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具体来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本质在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直观表现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式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是加快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极为丰富,是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而提出的重要方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还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以及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等。用发展来代替增长,是经济领域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也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呈现速度加快、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的发展态势,可望出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趋势和条件,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总体要求,即“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同时,《建议》又从经济增长、资源环境、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体现了“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这七个方面的目标及其主要特点,对我们全面深刻领会《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四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改革放在一个非常显著的位置,认为“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进一步阐明“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于10月11日下午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发布了《会议公报》。这次全会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做了全面地规划,这个规划无疑对我国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看到,落实规划还会遇到不少难题。具体地讲,“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以下十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庆社会科学》2005,(5):60-60
赋予“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内涵谈到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宝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五中全会公报颇多新意,如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老话题赋予了新内涵,这在整个“十一五”规划中是一个具有红线性质的提法。如果说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是一种选择,那么现在就是一种必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特别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作以强调。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战略布局中,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而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点,更是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这对于我们在“十一五”时期及未来更长时期加快科技发展、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是泉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在泉州这样一个资源短缺的沿海城市,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其重要途径是引进循环经济思想,将发展循环经济确立为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实现天津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关乎保持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必须从大局、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必须从天津实际出发,采取先后有序,保证重点,以集约为主,集约与粗放相结合的推进战略;必须正确处理“两个根本转变”的关系,坚持“两个根本转变”同时并举的方针;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必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人才结构,并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尽快建立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考核考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少红 《东岳论丛》2006,27(5):89-92
山东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的现实,给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张力健 《学术探索》2001,(Z1):44-4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认为必须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并重点论述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必要基础及提出了尽快实现这一根本性转变的若干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郭军 《中州学刊》2008,(3):35-37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积极进展.从追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追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办事的主动性和科学性.作为一种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自己基本的内容和本质要求.现阶段,研究和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其内容要求至少应注重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必须从单纯追求GDP转向追求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经济发展必须从机械的物本主义转向生动的人本主义;三是经济发展必须从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  相似文献   

16.
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福建省转变增长方式,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在努力提高资源支撑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中推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力争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7.
“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中央政治局议决的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个注重”,在这一总纲观照下,2010年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增长方式是一种集约型增长。当前福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过程中,关键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场所扩大”为特征的,即单纯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求得经济的增长,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以“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为特征的,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结构优化来实现。[1]用这一观点来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建国几十年来已不断有所改进,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整体上还主要是以“生产场所扩大”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因此还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笔者认为,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略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与可持续性取决于要素投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我国相对较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意味着未来30-40年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和资本要素,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说明未来技术进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增强政府在关键领域的治理能力,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这些因素是我国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的基本动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挑战,利用后发优势可以缩短增长方式转变的时间,但无法实现跨越式的转变。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实质性的区别,因而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