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4期刊登薛正昌题为《中日甲午之战与河湟起义问的董福祥》的文章,认为董福祥与西北马家军阀集团的孕育与形成有直接的关系。董福祥(1839—1908),字星五,清代甘肃固原人.1876(光绪二年)率郭随左宗棠入新疆,戍边十余年,曾任阿克苏镇总兵、喀什噶尔提督(乌鲁木齐提督).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董福祥奉召进京参加慈禧太后六旬庆典。翌年春,甘肃爆发河湟回民起义,他奉旨前往镇压。其时,他用“以回制回”等策略,取得了镇压的成功,同时也为西北马家军阀集团  相似文献   

2.
张佩纶与中法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佩纶,字幼樵,直隶丰润人.同治十年(1871年)进士,以编修大考擢待讲,充日讲起居注官.为人敢直言,好论时政,是“前清流”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晚清政坛上锋头最健的时代是在中法战争时期.他与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关于和战的争论,在马尾之战中的功过是非,学术界向有不同看法,本文略抒己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外国资本入侵与上海沙船业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夕,上海沙船业十分兴旺发达,拥有沙船三千五、六百艘,总共雇佣在船水手十余万人,总资本约达白银二千四、五百万两。同时,在其内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鸦片战争后,在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上海沙船业拥有的沙船只存二千余艘,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锐减到“四百号”,到了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不过二、三百艘”。是什么原因促使上海沙船业在短短三四十年中迅速衰落下去的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清季抗击列强侵略,功绩卓著者,陇右人中首推董福祥。他字星五,清末甘肃固原人,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治年间,他崭露头角于陕甘各族人民反清起义斗争中,继而率众投清,随左宗棠西征新疆,以五品军功累官至阿克苏总兵、喀什噶尔提督、甘肃提督。八国联军之役,他统帅甘籍士兵组成武卫后军防卫北京。《辛丑条约》签订后,被清政府褫职归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老死乡里。本文拟述评其生平。  相似文献   

5.
1.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筹委会主任、乌鲁木齐铝厂厂长张英千(右四)陪同自治区党委代书记王乐泉(右三)等自治区领导同志检查工作。2.全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教授(右三),肖灼基教授(右一)为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题词。VJ,、川地二门外b工厂…-。\卜/一片地IIK 几个卜(人叫1产日’\:卜克之‘卜)【卜十V。八一片}D’Z汀H/叫”J「.1、H人卜、 ’.「卜Y,\;K‘了 靖州.门计\。。、 一;J*针H。八一)八仙洲和一股’。一人。。!上。小儿一众和股份,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在《汉语大辞典》编写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常常把不同版本的书籍找来进行校勘,对多种相关的书籍进行校读,藉此解决了许多问题。实践证明,在辞书的编写中,对古籍的校勘校读是非常重要的。一、注意校勘校读可以弄懂一些难解的词语,提高辞书的释义质量。《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是岁,使察战到交址调孔爵(即孔雀)、大猪。”裴松之注:“察战,吴官名号,今扬都有察战巷。”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卷五:“察战,当是人姓名,《元和姓纂》十  相似文献   

7.
有清一朝,二百多年,至同治,还有“中兴”之谓,实则江河日下,已是强弩之末了。国力日衰,官吏腐败,有朝臣痛奏曰:“设官本以养民,而今之州县,惟事朘削。……夫人品不一,各具天良,何至今而绝少奉公洁己者哉!”光绪元年公开刊行了一本《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其中论及“整饬吏治”、“参劾劣员”、“慎选牧令”以“共渡艰难”的章奏,竟达数十篇之多。有道是:大厦将倾,却还有一番撑持;成败由人,又当从吏治开刀。山高皇帝远的  相似文献   

8.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他英胆侠骨,提剑匡时,以献身社会改革而彪炳中国近代史册,赢得世人敬重,他“十五学诗,二十学文”,其诗豪迈、浑穆,文采斐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一1865年3月10日(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谭嗣同诞生于北京宣武孏眠胡同邸第。这时,太平天国运动的烈火已被扑灭,正是封建统治者所吹嘘的“同治中兴”时期,清王朝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中获得了暂时的喘息;国外,资本主义列强进窥边陲,加紧筹划对中国领土的再次入侵。清政府正处于危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屈辱性的后果,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勉强地修改它的“夷务”政策,从办事机构和交往方式两方面,作出若干有利于西方列强的调整。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同治五年正月(1866年8月),首次派员到“西洋各国游历”,都标志着“天朝”由“尊”到“卑”的实质性的转变。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开放态度,终算使封建帝国的闭塞性略为减轻。因此,清朝官员才有可能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之后,带着不同的使命前往俄国,直接在当地与俄国“汉学”家结识和交往,并记下自已的见闻。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月战》有这样一段文字: 十战而六胜,以星者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文物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认为:“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的“过”疑借为“祸”。此句意为  相似文献   

11.
吴敏树,湖南巴陵人,为清代古文家之一,生于嘉庆十年(1805),而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从繁盛趋于衰落,中经鸦片战争,而渐向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倾斜前进。因而在其所著《柈湖文集》中曾留下一些反映这时代湖南洞庭  相似文献   

12.
郭尔罗斯后旗,今肇源县的旧称,清代外藩蒙古科尔沁十旗之一。 郭尔罗斯后旗地为蒙古人所占有始于金代末期。据《蒙古源流》记载:“泰和二年(1202年),太祖(成吉思汗)四十一岁用兵郭尔罗斯,郭尔罗斯之纳琳汗率二十万郭尔罗斯前来迎战于克哩业库卜克尔地方,彼时有哈萨尔诺延(哈布图哈萨尔)等四人进战,生擒纳琳汗逐据郭尔罗斯之众。”贞祐二年(1214年)成吉思汗(53岁)再征契丹地,哈布图哈萨尔为左手军,先后攻占了大宁城(今北京)和沿海诸城。降占了辽东的女真夫哈纳、松嘎乌拉(第二松花江)、纳兀(嫩江)、逆讨吾儿河(洮儿河)等大片土地。《金史·列传》讫石烈德条中,对这次进攻郭尔罗斯境内肇州城的战役有详细记载。郭尔罗斯虽然在金代末期划入了元朝的版图中,并且在  相似文献   

13.
在成年人中,有道是“十男九痔”;近年来更有人将其范围扩大了,改为“十人九痔”;可见痔疮是一种比较常见、多发的疾病。 人体直肠下端粘膜和肛管皮肤下静脉扩张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称为“痔”(又叫“痔核”),民间曰“痔疮”。其病因主要有二:一是静脉郁血(习惯性便秘、尿  相似文献   

14.
商代兵制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王国的兵制是征兵制,主要兵源是自由民身分的“众”、“众人”、“人”。卜辞中的“师”、“旅”,乃是指由此种兵源构成的有组织的军队,并非《周礼》所描述的那种分级的定额编制。军队中十人为一队的组织形式,可能和一辆战车配备十名步兵的战术有关。军队组织的实质性纽带仍然是亲缘关系。“族”的原始意义应该是按亲缘关系组成的军事集团,是征集制军队的基本组织单位。在实行征集制的同时,还存在职业军人——武装警察(包括奴隶身分的职业武士’和军事性管理、后勤人员。  相似文献   

15.
统一青藏高原的固始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固始汗(1582——1654),又译作顾实汗,是卫拉特(一作厄鲁特)蒙古四部(即吐尔伯特部、杜尔扈特部、绰罗斯部即准噶尔部、和硕特部)中的和硕特部首领,原驻牧于今新疆天山北麓,因受准噶尔部的排斥,方将部众迁徙至天山南麓。他本名叫图鲁拜琥(蒙古语,天资聪颖之意),十余岁时,就以勇武著名。俟后因其和解喀尔喀与卫拉特两蒙古部之间的争执,东科尔呼图克图及喀尔喀汗王俩人共同赠他以“大国师”称号,故叫固始汗(“固始”者即“国师”的转音)。其父名日哈尼诺颜洪果尔(成吉思汗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史分期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长期困扰史学界的一个大问题,从二十年代到现在,讨论已经进行了六十年。六十年来,研究成果虽然显著,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分期思想越来越乱,分期观点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成文的看法已不下十种:西周初年封建说(范文澜),周宣王“不藉千亩”封建说(李亚农),春秋(东周)封建说(唐兰),鲁“三分公室”封建说(薛其晖),战国公元前481年封建说(杨宽),战图公元前475年封建说(郭沫若),“商鞅变法”封建说(田昌五),秦统一封建说(金景芳),汉武帝“罢黜百家”封建说(赵锡元),东汉光武“释奴诏”封建说(郑昌淦),魏晋之际封建说(何兹全)等。笔者认为,以上各家无论从分期理论、分期方法乃至最后分期观点,均欠科学。本文试图对此谈点新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尚书》中的《汤誓》篇,是商众将于夏桀战于鸣条之野时,成汤向商众发出的战斗动员令。在这篇著名的誓师辞中,成汤扼要陈述了夏朝众人反抗夏桀暴政的情形,其中说到了“有众率怠弗协”。关于这句话的意思,《伪孔传》曰:“众下相率为怠惰,不与上(桀)和合”。此后的孔颖达“疏”及有关著述多从其说。我认为,此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非攻”的学说是墨子首倡的。墨子生于春秋战國之际,当时正是奴隸制的生產关系快要崩潰,过渡到封建制的时期。大国兼并小國和各国间的彼此攻战都非常頻繁和激烈。墨子为了反对这种侵略和兼并,因此提出了“非攻”的主張。墨子“非攻”的理由主要是認为“攻伐”是“不义”的。他說:“殺一人謂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非攻上)又說:“今至大为攻國,则弗知非,从而譽之謂之义,此可謂知义与不义之別乎。”(同上)为什么“攻伐”是非  相似文献   

19.
发生在南宋绍兴四年十月的大仪镇之战(包括天长、高邮之战),是一场规模不大但影响却不小的战斗。朱熹说:“只有韩世忠在大仪镇算杀得虏人一阵好。”当时人称誉此战为“中兴武功第一”,并把它列入“十三处战功”。说它是“第一”,显然是不恰当的溢美之词。但事实也确实表明:大仪镇之战不仅在宋军打败金齐的第一次联合进攻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整个宋金战争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学术界对此战尚无深入系统的研究。所以,本文试图作些探讨,欢迎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东晋末(公元399-411年)孙恩、卢循所領导的战爭,它的性貭問題,目前还是众說紛紜,沒有定論。有人把这次起义看作統治阶級內部的斗爭,我以为是值得商榷的。一孙恩、卢循所領导的战爭,从当时的阶級关系和历史条件看,应該是农民战爭。列宁关于战爭問題,曾提出这样的基本原理: “我觉得,在战爭問題上,人們常常忘記和注意不够的,以及引起很多可以說是空洞无謂的爭論的,主要是这样一个基本問題,即这个战爭具有什么样的阶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