷,外需不振。在此期间,国家积极采取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并不断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和发展政策,经济环境也得以逐步改善。目前,我国大企业的经营状况已有所改善,但小微企业仍然在低迷徘徊。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群体,同时也是最脆弱的群体,多数小微企业目前还是处境艰难,仅有30%能够在市场竞  相似文献   

9.
中国积极劳动政策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对北京、上海和苏州三个试点城市及其他10余个城市实施积极劳动政策的调查及国际比较 ,初步评估了中国实施积极劳动政策尤其是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创业扶持政策的成效得失。文章认为 ,中国在特殊背景下实施积极劳动政策的是必要的 ,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 ,但随着劳动就业形势的变化 ,对积极劳动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必要进行认真的评估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国家边界趋于淡化,创新国际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促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创新政策的重心和治理模式。基于全球视野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创新政策,并调整和改进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和相关制度安排,对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相关政策概念、分类和演进阶段进行界定,收集、梳理和挖掘各阶段创新国际化的政策,并基于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系统回顾和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提出了要加快制定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和政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群林  邵云飞  唐小我 《管理学报》2012,9(9):1323-1329
基于动态计量模型,以我国汽车产业为对象,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2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境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产业特征对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政策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和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技术进步中的R&D投入和人力资本存量、市场结构中的产品销售利润率与环境技术创新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长期均衡对产品创新短期波动的影响不大,仅有污染限期治理和R&D投入的长期均衡对过程创新短期波动的影响显著。此外,环境影响评估制度、R&D投入、人力资本存量、产品销售利润率均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格兰杰原因,而污染限期治理是产品创新的格兰杰原因,过程创新是污染限期治理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产生的原因都有所不同。中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有助于建立"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构建。"环境成本内化"发展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建立"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城市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
赵莹  刘顺 《经营管理者》2013,(24):63-63
自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和创新粮食补贴制度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然而,由于粮食直接补贴的实施时间较短、直接补贴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定位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农户数量多(约2.68亿户)、财政能力有限及省际间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等原因,目前粮食直接补贴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辽宁省盘锦市的实际情况就此类问题行进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政策创新是以新的理念为指导对政策进行改革、完善和发展,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的有价值的政府行为和活动。政策创新是对整个政策过程的创新和突破,是政策实践的积极探索。政策创新受内结构和外结构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应着力从观念、主体、配套机制、法制化、政策学习等方面加快推进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5.
经济适用房政策是一项针对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住房保障制度,自实施以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积极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使经济适用房这一公共资源并没有完全让本应收益的群体受益,出现了政策失效的现象。本文基于政策创新和传播框架中的内部决定模型对经济适用房政策进行分析,先梳理了我国经济适用房政策的演变过程,再从政策本身和政策执行两方面入手,结合现实原因指出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是否是属于政策的负面创新,最后分析解决问题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央环保督察体现了中国纵向环境治理的制度优化与工具创新。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污染企业”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影响各主体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并借助系统仿真模拟,刻画主要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和收敛趋势的影响,对中央环保督察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中央环保督察能够有效激励污染企业进行整改,但对地方政府监管策略的激励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会将自身责任向污染企业转移,趋向于选择不监管策略。(2)环保督察成本会对督察制度效果产生影响,督察成本过高,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容易选择大气污染治理不监管和不整改策略。(3)相比于大气环境质量考核指标和环境税费,提高不监管策略的处罚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地方政府监管和污染企业整改的策略组合。进一步,从推动督察体系实现常态化建设、探索客观有效的环境政策工具、构建协同参与的环境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严洁 《决策与信息》2010,(1):192-192
从关心低保户心理反应切入,运用“目标--机制—效益—环境”四维度构架,对低保制度进行包括目标、过程、效益、监控在内的政策评估,以期探究政策受众对政策实施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赵爱武  关洪军 《管理科学》2018,31(6):104-116
  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环境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双重外部性,环境政策成为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已有研究存在环境政策工具研究视角单一的问题,难以反映政策组合中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基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动态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政策情景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过程,探索不同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首先,介绍模型对应的现实场景,在对现实场景抽象简化的基础上,对模型中相关主体的属性、行为规则和交互规则进行详细描述,说明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和相关参数;其次,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设置多种实验情景,分别进行模拟实验;最后,分析实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环境创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决定企业对环境创新技术的采用行为,因此政策工具的制定应立足于促进环境创新技术的发展,以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预期,降低创新技术采用成本。在市场机制与企业竞争的共同作用下,当环境创新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时,单一的补贴政策对环境创新技术促进效果不明显,应考虑多种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严格的环境税费制度与环境创新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组合,可有效促进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但严格的环境税费制度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可能增加企业负担,因此在创新技术更替的过程中会有大量资金力量薄弱、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淘汰;宽松的环境税费制度与补贴环境创新产品市场的政策工具组合,通过环境税费预期提高企业对环境创新技术的预期,提前为技术更替做好准备,从而可以在维持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逐步促进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完成新旧技术更替。         所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环境政策设计的参考工具,通过设置政策情景并展开模拟实验,分析其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长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街头官僚公共服务供给理念不断创新。在压力体制与资源吸引的双重作用下,街头官僚具有较高水平的政策创新活力,而自由裁量权又使得街头官僚具有政策创新的相对优势,这对于街头官僚转变为政策企业家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多源流理论的分析,街头官僚能够通过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条溪流的汇合实现自身角色转变,为政策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为充分实现政策创新的目标,街头官僚要努力实现共识基础上的集体政策企业家建构,保证政策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以政策建议与地方、国家政策创新相匹配打开政策之窗,上级政府则要构建政策企业家价值发挥的环境与辅助制度,共同促进公共政策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官府存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待遇,因此建立了一整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制度建立是以相对成熟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根据的。同时,政策的实施往往也体现了某种思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和思想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