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康德对纯粹概念完备体系的构想在哲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上承柏拉图的相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以及洛克、休谟等英国观念论者的思想,下启费希特的知识学和黑格尔的逻辑科学.对康德这一构想的历史脉络及其历史意义和哲学意义进行考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自体"的理论贯穿了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大量谈及了"物自体"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关于"物自体"的理论既是其认识论止步的路标,也同时开启了其通往伦理学的通途。对康德而言,这个概念的界定最终也决定了形而上学的命运。本文试图阐明康德对"物自体"概念的界定,分析康德从何种意义上得出"物自体"的概念,并试着说明这一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被提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共产品概念包含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的属性,仅从某一方面属性来定义公共产品,难免引起争议。通过对公共产品三个方面属性综合分析,结合公共产品历史发展过程,对公共品概念重新进行界定,得出其定义必须以公共问题为向导。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标,以集体选择和共同消费为两个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公共产品范围。  相似文献   

4.
康德哲学的难懂似乎尽人皆知,然人们似乎很少拷问康德难懂的原因。康德之难懂的原因自然众多,但主要可归结为知识背景的复杂性、语言的不成熟及翻译的障碍、康德所要解决问题本身困难及解决方法的创造性、康德对哲学的态度等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康德难懂但又颇值得懂,康德哲学的价值具有恒久性。  相似文献   

5.
康德“理性”概念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理性"概念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理性1,在外延上包括所有高级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内涵上指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个逻辑概念;理性2,是较狭义的理性,最高的认识能力,原则的能力,以形式逻辑的推理来设置理念,引导、调节认识,属于先验逻辑的辩证论,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理性3,是最狭义的理性,辩证法的根源,通往物自体(上帝等),设置无限统一的对象,这在理论认识上虽然只是"辩证幻相",但却为理性的实践运用留下了地盘,所以理性3的实质是实践理性、自由意志,是一个实践本体论概念。  相似文献   

6.
康德知性概念的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知性概念的含义体现在三个层次:(1)广义的知性,指广泛运用于理论、实践、甚至审美领域的整个高级认识能力,包括(广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2)较狭义的知性,指理论理性或思辨理性,包括理论运用中的狭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3)最狭义的知性,指先验自我意识或纯粹统觉。  相似文献   

7.
康德知性概念的含义体现在三个层次:(1)广义的知性.指广泛运用于理论、宴践、甚至审美领域的整个高级认识能力,包括(广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2)较狭义的皂口性.指理论理性或思辨理性,包括理论运用中的狭义的知性、判断力和理性;(3)最狭义的知性.指先验自我意识或纯粹统觉。  相似文献   

8.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于纯直观和纯粹概念之间的关系论述较为复杂,并且分散于先验感性论、先验分析论和原理分析论中。在这三层论述的每一种中论述的层次又是不相同的,因而较难把握。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康德的先天直观和纯粹范畴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一著中,他试图为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从而为道德命令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一形而上学理论体系推演中,包括三个主要的理论环节,即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由通俗的道德哲学过渡到道德形而上学,最后由道德形而上学过渡到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这一理论体系为康德伦理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诸条件的总体”和“无条件者”是理念基于纯粹理性的逻辑运用和实在运用的区分而呈现的不同意涵,前者是纯粹理性始于知性知识进行推论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纯粹理性自我设定的综合的最高原则。这两层意涵意味着纯粹理性跨越并连接了经验领域与理智领域。“诸条件的总体”在经验领域内既是理性构建知识总体的引导性原则,也是理解“先验幻相”何以产生的关键。“无条件者”,既是“诸条件的总体”何以成为引导性原则的绝对根基,同时也为第二批判中论证自由之实在性提供先验前提。  相似文献   

11.
尽管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界对证据这个概念给出了不少定义,但实际上依然没有体现证据的本质特征。过去的事件在现实中会留下许多的痕迹,包括人类的记忆也是一种痕迹。通过收集过去事件遗留的痕迹,并对这些痕迹进行分析,可以复原过去的历史,达到查清案件事实的目的。因此,证据是诉讼主体提出并用来证明过去事件的痕迹和对痕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学术规范概念研究的现状与重新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规范概念的界定与"学术"一词是密不可分的.学术规范概念的界定是建立在广义的、动词性的"学术"基础之上的.当下学界对学术规范的界定仍停留在狭义"学术"的理解上,故而收不到满意效果.学术规范是调控学术主体的学术行为使之符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要求的学科规训制度.  相似文献   

13.
意志的绝对自由对于康德哲学是一个根本性的前提,也是使其得以从纯粹理性进展到实践理性的关键概念.通过剥离人类自由意志中的经验性成分,区分只对特定主体的意志有效的主观"准则"和对所有理性存在者的意志都有效的客观"法则",康德对实践理性、道德与宗教的论述,得以超越近代以前的神学与哲学在自由意志问题上的争论,并将基督教神学所倡导的罪感意识改造成了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由道德宗教所倡导的有尊严的谦卑意识.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有着二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学科。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哲学概念。在和谐价值体系建构的当代,对哲学概念的界定应从时代价值体系变更的过程当中来寻找,认为哲学的概念应该是实践主体在追求与选择价值体系中的动态思维过程,是人类研究现时存在的根源及发展问题的动态性思维表现。  相似文献   

15.
康德道德哲学的精粹在于其实践法则学说.他希望通过根源于本体界的纯粹理性来制定绝对的、普遍的、纯粹形式性的道德法则,以给人们的行为以绝对的道德价值的指导.但是,康德的实践法则学说存在着内在困难,应该在公共伦理学的领域加以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康德认为,在任何时候人都不可以撒谎。这一观点引发很多批评。在康德那里,法权论涉及对外在行为的立法,不可以撒谎是一个无条件的义务。但是,人可以通过诉诸事急无法,即撒谎,来避免更大的恶。德行论是对内在准则的立法,但一些日常看似撒谎之行为是否被禁止,则需进一步反思。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在未出版的《伦理学讲义》中,他认为人可以撒谎。在当今社会,人们之间的信任出现了危机,不可以撒谎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可见,不可以撒谎是从理性存在者的角度来说的,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维护自由,人可以撒谎,但人要清醒地意识到,任何撒谎都不是道德的,只是一种例外而已,否则就会导致伪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者对诉讼时效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而分歧主要产生于对诉讼时效效力的不同理解。通过对诉讼时效效力的深入分析,认为诉讼时效的效力应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为妥。将诉讼时效的概念重新界定为: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持续不行使民事权利,而使义务人取得拒绝履行义务的抗辩权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康德将时间、空间作了主观化的理解,并在这种主观时空观的基础上理解数学如何被构造的问题。几何学的构造在于知性通过想像力对空间直观形式的先验规定性,算术的构造在于知性通过想像力对时间直观形式的先验规定性。但在这两种规定中时间和空间是具有交互性和协作性的,同时这种解决思路揭示了康德哲学中时间图型和空间图型的形成原理,并由此为自然科学认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者对诉讼时效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而分歧主要产生于对诉讼时效效力的不同理解.通过对诉讼时效效力的深入分析,认为诉讼时效的效力应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为妥.将诉讼时效的概念重新界定为: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持续不行使民事权利,而使义务人取得拒绝履行义务的抗辩权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