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理论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主题,形成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理论原理”,以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的任务、动力、目标模式和实现途径的“策略原理”。初级阶段论是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立论基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特征原则的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模式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2.
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理论来源既非仅仅是马列主义,亦非仅仅是毛泽东思想,二者均为其理论来源.马列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理论来源,其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是其得以创立的根本理论前提;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根本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中实现共产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其创立、发展并实践的根本目标.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直接引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形成;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分三步走,必须经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才能到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小康战略的实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目标和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目标,是社会主义理论所面临的全新课题。从社会转变和发展的意义上来说,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在中国从理想到现实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道路建设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论,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价值判断和价值实现途径加以全新诠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新篇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理论的产生过程或历史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范畴 ,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是江泽民民主政治思想的最重要内容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战略选择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进一步提高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层次 ,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论基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迅猛向前推进,其经济理论基础是什么?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平衡发展理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指引和校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建设的行动,它们共同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从人类历史产生社会主义思想以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具有两个经典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论集中体现在他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之中,其创新意义在于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目标论的复归和发展,揭示了科学的理论和价值目标产生、发展、形成的规律,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更完整.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归,明确了今后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目标,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特征应包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战略的准确判断以及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本质及其表现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根本宗旨的理论、关于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19号文件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原则正式确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目标体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心线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多方面内容,都是为发展服务的。以发展为目标。是邓小平思想理论的突出特点。准确深入地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不仅对于准确深入地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必要的,而且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论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德育战略思想的视角、基本特征、目标取向、实施原则和方法、理论特色和贡献,强调“四有”新人说是塑造跨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新形象的行动指南,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不仅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主要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意义以及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尽早实现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主题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解决中国民生问题。民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理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明确了民生问题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对建设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人格理想和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7.
试析毛泽东社会主义目标模式的乌托邦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中的乌托邦情结是导致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源头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中的乌托邦情结的历史演变以及形成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的分析 ,总结其经验教训 ,以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 ,按照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以科学的精神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实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理论架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重视人,尊重人的个性,努力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通过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充分继承和创造性运用,它为今天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9.
思维向度的转换是人们实践开拓和理论创新的逻辑前提。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和合同一、整体协调和人民主体性的全新思维向度出发,在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和建设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定位传播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实效的基本途径。定位传播注重受众细分理论的运用,强调根据目标受众的思想特性和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选择贴近目标受众生活和实际的专题内容开展传播,突出针对性,讲究精准度,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