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同志要我写一文,指明是“读书忆旧”而又要有点现实意义的, 因此我就写出了上面这个题目。 这本书我读过两次。一次是1944年在延安的时候,一次是解放初的那几年。在延安怎么会读这本书呢?我记得是从陈伯达那里听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在央视播完后,有些观众感到不解,曾国藩在攻下金陵,取得半壁江山之后,为什么不称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政治上的第一号实力派,只要条件具备了,在  相似文献   

3.
4.
咸丰十一年左宗棠到涤帅大营去面商进剿事宜时,曾经谈到过本来可能改写整个历史的一件大事。那一次,左宗棠尽管在兵事方面存有瞧不起曾国藩的成见,但毕竟看出曾国藩这个人是国之重臣,有功于朝廷,他对  相似文献   

5.
朱恒鹏 《领导文萃》2006,(9):137-139
汤姆是生活在某国乌有城城郊的一位奶牛场主,不知何故,方圆数百里就这一家奶牛场。汤姆的奶牛场有2000头奶牛,每月产奶2000吨,这些牛奶供应给乌有城的市民和周边农村的农民。牛奶售价是每吨500美元,每吨牛奶的生产成本是300美元。因此汤姆一个月  相似文献   

6.
7.
曾国藩测字     
邹吉庆  长河 《领导文萃》2006,(5):137-139
清朝名臣曾国藩在京为官时,常微服到民间暗访。有一天早朝回来,他又脱去朝服,换上便装,独自从花园的角门走出去,来到人声嘈杂的大街上。曾国藩在熙攘的人群中慢慢走着,猛见街口有一算命摊,卦旗上写着“测字看相”四个大字。曾国藩一时兴起,便向那算命摊走去。算命先生见来了客人,忙起身打招呼:“这位客官,您是看相,还是测字?”“测字。”曾国藩不假思索随口回答。“请客官赐字。”算命先生打开砚台,递过毛笔。曾国藩提笔蘸墨,在纸上一挥而就写了个“人”字,随即将笔搁在砚台上。没料想那笔没搁稳,竟从砚台上滚落下来,停在刚写的字上。算命先…  相似文献   

8.
再说曾国藩     
1872年3月曾国藩在江宁病死,终年61 岁。在他手上平定了“太平天国”,为清朝立一大功之后,也不过七八年,眼‘病躯积瘁”,先是“剿捻”不利,后以办理天津教案依违两难,隐痛于心,疾遂不治。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遗嘱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日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  相似文献   

10.
晚年曾国藩     
1864年7月19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城墙被炸开一道二十余丈长的缺口,曾国藩的湘军蜂拥而入,将城内的太平军和居民“斩剃无遗”,太平天国就此灭亡。这件“武功”,从遍及全国的农民战争烈火中挽救了清王朝,挽救了统治清王朝的满洲贵族,曾国藩因此获得了有清以来  相似文献   

11.
谷园 《领导文萃》2012,(23):71-73
为什么不如你的人却比你成功文正语录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谷园解读]人的资质、努力的程度,其实都差不多,可最终的成就却会有天壤之别。凡事没有必然。那些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事没有必然。一个寻常之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一个大国的首富,可能他自己都不敢相信吧。对此,松下幸之助认为,自己的成功百分之九十是幸运,百分之十是靠自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再看曾国藩     
曾国藩的办事精神曾国藩有一点值得表扬的,是他坚毅不拔、不屈不挠的“挺”劲。他自己说过,他做事有一股挺的精神,挺,就是挺住、挺下去,挺得过要挺,挺不过也要挺,就是要挺过难关。他是不是受过考验?是不是都能挺过呢?有一次在安徽跟太平军作战的时候,因为战略错误而  相似文献   

13.
郦波 《领导文萃》2014,(22):37-39
正赵烈文虽然是个书生,但对军事、经济、天文地理、医易阴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年少即有才名。有人向曾国藩推荐赵烈文。曾国藩见赵烈文一脸傲然之气,就想杀杀他的锐气。曾国藩带着赵烈文,到最能打恶仗的一个军营阅兵。曾国藩问他,手下的表现怎样,赵烈文说:"此营军气已老,恐不足恃。"曾国藩不以为然,觉得是一派书生狂言。赵烈文知道曾国藩瞧不起自己,告辞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战役里,赵烈文所说的这一营部队大败溃散。曾国藩三顾茅庐,又把赵烈文请回来。  相似文献   

14.
正曾国藩办团练,没想到,他在体制外练成了一支新军。体制内的绿营兵,眼看着新军起来取代他们,愤愤不平。曾氏本来就主张裁营兵,皇上也赞成,只因用兵之际不宜裁军,就放下了。裁营兵不如练新军,新军自有新气象,曾氏治军和练兵,都抓得很紧。为练新军,他专折奏保破格提拔参将塔齐布。当时,湖南调各路兵勇防守省城,塔齐布每日抽调操阅,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几无一日歇息,提督鲍起豹不满意。有提督撑腰,营兵都埋怨塔氏,不时发生争执。曾氏回籍省亲,家居数日,就发生了营兵与湘勇械斗之事,他棍责湘勇以息事,可营兵仍不罢休,又挑起械斗,将事态扩大。他请提督鲍起豹以军法处置,鲍却反在暗中怂恿,使营兵愈发嚣  相似文献   

15.
正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往往是"权谋"的形象。曾国藩因此也成为官场权谋的代名词。事实上,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  相似文献   

16.
谷园 《领导文萃》2021,(13):48-52
关于用人,早在曾国藩当吏部侍郎时,便有过深入的思考,并且给刚即位的咸丰皇帝上过一道奏折,讲:今日所当讲求,唯在用人一端耳.——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应诏陈言疏用人这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他指出,现在国家不论是京官还是外官,真正可当大用之才是很少的,将来国家遇上什么事,很可能会有乏才之患.他的这个判断很准确,随后太...  相似文献   

17.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3,(13):85-87
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仅从升迁角度看,是一帆风顺的。在京期间,他十年七迁,傲视群曹,很快从一个普通进士成为副部级官员,这在道光年间是极为罕见的。传统时代,人生的全部价值似乎都浓缩在升官发财四字之中。刚刚步入政治高层之际,曾国藩十分兴奋。他写家信说,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他不无自负地在书信中  相似文献   

18.
李加详 《领导文萃》2010,(23):131-132
<正>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  相似文献   

19.
回忆高小初中,国文教师选讲《曾文正公家书》,催人磕睡,记不起讲些啥。校长每周训话,又抬出曾国藩大圣人做榜样,烦死人了。四十年代来成都读高中,《曾文正公家书》有廉价本,青年路书摊上摆着呢。本想翻翻,听同学说蒋介石爱读此书,便决心不看了。五十年代做了编辑,又听同志们说此书“反动透顶”,想看看到底如何反动,图书馆里又没有了。跃入六十年代,读了罗尔纲研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一篇文章,才晓得曾国藩加冠了,是“现行反革命分子”,觉得这顶帽子有趣。现今混到六十快退休了,突然瞥见湖南大学出版社精印的《曾国藩家书》,非常吃惊,买一本…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作为晚清重臣,曾国藩参与并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其一生波澜壮阔,饱受争议,既有“中兴名臣”的美誉,也被冠以“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曾国潘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持家教子、管理军队和为官理政方面的思想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值得后人反复体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