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5,(8):153-159
司法权是一种判断权,判断权的实现过程也即司法活动的展开过程。司法效率植根于司法活动的过程,发端于司法权运行的程序,是司法公正的内化标准。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因此,司法效率应是嵌入司法公正结构的效率,服从司法公正的要求。在社会转型期,"诉讼爆炸"使得司法效率的价值凸显,旨在提高司法效率的司法改革必须将决定司法效率的要素和影响司法效率的因素区分开来,创新提高司法效率的实现方式,明晰司法改革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度在加强司法民主、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权威性、增强民众的司法信任感等方面存在着独特的价值功能 ,作者从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层面对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现状、存废之争予以理性地评析 ,认为陪审制的改革是必要的、可行的 ,并就改革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司法公正已成为现今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社会公正的聚焦点。这是因为“一旦司法公正受到怀疑,社会公正便荡然无存了”。为了实现司法公正,理论上提出了许多司法改革的设想,实践部门也出台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但是目前的司法改革仅仅是从制度上进行设防,这种设防又属于只防“君子”而不防“小人”的范畴。因此,司法改革不仅仅是从制度上进行实质改革,而且还应从诉讼本身进行形式意义上的改革,即:使司法人员置身于司法公正的氛围中,使司法人员自愿作出公正的判决。这就不能不涉及诉讼仪式。  从汉语学的角度上讲,仪式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司法系统在面对时代的剧烈变化时,展现了对智能化建设和司法改革的魄力与决心。人工智能可以在“类案类判”和“及时公正”等维度促进可视化的司法公正,但同时也在与司法活动交叉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数据算法缺陷弱化公正基础、技术的价值中立性无法真正满足公民个案公正的诉求、技术的工具性消解司法公正本意的风险。为应对以上风险,可以采取大数据与算法规范、制定人工智能融入司法的伦理规范以及将法律论证嵌入司法人工智能系统等措施,在展现司法人工智能优势的同时,实现司法公正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 ,然而我国存在着的司法不公现象却相当严重 ,它影响了我们对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 ,也成为法制改革的核心。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司法不公的原因 ,试图寻找司法公正的途径 ,建议以司法程序为切入点进行司法改革 ,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司法公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以公平正义为其核心价值。要把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法治的全过程,就必须维护司法公正。司法本身就蕴含着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司法公正是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活动来体现的公平正义,司法活动正当性的关键在于司法公正。司法公正对于维护和实现民主法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有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司法改革之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江凌 《兰州学刊》2005,(5):207-210
我国的司法改革是以广阔的社会背景为依托的,改革的目标是司法公正、司法效益和司法独立.在司法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抓住核心问题,理清基本思路,围绕这些思路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这样才能在司法改革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8.
论程序公正与诉讼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和保障.诉讼监督是权力制约理论在诉讼活动中的重要体现,是维护司法公正、保证公民权利的重要措施.程序公正与诉讼监督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又具有一定的冲突.如何认识和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推进我国的司法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指在司法裁判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在一个国家中,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后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然而客观地说,现阶段我国司法实务界在司法中的公正程度并不能够让社会公众满意。层出不穷的冤假错案、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是对司法公正彻底的亵渎。很多社会问题都源于制度问题,司法公正问题亦然。本文就现行的某些制度缺陷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冀抛砖引玉,引起理论界对于此问题及相关问题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司法理念是指司法制度和司法实际活动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 ,我国现阶段应该建立以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效率为价值目标的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11.
简论法律监督与检察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在司法体制与机 制的改革中,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重点就是要"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其具体措施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完成这一任务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尤其是检察改革,以加强法律监督、促进社会和谐为主体,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相似文献   

12.
叶青  时明清 《社会科学》2012,(1):95-102
公案是蕴含着公共性主题元素,为各界广泛参与,其处理结果具有社会导向性的案件。公案的审理受到了民意的影响。为了实现公案的司法公正必须确立相应的评判标准。公案的司法公正评判维度有理论层面、程序层面、历史层面和域外司法实践等四个方面。公案的司法公正对于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5,(8):160-165
司法公信力有其内在的形成机制,包括司法公信力主体构成的两面性,形成来源的核心性,具体内涵的统一性,形成方式的多元性。当前的诉讼社会下,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在司法实践中难以统一,司法的渐进性改革与社会期待形成差距,司法权威的缺失难以支撑司法公信力,司法腐败的存在危害司法公信力。针对这些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原因,必须维护司法权威与引导司法信任并行;发挥司法公信力形成的两大主体作用推动司法公信力建设;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保障公正独立行使司法权,多元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基本要素,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切入点;吏治腐败、地方保护主义、司法体制不完善、人的素质问题等是制约司法公正的主要因素;完善司法体制,改革司法程序,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加强司法权威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司法的最高价值就是公正.司法公正绝不是司法的唯一价值,从近年来西方主要法治国家的司法改革来看,司法公正目标的最终实现还有赖于对司法效率的追求;另一方面,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大内容,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司法公正价值的重要内容;此外,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是当前理论界颇有争议的对待司法的两种态度,如何在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之间寻求必要的平衡以实现司法公正也值得思考.因此,司法公正价值需要整合.司法公正价值的整合是诉讼法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余少祥 《学术界》2022,(7):84-91
习近平依法推进社会建设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完整的科学体系,体现在以立法促进社会建设、以执法推进社会建设、以司法保障社会建设等方面。其中包含一系列科学论断,如党的领导、立法、改革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民主科学立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善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依法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用权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加强司法为民司法公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等,为新时代加强法治、民生和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正是人们对司法机关依法进行诉讼活动的最基本要求,而司法文书是体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依据。现行文书格式中存在不少缺陷,均影响着司法公正的充分实现。本文针对司法文书存在的缺陷进行论证,并提出对策,以确保司法活动公正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对接问题既是宪政问题,也是经济法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美国联邦反垄断法的实施.实行联邦和州两级政府执法与联邦法院一级司法对接的体制.中国将反垄断执法权作为中央事权,按照中国现行行政诉讼管辖的规定,反垄断行政诉讼的司法管辖权却是在地方法院.明显存在不对接的问题.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中央法院系统,对属于中央事权的执法活动,纳入中央法院系统司法,以促进法制的统一和司法公正,实现社会正义,提高执法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对其他各项司法改革均具有牵引和统领作用。司法责任制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是"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司法责任制与司法民主制是相辅相成的,在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发挥合议庭、审判庭、审判委员会以及法官专业会议等司法民主载体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完善以司法民主保证司法公正、司法权威、司法秩序、司法公信的体制机制。习近平关于司法和司法权、司法的价值和功能、司法规律等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刻论述,为司法责任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司法责任制改革在司法本质和司法规律的轨道上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0.
法律推理既是法官的一种法律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司法行为,因此,法律推理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必然能反映司法是否公正.法律推理与司法公正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法律推理,提高法官的法律推理水平,是充分发挥法律推理对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