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价值的主体性维度及其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是价值的根本特性。从主体(人)出发,深刻认识主体,充分理解和把握价值的主体性,是研究和解决价值问题的关键。从主要关注客体转向关注主客体关系、特别是关注主体,立足主体性维度进行价值分析、乃至一切哲学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突出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消解了价值的客观性神话、普遍性神话、以及所谓永恒的“价值真理”。而且,价值的这种“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现实,它本身是不可能被“摧毁”或“消解”的。  相似文献   

2.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 ,这一研究正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展现了与原来意义上的主体性不同的主体间性。人在交往中生存 ,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 ,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 ,成为某种共同主体。与这种共同主体相对而言的是某种共同客体。共同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 ,这是一种内含着交互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价值有三个本质特征,即:主体性、主体的设定性、量度的比较性。所谓主体性.即价值总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没有主体与之相对应则无所谓价值,价值的特点同价值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主体的设定性是说,价值主体是被实践认识主体设定的,而不是自我的,量度的比较性则是说,价值不仅是单个客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问题,而是围绕同一个价值主体的不同价值客体相互比较的问题。 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人的价值是指人作为价值客体,对于作为其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满足于否而具有的“价值”,而不是指“人”自身的存在和尺度,不是指人的本性、特质、特性和潜能。人是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离开社会关系,把人从现实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价值也就随之消失了。价值的主体性决定了人必须以客体的身份在价值舞台上出场,人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人如果不能成为他人需要和依赖的对象,则是一个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价值主体的设定性,决定人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和多元性。因为同一个人相对于不同的人的需要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对于如何解读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当代中国学人的一个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还应该包括"主体实践主义"。"人的主体性"与"人的实践性"以及主体与客体共同统一在"实践性"里。正是从"主体性"与"实践性"以及"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内在统一性的角度,去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5.
1.人的价值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哲学意义上,价值指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功能上,价值意谓着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于主体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发生上,价值表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概言之,价值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主体的外化和客体的内化的动态统一。根据价值的一般规定,人的价值也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人作为价值客体的价值。人的需要及其对象物是多方面的,因而价值的客体也是多方面的。人有物质需要,物质的东西可能成为价值客体,具有物质的价值;人有精神的需要,精神的东西可能成为价值客体,具有精神的价值;人也有对人的需要,正为霍尔巴赫所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因此人也是一种价值客体,具有一种价值,叫作人的价值。在这个意  相似文献   

6.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价值主体是人 ,价值存在于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关系之中。价值具有属人性和客观性两重属性。人的价值是人对人的意义 ,人作为客体的价值说到底是人作为主体的价值的自我创造、自我服务、自我实现 ,是主体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对主体意识的高度弘扬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前提与第一层含义;对必然性的认识是其第二层含义;利用必然改造世界是其独创性理解与第三层含义。马克思主义继承并扬弃了黑格尔自由观念的内涵,赋予了"必然"以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角度来阐释生产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劳动观--人的本质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然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对象化理论的基础上,从劳动客体和劳动主体的对立与同一中解释生产力的本质--人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而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劳动中蕴含的人与自然这对基本的矛盾关系入手,揭示了人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的根源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的展开,这一对关系具有特殊的否定性性质--自我超越性,这种自我超越性,既是人的本质核心性质,又是生产力本质的核心性质.  相似文献   

9.
历史动力问题,历来就是哲学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以往历史动力论要么"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强调历史动力的客观因素;要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抽象地强调历史动力的主观因素.[1]本文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引入历史动力的研究,试图揭示人的价值活动是历史动力的源泉,说明价值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原则,就是作为人的主体和作为物的客体以作为人的主体为中心、作为个体的主体和作为整体的主体以个体为本位、人作为目的和作为手段以作为目的为归宿.人作为主体在不断创造客体的同时也不断创造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主体性.人的创造性和如我性相互创造,主体性和客体性相互创造.以及两种相互创造的互为中介,使主体和客体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问题,是现当代中国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为推动这一讨论的深人发展,揭示这一讨论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学术界很有必要加强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一下中国古近代哲学史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演变,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正。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史首先是人脱离动物的历史,是由无自我意识到有自我意识、由无主体性到具有主体性的历史。人之不同于动物,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在于动物不能区分主体与客体,在动物那里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无主体性可言。只有把主体与客体分离开来,对立起来.才谈得上主体,而这一切只有人才能做…  相似文献   

12.
“故圣人有所游”,此句古今《庄》学家均不得其解。作者以为,此句是从上文形德之辨向下文天人之辨过渡的中介,必须抓住这样一个层次关系来加以阐述。游者,是说不为外形所束缚也,也就是说,能够超越于外在表象去看待问题。更进一步说,就是能够解脱于世俗之见,把握到一种本真的存在。也就是说,“游”是指的一种超越性。超越性的第一个层次有两项含义:一是残丑者自身的自尊自信,一个阶段的不幸不该成为终生不幸,人应该有从挫折中站起来的勇气,他的发展前景仍然应该是尽可能远大的。一是形全者之忘其为残丑者,亦即是不以残丑作为看待人的标准。这就是说,他人不应以伤残者一时的不幸来设置其日后向上的障碍。由忘形而上升到对于知、约、德、工的超脱,这是超越性的第二个层次。如果说第一个层次是就形之残丑者而言的,则第二个层次便是对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超越。如果说第一层超越性所形成的乃是浑才于德、浑德于无形的才德观;则第二层超越所向往的便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本然状态。  相似文献   

13.
"道"是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但"道"的含义在儒道哲学中有很大的差异.从"道"的明晰性与模糊性、主体性与本体性、人文性与超越性等方面对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进行比较辨析,以便准确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问题、深刻把握整个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文初的《能力主体与时间本位:新主体性的两重断定》一文对新主体性的两重断定都有着无法克服的理论漏洞。在能力主体的断定上,对能力与欲望关系的理解陷入了二元论的误区,而在时间本位的断定上则是回到了传统的时空关系上。新主体性的理论应该在价值论的立场上以“价值冲动”概念来穿越传统主体理论的主体与客体、主体的身与心及主体的知、情、意。  相似文献   

15.
审美价值是人类与现实之间的一种审美关系,有其自身的含义和规范。但是,它又属于价值的范畴之一,所以,在理解和掌握审美价值之前,有必要探索一下什么是价值问题。哲学界曾经就价值问题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和探讨,基本上承认了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或者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凡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即有价值的”观点。最后把价值与评价两个层次归属为一个范畴。价值是相对于认识领域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来说的,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从本身的需要出发,去选择、抽象符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原则是近现代理性哲学的一块基石。它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站在主体的立场上,用作为主体的眼光去审视作为客体的对象,并思考在与客体的关系中“应如何”的理性原则。由于现代人对主体性原则的误读与滥用,使得人的价值理性日益萎缩和边缘化,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原则回归于价值理性,将追求幸福与追求美德统一起来时,才能把人从现代性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人的主体性的科学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以往的思想家仅仅从"天赋观念"或人的自身存在出发来寻找人的主体性不同,马克思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中阐释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和自觉性。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受动性是按人的方式理解的受动,受动性存在本身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相关联的结构,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其具体表现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转化。  相似文献   

18.
实践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价值论”是相对于从存在观点出发的单纯客体价值论和从意识观点出发的单纯主体价值论提出来的。单纯客体价值论认为 :价值源于客体 ,从根本上说 ,“价值”是个属性范畴。单纯主体价值论持完全相反的看法 ,认为价值源于主体 ,物的价值是人赋予的 ,没有人 ,物自身则毫无价值 ,从根本上说 ,“价值”是个功能范畴。实践价值论认为 :价值源于实践 ,价值的实质在于实践活动中的人和物、人和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特别是由这种作用、影响所产生的效应、效益所具有的意义等 ,因此从根本上说 ,价值是标志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之间所具有的作用、影响、效应、意义的关系范畴。价值标准是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影响的大小或程度。价值实现的场所、过程 ,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实践问题讨论的深入,主客体概念及其关系、尤其是实践和认识中的"主体性"(即能动性)问题,也引起了哲学界的广泛兴趣.然而,由于我们对"主体"、"客体"的概念本身、它们在认识论中的特定含义和特殊的地位等还研究得很不够,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切乃至混乱的现象.笔者认为,只有首先弄清主、客体概念的确切含义,才能理解认识实践领域里的本质矛盾,并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刻内涵.大部分哲学家,包括我国最新出版的教科书,都将主体看作认识或实践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20.
死亡体验是人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最后感性把握.作者认为一、死亡体验的理性前提是一种包含对生存真谛和宇宙奥秘深刻理解的体验;二、死亡体验作为主体对生命最高最后阶段的亲身感受,具有主体性、情感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三、死亡体验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能调动主体从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去体验生命最后阶段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能帮助主体以审美态度对待死亡进入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