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军 《河北学刊》2008,28(2):198-200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正爱 《河北学刊》2008,28(2):194-198
城市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与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城市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文化城市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文化城市在更高层次上阐释了城市文明与社会的本质,使之超越了城市原始的防卫与商业等实用功能,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及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审美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审美生存与全面发展的社会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文化城市建设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社会的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的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条历史必由之路。这是我们推出本组笔谈的初衷,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一起参与进来,共同为中国当下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性参照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江南城市与诗性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诗性文化、江南诗性文化、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空间叙事分层,显示了中国诗性文化研究在学理上的逻辑进程与经验走向。诗性文化在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的空间差异,主要是由南北不同的城市类型造成的。而在江南城乡之间,由于客观存在的"文明发展程度"的差异,形成了江南诗性文化产生"城市"与"乡镇"两种形态的根本原因;把江南城市与北方城市、江南乡镇区别开,是我们正确阐释或建构江南城市诗性文化的最重要前提。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不同于北方城市诗性文化,两者在逻辑上主要表现为"政治"与"经济"的对立;二是不同于江南乡镇诗性文化,两者的重要差异在于"伦理"与"审美"的不同,江南城市诗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中国本土的都市文化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城市发展史上,希腊与罗马既是两种相对成熟的形态,也代表了大城市发展与演化的两种基本模式,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重要的现代价值.对其发展机制与历史命运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当代阐释,可以为当下正陷入超常规与无法控制局面的全球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知识与智慧.在西方城市史上,"罗马化"的本质在于精神实质的消失.从城市发展、生活习惯到精神生活,在当代大都市中已随处可见罗马城的幽灵与魅影.对已出现或将出现"罗马化"迹象的城市,关键是如何保持城市的各种功能、各种势力与各种需要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通过详细介绍西方全球性城市理论及其特征,在对纽约、伦敦、东京、洛杉矶等全球性城市考察的基础上,揭示出全球性城市形成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李渔的观念中,"传奇原为消愁设",戏曲的主要功用是娱乐消愁.李渔的戏曲创作宗旨就是博人一笑,替人消愁.这一观念反映出中国古典载道文艺向娱乐文艺的蜕变,这种蜕变是明末清初江南城市社会文艺活动的一个特点,显现了江南城市文化的一种时代特征.同时,李渔的诙谐又是明末清初江南城市这一特殊时空里的一种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7.
功能主义理论的实质是把文本类型和译文功能与翻译方法相联系。广告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广告译文的功能。为了使译文保持原广告的宣传效果,翻译时需要创造性地进行文化转换。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原则和文本类型理论在广告文化转换中得到充分的应用与展示。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江南城市出现了完备的四级城市层级体系。《儒林外史》以相当的篇幅,描写了发生在这些不同层级城市中的文人聚会活动,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的文化风貌。明清江南城市的文化集聚与辐射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便是其独特的交通、经济、人文与自然风光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1405年7月11日,一支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远洋船队在郑和率领下,从今天江苏省太仓县刘河镇(当时称刘家港)出发,出现在东海海面,开始了一次规模浩大的文化、经济、政治和外交之旅,一路向南、向西航行,途经现在的越南、爪哇、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直抵印度的卡利卡特。在随后的28年里,郑和统率舟师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今越南、柬埔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印度等国的沿海地区,最远处到达现在的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海上力量盛极一时。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郑和的时代早已远去,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0.
从资源及矿产资源开发的生命周期出发,理清了国外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的产生、成长以及衰落的理论研究脉络,同时综述了我国学者研究资源型城市的最新理论成果,将我国对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为下一步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展开多角度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零售之轮”理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之轮”假说与“真空地带”理论对新业态进入市场 ,向旧业态挑战 ,并发展成为面向中、高收入阶层以高价格进入市场的超级市场等进行了阐述。但二者都有局限性。随之产生的新“零售之轮”理论填补了二者的缺乏。提出新生态为了进一步发展 ,以期比原有业态具有竞争上的优势 ,并使新业态整体进化为主要业态 ,就必须突破原有技术边界线的物流、信息流、管理等进行技术创新。即新业态引进了划时代的创新时 ,才会引起主要业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竞争力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反映和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能量和发展水平。南京的城市竞争力,本来已居全国上游。对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方向和着力点在科技力、环境力、制度力和管理力。这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提高南京的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竞争力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反映和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能量和发展水平。南京的城市竞争力,本来已居全国上游。对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方向和着力点在科技力、环境力、制度力和管理力。这与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实际,通过对市场流通领域、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创立了完备的市场理论。马克思的市场理论具有现实性、资本性、互动性、整体性等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市场理论为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推进理论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从开始主张要“东方从属于西方”到晚年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转变,这一理论转变的过程是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结合过程,充分融合并彰显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世界视野与民族视野,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所体现的理论品格历久弥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践行和发展,不仅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引入社会主义的实践,而且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党的理论的光辉榜样.重视理论学习是雷锋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雷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理论学习要合理利用时间,要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理论学习的不竭动力源于对党的热爱与忠诚;理论学习要"坚决做到边学、边想、边改、边运用",坚持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学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践行理论著作倡导的革命精神.重温雷锋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与实践,对于当前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俊文 《学术论坛》2012,35(4):24-29
国家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当前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文章从发展"教育—文化"的必然性和现实性等方面对列宁"教育—文化"发展思想进行了全面阐述。今天研究与继承列宁这一宝贵思想遗产,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发展事业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确认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代即将来临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作了详细的论述,即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推进的结果;也是新时期社会整合、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和家庭结构的功能变迁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对城市社区的功能作了相应的分析,即城市社区有利于增强城市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人的深层需求,有利于城市社会的稳定和综合治理;城市社区社会保障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城市社区服务的动力源泉、表现形式和制度保障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城市社区服务是指在现代城市社区里 ,社区成员在“家”意识的激励下 ,为摆脱心灵的孤独 ,自主采取的一种以“利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盈利性互惠交换行为。它是在社区范围内 ,针对特定人群提供的、具有一定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城市社区服务一般可以分为七类具体行为。“家”意识是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在动力源泉 ,“利他”是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 ,社区自治是城市社区服务的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化经济理论渊源及其发展的“驱动力”原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赞晓 《理论界》2007,(8):6-10
文化经济范畴是“舶来品”,可区分为广义文化经济和狭义文化经济。资产阶级经济学派对文化经济的相关论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文化经济的重要论点都是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文化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可分为“企业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物质经济优先发展的驱动,人们多样化文化需求的驱动,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驱动,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的驱动以及文化经济主体利益的驱动构成文化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原理,这一原理对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