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界》2016,(4)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像其他社会思潮一样,也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就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论及的历史虚无主义而言,这一社会思潮的历史由来具体体现为孕育、发展于西方,而后逐渐浸染近现代中国的"西学东渐"之进程。西方语境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指的是虚无主义对历史学的渗透和浸染,其发展大致产生了传统历史哲学和现代历史编纂学两大形态。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这两大思想形态进行了批判,指出传统历史哲学是不自觉的历史虚无主义,现代历史编纂学实质上是隐性历史虚无主义。中国语境中自古以来存在着虚无哲学,但却不曾有历史虚无主义的精神基因。中国语境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地地道道的思想舶来品。作为舶来品的历史虚无主义,由于其思想载体的不同,由于人们对其思想载体的理解和理解程度的不同,存在着多种表现形态,对近代以来中国的影响也就相应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历史思想,是历史变迁的反映,反过来,又影响历史事变。本文试图就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谈谈历史事变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一、嘉庆中衰与经世思潮经世思潮是中国近代主要社会思潮的第一站,也可以说它是以后洋务、维新、革命诸思潮的启蒙性的序曲。康乾盛世,官民上下各得其所,“海内宴安,民生富庶”,社会处于无为之中。影响到思想界,盛行“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冲突是制约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力图从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文化背景入手,探究当代社会思潮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主要特征及其文化冲突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上所引起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思潮经过三百多年发展,依然是西方社会生活的基础思想。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观念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甚至动摇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本文从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入手,综合评述了自由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社会局限性,接着,分析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最后,就如何消除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要想正确认识和引导各类社会思潮,首先就应该对“社会思潮”的内涵进行科学全面地把握,但目前多数是从不同侧面对其内涵进行诠释。因此,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特殊的群体意识、时代精神的动态表现和表述人们思想愿望利益要求的方法以及新时期社会思潮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对其内涵及概念予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下改革开放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新格局,当代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各种社会思潮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不断碰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积极回应当前社会思潮,在价值目标上应形成互动逻辑,在实践教学中,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增强大学生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社会思潮的思辨力。  相似文献   

7.
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谢本书何谓思潮?故名思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民族的利益.或反映其情绪的某种思想,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潮流.即曰思潮。思潮就是某种思想成为特定条件下的社会潮流。没有成为...  相似文献   

8.
困境之礁上的思想水花——当代中国六大社会思潮析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与建国后的前三十年相比,后三十年是建国以来民间社会思潮发育、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历史大变局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与新困境。面对困境与挑战,社会上不同的人们,尤其是以思想为职志的知识分子,总会力求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思想判断与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阶级、阶层、社会群体或个人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达到其理想追求、政治愿望、利益要求、情绪兴趣为目的,经过广泛传播并具较大规模和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丛生是有其充足的学理依据的;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思潮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着手于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视域,要着力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法学的发展及其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要回顾了女性主义法学发展的历史 ,分析了女性主义法学产生的思想及社会根源 ,提出 :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及西方社会固有的人文传统 ,都将使女性主义法学思潮长期存续下去。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思潮是一种流行性的社会意识现象,是一种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场所、以群体为主体的社会意识的运动形式。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一定社会环境中人们共同的思想潮流和心理倾向。不同社会思潮的并存、继起、冲撞、融汇和消长,构成一定时期社会意识变动的宏观图景。追寻社会思潮的生命历程,考察其发生、发展和消退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对于分析社会思潮现象,把握社会意识的运动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主编的《清末社会思潮》一书已于1990年8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七家单位的几位历史研究者合力撰著,是一部探索之作,很有特色。其特色主要有: 一、系统性强。从明清之际到清末的社会思潮,不断发展变化,先后形成与出现了爱国主义思潮、变法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君主立宪思潮、教育与实业救国思潮、国粹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和社会主义思潮等等。这些思潮在当时以至今日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清末社会思潮显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  相似文献   

13.
民法法典化的本位问题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作华 《云梦学刊》2002,23(3):31-33
制订中国民法典应采取以权利本位为主 ,以社会本位为辅的立法思想。从中国民法发展的历史阶段、经济基础、政治文化背景等角度论证这一立法思想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探讨权利本位思想 ,对当代世界民法社会化思潮的回应 ,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人本思潮与先秦历史散文和原始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本思潮与先秦历史散文和原始小说郑杰文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一定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思潮又总是给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孔子在前人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改造而成人本学说,后经孟子发扬光大,在战国中后期形成了一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社会、政治及时代背景,深入探究了其文化、思想渊源。接着论述了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基本内容。其次,简单概括了近代国民性改造的几种主要方式,并对基于改造方式的分歧而形成的不同派别作了初步的辨析。最后指出其积极意义及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不良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虚伪性、蒙蔽性和诱惑性,对主流意识形态起着消解作用.对不良社会思潮的主要形态进行理性认知和深度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当前不良社会思潮的主要形态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反思怀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不良社会思潮的传播以零散的碎片化植入,具有较强的现实干预性、广泛的社会传播性和突出的非主流性.对此,要从多个维度有效应对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渗透,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马克思思想研究界,出现了"经济马克思主义"思潮。该思潮的理论贡献者力图以跨学科的视角、经济(史)学的叙事和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立场与方法,致力于探索社会发展的历史情境、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当代发展。美国经济史学家罗伯特.布伦纳就是该思潮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布伦纳为此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就是他所提出的"社会财产关系论"。该理论认为:一切社会的发展,都取决于由水平关系和垂直关系(以不同社会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方式为划分依据)所构成的宏观结构的变化。因此,分析这两个维度的关系(它们分别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和同一阶级内部的"竞争关系")就成了他研究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指导原则,并由此在美国学界引发了著名的"布伦纳之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思潮的起源、作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它不仅由一定理论形态的思想作主导,而且还交织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潜意识是其深层社会心理基础,它不仅为社会思潮的产生提供主要的感性思想材料,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思潮的社会性、叛逆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社会思潮一经形成,就在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社会思潮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潜意识涌动、凝聚和分化的过程。笔者认为,联系社会潜意识考察社会思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论为了考察社会思潮的意识本性问题,还是为着便于说明社会思潮的一般社会倾向,我以为均应首先搞清社会思潮的涵义指向。大家知道,对于“思潮”一词,近几年在我国思想文化生活中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术语。这难免产生某种歧义。但思想文化生活的实际表明,似可把“思潮”界分为三种情形,即思想理论学派(如文学思潮、史学思潮、哲学思潮等)、某种思想运动(如欧洲近代的启蒙思想运动、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等)和自发性涌动兴起、起伏鲜明、社会冲击力强且具有一定群体性特征的思想浪潮。我认为,尽管这种区分是相对的,“思潮”的各种情形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密切联系,但本来意义上的社会思潮应当属于第三种情形。本文所要探讨的“思潮”,即是从社会思潮的这种涵义指向出发的。  相似文献   

20.
1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一部份人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 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社会思潮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它对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也有促进和阻碍之别。先进的社会思潮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催化剂,而反动落后的社会思潮则是阻碍社会前进的绊脚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多年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先进社会思潮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