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传统辩证法与西方辩证法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孕育发展,因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传统辩证法的理论自觉性不如西方辩证法,因而在理论体系的发育上不如西方辩证法系统、成熟;中国传统辩证法侧重于伦理、政治领域的应用,西方辩证法则侧重于对自然规律的思辨;在矛盾问题的解决上,中国传统辩证法更注重矛盾的调和与消解,西方辩证法更偏向于通过矛盾对立面的斗争以实现“扬弃”。  相似文献   

2.
中国观鸟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野外观鸟旅游最早兴起在西方国家,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休闲旅游活动。观鸟旅游有明显的生态意义:可以使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有着十分丰富的鸟类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大陆地区的观鸟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观鸟旅游必须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强化法制观念;统筹规划,有序开发;进行相关的专业性教育与培训,建立高素质的生态旅游管理及生态导游队伍。  相似文献   

3.
从古代游记散文可以看出中西方古代的旅游文化特征:(1)古代中国人注重审美 感受和道德修养,重视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交融,而不像当时西方那样注重对外部世界的科学考 察;(2)中国古人注重对祖国山河的歌颂,对故土家园的怀恋,表达“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 情感,而不像当时西方那样,渴求走向外部世界,走向海外世界;(3)中国人有着“重义轻利”的 节操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不像当时西方那样致力于对外扩张、掠夺甚至屠杀以 谋取暴利。  相似文献   

4.
社区参与是影响目的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学术界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关注和研究最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但中国学术界和西方学术界对于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的缘起和历程有所不同。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得到旅游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纳入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框架之中。但总体而言,我国社区参与研究滞后于西方旅游学界,多是在西方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做出的反应性分析,前瞻性和原创性不够。  相似文献   

5.
山水意识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传说、方块字、八卦、崇气观念,表现出先人既畏惧自然又抗争自然的特点。儒家的“比德说”,道家的“情感说”,则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论自然意识要比西方人出现得早。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则雄辩地证明,早在唐代,中国人已完美地表现出物我合一的本体论自然意识。上述自然意识,既是孕育中国旅游文化的源头,也是促进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根本哲理,又是形成中国旅游文化民族特色和美学底蕴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心理架构的差异导致各自文学中感伤主义的不同表现: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感伤是群体意绪,西 方感伤则缘于个体幽思;在感伤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因感而伤"与"因伤而感";在对待感伤的态度上,中国多 肯定而西方偏向于否定。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属于古典范畴,而西方感伤主义流派是现代思潮的先行。  相似文献   

7.
明代后期 ,士人旅游之风盛行 ,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士人旅行家王思任作个案分析 ,认为他的旅游观有很多独到之处。他从人、自然、旅游三者的关系出发 ,认为旅游是天赋于人的本性 ;旅游所追求的是心境的高旷与自然 ;同时 ,在自身的经验积累上提出“游道”,即具体的旅游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本质区别:中国的"天"是形上层面的"德性之天",西方的"天"是经验世界中的"自然之天;"中国的"人"是整体主义环境下的强调"天(道)"的人,西方的"人"是个体主义环境下的强调人类自身发展的人;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中国是内省式的,从正心开始,而西方是外求的,从研究自然开始。二者应当保持和谐的张力:在形上的超验层面应当具有传统中国"天人合一"的信仰,而在经验世界里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天)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9.
千年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以“家行走,梦悠游”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汽车主题旅游博览会(简称“汽旅会”),将于2014年5月1日-4日在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武夷山隆重举办。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现状与改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力求突破“游杭州即游西湖”的思维惯式,大力推行“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与发展。“农家乐”旅游作为其中的龙头项目之一,积极利用杭州现有的自然、历史、人文、农业等优势资源开发旅游景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有效管理、风险防范、宣传力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新旅游项目亟待开发,以求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杭城旅游经济、文化产业、形象传播的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欧游之后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取舍问题始终困扰着诸家学人,而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向西方学习的不断失败,使得对传统文化否定者多,肯定者少。梁启超在欧游之后一反先前对传统文化的怀疑,反而强调应树立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并阐发了他以中国文化为本位调和中西文化的健全、先进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然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社会和谐理念.从文化形态看,中国传统的集团文化表现出重道德秩序的"人伦型和谐"理念,西方传统的经济文化则是重效率合理性的"知识型和谐"理念.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新型的集团经济文化形态,呈现出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多文化交融的"开放融合型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科学研究模型及其体系具有“形而中”的性质 ,形而中既非道 ,也非器 ,而是象。象乃道的隐性显现 ,乃器的直接生成之源。依此观之 ,西方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二分”为前提而产生的原子论为基础的构成论研究传统 ,可谓“机械式”的“器物学” ,长于分析和机械制造 ;而中国传统科学属于以“心物合一”为前提而产生的“气象学”为基础的生成论的研究传统 ,长于对生命和整体的把握。二者是彼此独立的两大科学传统。中国传统科学在近代的命运 ,不是被证伪 ,而是被打败。世界未来科学的发展 ,将取决于中西两大科学传统的会通与互补。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的存在价值及其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 ,才能在中国文化现代发展中摆正中国传统科学的位置 ,才能在世界文化和世界科学的未来发展中 ,做出中华民族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论"和谐"与"和谐社会"问题.但是,以西方哲学为视野,对西方哲学中的"和谐"定义、诉求、"和谐社会"的黄金规则以及架构之维进行深入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彰显,建立在"正义、差异、自由"原则基础上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社会"追求同样存在于西方哲学文化之中,也必将给予我们重要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界定农业旅游本质有利于发展农业旅游,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旅游者为 视角,把旅游者作为农业旅游的起点和归宿,通过访谈调研,采取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发现:一是把农业环境、农业 生产活动、农业文化等作为旅游吸引物;二是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农业旅游的理解存在差异,并建构了不同的类型,具体包括 观光游览型、生活体验型、文化教育型、身心愉悦型、追求幸福型;三是农业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追求农业生活中的旅游幸福或 其他目的,以农业环境、农业文化等旅游吸引物为依托,通过观光、生活体验等活动从而领悟异地身心自由体验之境界。  相似文献   

16.
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中国绘画将不成其为中国绘画;无视中国绘画固有的创造法则,对中国绘画的任何触摸和探讨,无异于缘木求鱼,徒劳无益。如果说西方绘画的哲学源头是"本体论",那么,中国绘画的哲学源头则是"和谐论"。"本体论"催生了西方绘画的"摹仿论","和谐论"催生了中国绘画的经典论题"意象论"。正是通过"意象",中国绘画的形象创造才实现了物我在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形与神等诸多方面的完美和谐。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旅游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旅游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而儒家文化的传播又进一步带动了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湘西州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特色突出。整合旅游资源,加速区域合作,实施精品战略,是加速湘西州旅游业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诗意人生,是一种审美人生;诗化世界,便是一种审美世界;这是中西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和意义世界。这种追求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审美方式,西方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宗教方式。中西不同的审美文化产生两种不同的诗化人生方式;即中国的崇尚虚静和西方的标举迷狂。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诗人之所以要在自己的人生中设立一个诗意化的世界,完全是由于他们发现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之缘故,这是中西诗人人生诗意化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以降,民族国家诉求实际上构筑了中国文学最基本的现代性想象空间。现代性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叙事,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知识系统的建造。它无疑要吸纳最广泛的象征资源,要诉诸一系列崭新的文化象征。这其中当然包括对“性别”的文化象征模塑。从晚清知识分子对中西文明“中男西女”的联姻想象,到上世纪50-70年代文化空间的“厌女情结”,以及最经典的民族国家叙事对“新时代的女性”的意义设定,现代性民族国家想象实际上一直是被性别化了的。因此,从性别视角介入现代性民族国家想象应该是我们考察中国现代性与文学关系的不容忽视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