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句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段。它植根于古汉语的特点,具有整齐匀称的艺术美,在中国古代,长时期来被广泛运用于诗、文、辞赋等各体作品中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要了解、研究中国古代作品的语言美,对句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日本著名汉学家古田敬一教授所著《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一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对句艺术,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全书上半部分就对句的原理、分类、评价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概括;下半部分别对诗歌、散文、骈文中的对句艺术,结合大量实例,作了细致的分析。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又有较深的理论概括,无疑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中日友谊,源远流长。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日木人民同中国人民是好朋友。”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两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唐代是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和封建文化曾给予周围各国以积极的影响,同时它还广泛地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首都长安成为亚洲和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这一时期,以遣唐使为标志,揭开了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宋代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往往首先着眼于隋唐。隋唐,特别是唐代,是古代中日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高潮时期,就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之深刻与全面而言,确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但继起的宋代,也仍有其相当丰富的内容,并有许多复杂的问题有待于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空海(774-835)是日本真言宗的祖师。俗名叫佐伯真鱼,是赞岐多度郡屏风浦(今日本香川县善通寺)人。父亲佐伯直田,母亲阿刀氏。他幼年时聪颖好学,又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五六岁时邻里便称之为神童。当他十五岁时,便随同他的舅父阿刀大足入京师(奈良)学习“《论语》、《孝经》等史传,兼学文间”。此时,还致力于书法。他十八岁时,又到太学学习,“就直讲味酒诤成读《毛诗》、《尚书》、问《左氏春秋》于冈田博士,博览经史,殊好佛经,”并且著有《聋瞽指归》,申学道之志,(这部书后改为《三教指归》)此时的空海已是一位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青年。由于他喜好佛经,一心想皈依佛教,所以在他二十岁时,从植尾山石渊寺的僧人勤操落发为弟子,从受《虚空藏求闻持法》,法名教海。二十三岁时,他又在东大寺戒坛院受戒,从勤操为师主。从此,他以空海自称。空海在受戒以后,终日诵读佛经,并且从事于俱舍、成实、法相、三论、法华等经典的研究,努力于唐音汉籍的学习,这为他以后入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804年5月(日本延历二十三年,唐贞元二十一年)日本第十七次遣使受命西渡,此时的空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的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也是日本人民的伟大朋友。他与日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他在风华正茂的年代越海留学日本,学得了进步的科学和思想。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和中国人民起而革命的岁月,鲁迅曾结识下众多的日本朋友,这些朋友曾支持过、同情过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7.
北宋时期中日两国没有官方的正式外交关系,政府之间没有使节往来,两国的联系除了宋商以外是佛教僧侣。日僧来宋,一般是经过日本朝廷敕许的,因而在宋皇帝眼中,他们是半官半民身份的信使。所以,当地方官奏报有日僧来,皇帝即下旨召唤入京,亲自召见,想通过入宋僧了解日本国的情况,沟通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表现出与古代不同的特征。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中日双方角色的变化,即自进入近代以来从古代的日本“以中国为师”转变为中国“以日为师”的文化交流趋向。这种趋向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中国不同阶级、阶层及各种政治力量为救亡图存而“以强敌为师”学习日本,成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主流趋势;日本借鉴于中国近代数度败于列强之教训,使中国成为其前车之鉴,推动了日本近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中日文化交流趋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日两国在进入近代社会过程中的民族心态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唐代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文化不断地移植于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可是,到了宋代,日本社会的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对于中国文化的需求大为减弱。中日文化的交流相对地降至低潮。“久停方贡之使而不遣”,两国政府间的关系基本断绝。但日宋间的民间交往仍在继续,不少日本僧徒随着往来的商船来到中国,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日本东大寺的名僧(?)然。据《宋史·日本传》和日本史书所载,奝然,原姓藤原氏,平安城人。生活在日本藤原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日本人的饮茶习惯主要是跪坐,这对茶具造型的设计造成了一定的约束性。日本人的主要审美特点是崇尚自然,较为欣赏灰色调的事物,这就导致在设计陶瓷茶具时融入了本土化特征。本文结合中世纪时期日本陶瓷茶具的设计原则,以及中世纪时期日本茶具的发展做出对应研究。同时,也与同时期的中国茶具特征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出中世纪时期日本陶瓷茶具设计的主要特征,探寻出对陶瓷茶具设计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本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探讨了中国与日本陶瓷文化的不同之处、日本陶瓷茶具是如何吸取外来文化的优势并将其转变为自身特征的,从而对陶瓷茶具的设计、创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表现出与古代不同的特征。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中日双方角色的变化,即自进入近代以来从古代的日本“以中国为师”转变为中国“以日为师”的文化交流趋向。这种趋向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中国不同阶级、阶层及各种政治力量为救亡图存而“以强敌为师”学习日本,成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主流趋势;日本借鉴于中国近代数度败于列强之教训,使中国成为其前车之鉴,推动了日本近代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中日文化交流趋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日两国在进入近代社会过程中的民族心态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后果,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2.
13.
19世纪末,浩如烟海的中文书籍里面,出现了首次系统研究、介绍日本历史的《日本国志》,这部书被世人评价为数百年鲜有的奇作。它的作者也因之成为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级人物。 诗人的心声: “我手写吾口” 黄遵宪, 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州城(今梅县市),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他自幼天资过人,曾作诗“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为乡里推重的小才子。正当黄遵宪埋头沉浸在《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之际,西方列强再次把魔爪伸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不愿过那种“皓首穷经”的儒士生活,主张“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内,我见到了“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得主、中国政协委员、著名考古学家王仲殊。王仲殊工作的这所庭院是既有来历又有来头的。明永乐年间,此处是大太监刘瑾、魏忠贤掌管的东厂机关,因此庭院旁边的胡同就叫东厂胡同。清代为两广总督瑞麟和直隶总督荣禄光後居住,命名为“徐园”。民国初年,又为北洋时期大总统黎元洪的府第。院内庭台房舍精巧,碧竹摇曳,白松挺立,是一处幽静雅致的治旱之所。解放後把此处阕为听著王仲殊的学术经历……一连放弃四所大学,就是因为恋家,口後*白阿措,王仲殊还是来…  相似文献   

15.
法进是鉴真和上弟子中最为特殊的一位,其不仅与鉴真同样位至大僧都,而且还继承了东大寺戒坛院和唐禅院,在奈良时代的佛教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戒律思想传至日本、最初展开的时期,朝廷对鉴真僧团极为期待。法进跟随鉴真和上同心协力,不负众望,大力推动了戒坛的建立、授戒的展开、经论的讲读、经典的书写等。此外,法进本人也携带大量经论赴日,倾力于戒律思想的传播。鉴真僧团结识当时的实力者即以光明皇太后为首的藤原仲麻吕等藤原一族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法进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春雨秋风二十年,赢来沧海变桑田。 大车滚滚循新輙,和乐洲渊易旧统。 唐史续编千万代,友情突破九重天。 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峰连富土山。  相似文献   

17.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动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间形成了唐代和近代两个高峰: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到日本,晚清日本化的西方法律文化到中国,这种交流和影响不仅深入历史还在影响未来。因此从信息传递、政治需要、社会发展、战争胜负、国际竞争、民族尊严和法律优劣诸方面,对古代日本输入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和晚清中国输入近代日本法律文化的动机与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交流的双向性和典型性既是比较法律文化分析的范例,也为当下中外法律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史和思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江户前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活动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规模空前,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但是该时期通常被简单地概括为明清中日交流,没有收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该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论述该时期文化交流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明确其性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遵宪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以他的《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等著作,介绍并赞扬日本维新改革和善于学习的精神,强调择善而学,反对抱残守缺。他主张吸收西方和日本的先进文化,建立民族新文化。他的思想和著作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义静朱亚非在中国古代史上,法显、鉴真、玄奘、义静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几位佛教高僧。但与前三位相比,后人对义静的宣传与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发掘。值此义静诞辰1360周年、西行取经返回长安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