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现存的最早印刷品,东西方学者一致认为,是公元770年日本印刷的《陀罗尼经咒》刻本。现在日本大和省奈良市法隆寺还保藏着许多原刻本,英国博物馆藏有三纸,东德来比锡博物馆藏有一纸,成为世界印刷史上极其珍贵的文物。不久前,我国四川成都唐墓中也出土印本《陀罗尼经咒》一方,约一尺见方,中刻佛象一尊,环绕佛象刊印梵语经文,四边印各种小佛象。日本佛教系由中国传入。我国是世界印刷术发明最早的国家(创始于公元600年左右)。这种作为佛教印刷品在日本出现,是中国印刷术在日本的最早的引入。既然日本的印刷品是中国印刷术的引入,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印刷  相似文献   

2.
<正>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选官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自公元630年开始派遣唐使以来,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在"大化改新"之后,颁布一系列法典,积极引进中国的律令制  相似文献   

3.
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国际影响极大。不仅对侨居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祖国的革命和经济建设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有着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一、华侨的出国从华侨的出国史中,可以认识到,华侨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是有其深远根源的。早在秦汉时期,随着我国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陆续有人到海外,据日本大藏长官调查,公元540年(日本钦明天皇元年,中国梁武帝大同六年)日本有“秦民”7,053户,3万多人。日本过去称中国人为“秦民”,因为从秦朝开始有中国人到外国。秦灭亡后,仍称中国人为“秦民”。大约在三世纪,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诗学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日本诗歌在奈良时期受中国诗学及唐代诗歌影响草创发端,以《古事 记》、《怀风藻》和《万叶集》等为代表的日本古代书面文学均有受中国古代诗歌影响的明显痕迹。这些诗文集大约产生于 公元8世纪左右,当时正值中国唐代诗歌的繁荣时期,也是中日文化交往的鼎盛时期,很多日本学问僧来中国旅居学习, 并将唐宋诗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诗学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是茶的故乡。远在公元八世纪初,中国的茶便飘洋过海,在万里之外的日本安家落户,并逐步成了日本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产生了“茶道”——这门日本古文化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人为中日茶文化的交流作出过贡献,但是,从日本茶事业和茶文化发展史角度来说,第一位功臣,要算是僧人荣西。荣西(1141——1215),字明庵,法号千光法师,是日本禅宗的创始人,也是日本密宗“叶上派”的祖师。崇德天皇永治元年(延保七年,公元1141年)四月二十日(一说二十五日)生于备中国吉备津(即今冈山市),俗姓贺阳氏。荣西八岁开始学习佛教  相似文献   

6.
浩如烟海的历代典籍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其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华夏,而且据说早在公元纪年之前就已传出国境,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数东亚各国为最,所及之处无不播下文明的种子,其中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广.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先生曾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象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见1963年3月16日《光明日报》)一般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虽都以公元三世纪百济(在今朝鲜半岛)博士王仁将《论语》进贡应神天皇作为中国典籍传入日本的最早纪  相似文献   

7.
汉语对日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是很大的。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倭国遣使入贡,这是日本和我国交通的开始。自此以后,汉字就传入了日本。据历史记载,百济王仁率织工并携《论语》、《千字文》于晋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到了日本。可见至少在第三世纪,日本已经有汉字流传了。据一般说法,日本汉字的读音共有三种:最早传入日本的叫做吴音,后来传入的叫做汉音,最后传入的叫做唐音。例如“京”字在“东京”tōkyō一词中读吴音kyō;在“京师”kei shi一词读汉音kei音;在“北京”Pe kin一词中读唐音kin。在日本汉字音读中,  相似文献   

8.
《源氏物语》与白居易的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式部的生卒年月,据她的日记《紫氏部日记》推算,大约是公元978—1016年,这段时间在我国属北宋,在日本属平安时代,据日本西乡信纲等著的《日本文学史》载,日本人学习汉诗,大约创于日本天智天皇在位时期,相当于唐代高宗在位时期。日本平安时代,写汉诗已蔚然成风,为中国丰富灿烂的文化所倾倒日本皇室贵族、高官,都将学习汉文诗视  相似文献   

9.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早在公元四世纪,儒家思想就已经传到日本,千百年来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儒学思想对日语敬语的影响以及在日语敬语中的具体体现中,可以看出儒家哲学已经深深渗透在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与道德伦理观念之中。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对于了解日本民族,学好日语敬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儒学,早就传入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据史书记载,日本应神天皇十六年中国晋武帝太康六年,即公元二五八年《论语》等儒家著述已经传到日本。但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所谓新儒学的宋明理学输入日本以后,则别开生面,终于在德川幕府时代迎来了朱子学史上的全盛时期,开始了儒学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此后虽有起伏变化,但在日本的历史上从未中断过儒学的影响。战后日本对宋明理学的研究取得不少新成就,并且表现了一些与前代相比有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汉字、汉籍从朝鲜传到了日本,结束了日本无文字的历史。在以后的五百年中,汉字成了日本的通用文字。随着汉字在日本的普及,日本开始用汉字来注日本语的音,经过一系列的简化,形成了注读日本语音的注音符号——片假名。而后又创造了平假名,从而形成了日语片假名和平假名两大系统。这两套字母都是从汉字脱胎而成,但它标志着在公元八、九世纪日本已有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日本文字的产生和汉字在日本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战斗的无神论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生于东汉尤武建武3年,即公元27年。其卒年,学术界至今未有肯定而一致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 以《辞海》、《中国哲学大辞典》(冯契同志主编)、《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为代表,认为王充卒于公元97年。任继愈同志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认为,其“卒年大约在公元100年前后”。侯外庐同志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认为王充生卒年为公元27——104年。而在其后出版的他所主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又说王充卒于公元99年。  相似文献   

13.
《唐诗》为日本现代语搭起了框架张树粹日本谋求借助中国文化以为安邦之道,早在公元57年中国东汉时期派使臣为起点,到隋、唐达高峰,一直络绎未断。据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的经、史、子、集以外,特别医药经典包括民间验方等书籍,多如汗牛充栋。如此庞大文本,进入日本...  相似文献   

14.
当中国已渡过漫长的奴隶社会,步入早期封建社会的时候,日本却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绝,仍在原始社会缓慢地演进。绳纹时代(约公元前8000-200年)末期,中国文化冲破地理的隔绝,传入日本列岛,此后的整个弥生时代(约公元前200-公元300年),日本民族“对中国文化作极热烈之钦慕”①,如饥似渴地摄取中国的先进文化,使日本列岛一改原始的滞后状态,出现了跳跃式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四月十七,我国明清之际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朱舜水逝世于日本东京寓所,享年83岁,葬于常陆久慈郡大田乡瑞龙山。今年是他逝世310周年纪念。朱舜水的学术思想虽然在日本影响甚大,但在国内,由于清王朝的顾忌,知之者甚  相似文献   

16.
早在唐朝,中国史学就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史学的发展。公元13至16纪,西方传教士来华,海外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渐多;17纪后,西方中国学形成热潮。现代海外中国学研究队伍庞大,资金雄厚,手段先进,学术成果众多,并且加强了国际的协作和交流。与此相适应,中国学者也加强了对海外中国学的介绍和与世界同仁的联系交流。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中国典籍之流传日本,其历史甚久。据日本古史(《古事记》及《日本书纪》)所记,公元285年百济(即现朝鲜)人王仁来到日本,献上《论语》等。此则史籍中最早记录,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矣。其间传来典籍,不可胜数,当然包含不少善本,又有在中国早已失去者。清末黎庶昌曾为驻日公使,与其幕僚杨守敬,尽力搜求中国典籍,编刊《古逸从书》,有宋本《尔雅》,宋本《杜工部草堂诗笺》等,共二十六种,但古逸善本,豈止于此。  相似文献   

18.
日本社区治理的四原则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日本的社区治理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在公元8世纪成书的《日本书纪》中就已经有了"五十户为一里,设里长一人;五户为一  相似文献   

19.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平安时期高僧空海编纂的一部汉诗理论著作,《九意》是《文镜秘府论》中十分重要的一章。文章重点考察了《九意》的标题结构、内容结构及其所蕴含的中日朴素哲学思想,如气、循环、万物有灵、原始神道等,旨在探究公元9世纪初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说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自然用不着我多说,在这里我只是指出一个与此有关的事实,对此我很久以来就感到奇怪了,就是:秋水园主人的《小说字汇》(天明甲辰即公元1784年作序,宽政三年即公元1791年出版)引用的书目中,竟然一点儿也看不到和它齐名的中国怪异文学杰作《聊斋志异》的影响。当然,江户时朝的传奇作品很多,大部分没有再版,对它们的调查工作目前近几乎无法进行,因此,现在还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说其中丝毫也没有《聊斋志异》的影响。《源氏物语评释》的作者萩原广道(公元1813~1863年)翻译才子佳人小说名著《好逑传》的手稿才公开于世的情况,今后就不见得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