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子“非乐”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非乐” ,学术界肯定者有之 ,否定者有之 ,莫衷一是。其实 ,墨子“非乐”是既定的历史事实 ,对其“非乐”思想作一般意义上的肯定或否定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更深的层面看 ,墨子“非乐”思想不仅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政治上互相攻伐、战争频仍 ;经济上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生活上穷奢极欲、侈靡过度等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的结晶 ,更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日益高涨的民本主义思潮相联系的 ,墨子“非乐”思想是当时民本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与墨家学派相对立的儒家、法家、道家也都有程度不同的“非乐”理论的出现 ,只不过是各家的“非乐”理论都没有墨子如此“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罢了。 相似文献
2.
林林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1):143-144
对于音乐的看法,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各抒己见。颇具影响的是儒家的“礼乐”思想,他们将音乐同社会的政教伦理相结合,其中墨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提出“非乐”、“禁乐”的主张。如何看待他的主张,应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墨子从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来“非乐”,其关注的不是乐本身,而是乐的实际社会功效。墨子之“非乐”,主要否定的是不合其政治目的、经济功利和道德追求的礼乐,是完全从政治、经济功利主义的角度对“乐”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作用和价值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4.
墨子的《非乐》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非常独特的不可忽视的一篇乐论,文章尝试把墨子的音乐理论放在中国传统的历史语境予以解读,并与阿多诺的音乐理论中的社会批判精神互参,在阿多诺式的社会批判的视阈中重新审视墨子音乐理论中的社会批判精神,以挖掘其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墨子思想中的博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公输》记载墨子"止楚攻宋"故事,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二人动态博弈"案例。分析这个典型案例,能够了解墨子思想建构的基本方法,即博弈方法。"选择理性"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预设。墨子思想的各个元素通常体现为"应对策略":首先设定具体情势,通过类比等方式,把各种复杂情势转化为可以计算的单位进行比较,然后提供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分析其中利弊,最后确定最优行动方案或者最优策略组合。墨子思想正是建立在策略选择的基础之上,但是墨子博弈方法中存在的悖论却又阻碍了墨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墨子所用比喻的逻辑性质不是一维的 ,而是多维的 ,既具有西方逻辑中类比推理的性质 ,归纳、演绎、综合的性质 ,又具有类似于印度因明论式的性质。其中和印度因明论式相似的 ,涉及五支作法和三支作法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论墨子的军事防御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不义战争,赞同正义战争。他的军事防御思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有备无患”是积极防御的基本前提;二、全方位的防御思想;三、建立高效畅通的指挥系统;四、全民皆兵的群众战争思想。为了军事防御,他还设计制造了相应的武器装备,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墨子立足于小国的军事防御思想与孙子研究大国进攻规律的《孙子兵法》,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两者构成了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9.
韦伯致力于研究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过程,并认为理性化过程的核心就是"祛魅"或"除魔",即把一切带有巫术(magic)性质的知识或宗教伦理实践要素视为迷信与罪恶而加以祛除,并"使世界理性化"的过程或行为运动。人日益从巫魅中解放出来,获得自己理解世界、控制世界的主体性地位。祛魅后的世界既取得了高歌凯旋的物质和文化成就,也带来了许多深重的问题和危机。韦伯对世界祛魅之积极意义与深刻危机的双重揭橥,使他成为现代性的"先知"和"诸神时代的智者"。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继承并发展了韦伯关于世界的祛魅的思想,将祛魅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墨子有着非常丰富的哲学伦理思想,挖掘墨子思想中的有益成份,尤其是墨子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对今天我们构建全面、谐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先秦时代最早论述音乐问题的专题文章,墨子的《非乐》篇集中探讨了乐与生产、乐与治国、乐与人民、乐与传统、乐与娱乐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反映了当时庶民阶层的美学要求,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下层人民美学思想的第一个雏形。尽管受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墨子的美学思想中确实有着急功近利的局限,但其所急之功、所近之利,均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在理论上开启了“关心民众”的现实主义美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以庶民利益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追求安民救民并摩顶放踵为之积极实践的·墨子是第一家.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其安民思想进行了多角度探讨,希望对挖掘文化精华、免蹈文化误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墨子思想特点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允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906-907
墨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其思想内容包括“兼爱”、“非攻”、“尚贤”等。墨子思想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现实性,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今天建设多元新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墨子》鲁山方言的考古对墨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极大地促进了对墨子书籍的校勘;其次,从《墨子》中俯拾即是的鲁山方言可显见鲁山风习;其三,墨子方言研究更有助于准确理解墨子思想的真谛;其四,《墨子》方言把人们带到了以古代鲁阳即今河南鲁山为中心的一个非常狭小的地理范围,墨子鲁山方言是确定墨子里籍"鲁山说"的非常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15.
16.
17.
论墨子管理思想的逻辑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墨子管理思想的三个主要原则入手,分析了他的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逻辑关系,认为其学说存在着一个既相互联系、相辅为用,又相悖离、相互否定的怪异现象,由此也形成了墨学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论及《墨子》时,多认为“节用”是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如果从《墨子》书中保留下来的异体字来考察其经济思想,可以发现墨子对于社会财富的纯消费确实主张节用;但是作为一名手工业者,墨子的节用主张并不适用于为改进生产工具而进行的投入,也就是说墨子的经济思想有节而不节的一面。显然,从这个角度探讨墨子的经济思想所得出的结论,更加符合墨子作为一名手工业生产者要求改进生产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
历时性地检视国家治理的变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国家治理中的三次转换:早期道德魅化之下,价值理性高扬,工具理性不彰;进入近现代,通过道德祛魅与理性附魅,价值理性不断旁落,工具理性持续扩张;当前,亟需通过正义返魅,推动价值理性复归,让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逐步走向融合.推进我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把国家构建在传统魅惑化的价值基础上,也不能重复西方经典现代性的非道德路径,而是要在正义观主导下,建构制度的正义与正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