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伦理学维度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玉 《唐都学刊》2011,27(2):44-48
在伦理学的维度上,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理解为德性的完善、幸福的获得及公正的实现。道德哲学中的德性表征着人性发展的状况,道德人格的完满自足同时就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的需要的丰富和发展、可能生活的展开、潜能的发挥及价值的实现可以作为幸福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三个重要联结点;公正是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在直接现实的层面上,公正关注的是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而在根本的层面上,公正的终极关怀仍然是人的发展和人性的完善。在伦理学的维度上阐释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建设理念,从而能够深化和拓展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方来 《学术交流》2003,(11):114-11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康社会是人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对人的人文关怀过程。小康社会应具有的人文特征是:消灭贫困,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实现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人的权利和地位;铸就民族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人类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3.
报道新闻是媒体的第一要义。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提升媒体亲和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闻报道中渗透人文关怀是传媒成为社会系统中良性粘合剂的内在要求。只有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报道的各个层面,才能最终达到增强媒体亲和力的目的。本文将以《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为例,探索媒体人文关怀现状与发展的原因和媒体加强人文关怀的手段等。  相似文献   

4.
比照近代民法以财产法为中心,现代民法强化了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从以财产法为中心到人法地位的提升,并广泛体现于民法中主体制度的发展、人格权的勃兴、合同制度的发展、物权法的发展、侵权法的发展、婚姻家庭法的发展等各个方面。中国未来的民法典应当以人文关怀构建价值理念,注重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基于这一理念,在中国未来民法典中有必要增加人格权法和侵权责任法编。在中国民法的适用等方面更应强化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技术创新把单纯的经济增长当作社会发展的目标,在发展的价值选择上也只注重商品的价值或物的价值而忽视人的价值.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人文的角度出发研究技术创新,是解决技术创新面临日益严峻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的兴起曾经对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负效应的不断显现,人们开始对科学教育进行反思和质疑。本文意在说明,科学教育只有重塑其人文价值基础,即通过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以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创造性发展为根本目标,才能适应现代文明的未来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提升高校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基于学生的培养和发展进行思考,将人文关怀融入学生教育管理.该文以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为切入点,先简要阐述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的必要性,再结合高校的实际教育管理工作,分析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的现状,最后再基于实际工作的需求,从学生需求、学生生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文化氛围以及人文特色等角度提出了人文关怀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的对策,期待能够对广大教师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桂云  孙义兰 《社科纵横》2008,23(12):172-173
2008年中国高校迎来了"90后"一代大学生,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成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新问题."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凸显,为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创新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俊拴  赵菲 《社科纵横》2013,(1):148-150
关心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根本,是终极的价值追求。人文关怀的内涵包括关怀人的生命、关心价值、关注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谢广山 《学术交流》2004,(4):163-166
教育是社会生活整体的,德育是教育整体的,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的分离和德育从教育整体中的分离,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同时又造成了德育的孤立与失落。让德育回归到教育整体中,就是要使德育融合在教育全过程之中,以生活为出发点和根本旨归,以对人的精神生命的关怀和促进人的精神生命的自由成长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有效推动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的效果.该文主要基于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和制度管理之间的联系,探讨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要求,希望能够在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秀萍 《学术交流》2005,(2):177-181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王安忆是较早关注日常生活、并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之一。她对日常生活的诗性观照主要呈现于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在感性层面上,她的作品表现为寻常小事的诗意美、日常生活中的女性美和对日常生活的感伤情调;在理性层面上,通过日常生活的表象洞察生命的本质,通过揭示日常生活的残缺和伤痛传达出对人的存在状态的关注和思索。王安忆对日常生活的诗性观照体现了作家独特的现代审美意识,传达出一种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冯进 《社科纵横》2010,25(1):163-164
随着“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深化,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发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问题备受关注。要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发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应从分析当前学生管理体现人文关怀的特点、现状着手,加强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在“严格管理”学生中发扬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9):162-16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培养特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格的教育活动,人文关怀是其本质属性与内在功能,人文关怀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显现。因此,在我国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当代价值和实现策略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竞翔 《社科纵横》2008,23(10):168-169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除刚性制度鞭长莫及外,人文关怀的缺失也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带来瓶颈性制约,本文以提出问题为主旨,探讨新形势下人文关怀对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制度、决策对人文关怀的凸显.  相似文献   

16.
人的发展包括人类的发展和人类个体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包括形体、智力、认识能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人的素质等七个方面。对于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认识: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必须与社会同步发展;人的发展需经历非自由发展到自由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发展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晓辉 《学术交流》2007,1(9):30-33
到目前为止,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当代指导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根据对当前中国人发展状况的分析,中国目前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的依赖性,又存在着物的依赖性。要超越这一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就必须要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因此,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秦文明 《学术交流》2003,(11):132-133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经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时代主题。一个企业必须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具有浓郁的人情味,才能更好地发掘与发展企业文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而达到促进企业发展与壮大并反馈于社会的终端目的。对员工的关怀要具有双重性,对企业的关怀要具有前瞻性,而对企业关怀的前瞻性是挖掘和构建企业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郑松成 《社科纵横》2004,19(1):19-19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主要任务和最高目标 ,通过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制创新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价值形态 ,又是制度形态。如果不认识这两种形态的合一将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就会陷入急于把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变为现实制度的空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 ,决定了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制创新的价值导向 ,必须体现为逐步实现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的双重摆脱。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扬人民民主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正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