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桂琴 《理论界》2005,(10):37-38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神实质。科学的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现,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邱铁红  冯宝忠 《理论界》2004,2(4):31-32
党的十六屇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发展观提升到一个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坚持系统性原则,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使社会发展观更科学更会面;强调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发展观 ,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确立科学发展观 ,是我国改革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变化 ,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卓有成效地前进。  相似文献   

4.
科学统战观是科学发展现在党的统一战线领域的运用和发展,是党的统一战线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从科学发展观到科学统战观、科学统战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统战观应该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发展观、科学统战观必须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发展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文字表述言简意赅,而其内容却蕴涵着科学与价值、空间与时间、公平与效率、功利与道义、生态与人态等多重维度的统一.深入揭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维度,对于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基本内涵包括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科学的发展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必须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内含某种价值取向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一种关于发展的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是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现实发展的方向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发展观是一种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它扬弃了抽象人本主义发展观和单纯物本主义发展观,科学阐释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物役性"现象及其根源和消解路径。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科学人本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9.
孙德强 《理论界》2006,(6):246-247
加强信息披露是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市银行必须履行的一项强制性法定义务。对照国际银行业的通行标准和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仍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所以建构一个科学务实的银行披露机制也是我国国有银行改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以人为本的理论内涵及现实要求给予深刻把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论证了确立以人为本发展观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必要性,论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推动中国发展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的关于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它使人们对实践理性和实践动因的认识更为全面,使发展观的走势趋向科学化.具体说来,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为中心的发展观念.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在他的名著<新发展观>一书中较早提出"新发展观"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实践基础而形成的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发展观为基础和重要渊源,在发展目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创新的同时,又继承了邓小平发展观的经济发展中心论、改革开放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南京实际论述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和以人为本,搞好五个统筹,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同时,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和制度.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一种科学发展思维。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在于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实绩观;而树立科学实绩观的核心,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实绩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执两用中"、"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全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全面地、协调地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指导 ,树立全新的文化观念。要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价值观、民族文化保护观、民族文化经济观和民族文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发展观与经济体制模式的历史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发展观和体制模式的互动经历了五个阶段,即1949-1952年间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1953-1978年间的重工业优先发展观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1979-1991年间的全面发展观和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经济体制、1992-2001年间的综合协调发展观与初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至今的科学发展观与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借鉴发展观与体制模式在历史互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特区农村城市化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志光 《南方论刊》2009,(2):113-113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股份合作公司规范化和法制化 胡锦涛同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凋、可持续的发展观,即科学的发展观。深圳特区的集体股份合作公司是深圳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催生的经济组织,是深圳农村经济的主要组织形式。为保障股份公司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股份合作公司规范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与发展观是辩证统一,互为作用的。发展观对发展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我党面向新世纪最新的、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观转向人本主义发展观 ,从唯经济主义发展观转向全面发展观 ,从自发发展观转向协调发展观 ,从不可持续发展观转向可持续发展观 ,是当代发展观变革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