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国文学史的编著是外国文学学科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一代学人的外国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经验的一种总结方式。然而,截至目前,我国虽有为数众多的作为教材的《外国文学史》,也有若干种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容丰富的国别文学史,而没有作为学术专著的、对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进行总结的、具有权威性的外国文学通史类著述。这种现状必须改变。美国批评家韦勒克、沃伦指出,应当编写一部综合性的、超越民族界限的文学史;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和译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表明,编写这样综合性的外国文学史很有必要。这种具有权威性的外国文学史著述,也可以称为“科学院版”《外国文学史》。这种外国文学史在篇幅上应当是一种大型的、多卷本的、纵览古今的著述,在内容上应当涵盖世界各地区的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文学,在编写观念上应当体现宏阔的文化视野和为人类语言艺术的发展立传的意向,其作者队伍则应由素有研究的学者构成。我们呼唤这样的“科学院版”《外国文学史》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一九二七年春夏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时的讲义。题名是鲁迅最后确定下来的。这一讲义,是鲁迅于一九二六年九月至一九二七年一月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开手之前鲁迅初定名为《中国文学史略》(见鲁迅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致许广平信:“如果再没有什么麻烦事,我想开手编《中国文学史略》了”)。鲁迅在这以前,已有编写一本中国文学史的打算,他在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四日致许广平信中,说自己在厦门大学担任的课程之一“是中国文学史,须编讲义。……我还想认真一点,编成一本较好的文学史”。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鲁迅  相似文献   

3.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的提出和形成,是在十九世纪初期;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它的发源地是法国。一般文学史家认为,“比较文学”得名于维里曼1827年在巴黎大学的讲义“Litterature Comparee”的名称,但在此之前,法国的诺埃尔和普拉斯1816年就出版过名为《比较文学教程》的读物,虽然这本书实际上是一种外国文学作品的选集,少体现了新的特点的思想内容,从表面上看起来往往只是前一阶段所出现过的思想的重  相似文献   

4.
重视文学史知识、忽视文本细读是外国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严重弊病。外国文学教学需重视对文本的细读,形成以细读文本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科学教学结构。以《包法利夫人》为例,文本细读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阅读范式:专题研究与文本细读结合;西方文学批评方法与文本细读结合;以关注细节为切入点进行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5.
吴梅在北大讲学的时期,依照学校规定,编撰了《中国文学史》讲义。可惜因作者本人以及当年众多学生有意无意的遗忘,这讲义长期不为学界所知。本文借助新发现的这三册讲义,思考早年北大的文学教育,以及吴梅本人的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6.
夏仲翼教授,1931年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1978年以来曾任复旦大学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外文系副系主任。现任复旦大学外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苏联文学兼聘博士导师。夏仲翼教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开设过《欧美文学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潮流》、《当代苏联文学进程》、《俄罗斯长篇小说》、《外国文学理论及文艺学方  相似文献   

7.
女院学人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F0003-F0003
寿静心 教授(1956-),笔名静心,女,安徽淮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在河南商丘师院中文系教授外国文学和写作,1995年调入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应用写作、大学语文及外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8.
冰心无疑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之一,而她辉煌的翻译成就却长期被忽略.这体现在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和翻译文学史里.以最新翻译研究成果译介学为方法论,清本溯源,证实冰心在中国现当代翻译史上的地位,意义非常.  相似文献   

9.
外国文学史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以文化自信为导向进行外国文学史教学,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需要,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诉求,更是发展新文科的历史趋势。基于文化自信导向,外国文学史教学在内容设计上,需要建构中国化外国文学史知识体系,挖掘外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精心选取具有时代性的典型案例。在外国文学史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比较文学视野、主体性思维、共同体理念是增强文学自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相似文献   

11.
西南联大诗人群诞生于西南联大这个特殊的大学校园。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中,西南联大保持了一个相对自足的学院空间。这学院空间所蕴含的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孕育、滋养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成长与成熟。其诗歌创作也显示出超越时代抗战文学潮流的学院色彩,具有鲜明的学院文化背景。这种学院文化精神要素在诸多方面构成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独特存在,使其成为1940年代的一个特殊的诗人群体。  相似文献   

12.
《马可讲义》是德籍传教士花之安为了向影响中国社会的官绅和文人学者传播基督教思想而写成的,但《马可讲义》对于中国文化核心问题的批判和评价的确值得我们借鉴。本文通过对花之安在《马可讲义》中对于中西文化所进行的以儒释耶、耶儒互释、耶佛道墨关系等的分析,认为花之安的传教动力驱使他深入地研读中国文化,从而使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一些根本的理解上虽有对抗但最终达成了融和,《马可讲义》是花之安"孔子加耶稣"思想的躬行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交通管理与控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国家特色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以合理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材与图书资料、大量的理论研究经验、优越的实践与网络环境为基础,在课程建设历史积淀、教学手段、实践体系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教学团队针对课程建设中的不足,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建设四川省精品课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后的课程建设应进一步完善教学网络系统,注重人才个性化培养.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4.
“战国策派”是中国20世纪40年代初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林同济、陈铨、雷海宗等一批教授文人为主形成的一个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群体。该派处于残酷的战争环境、自由的学术空间和建构民族新文化的人文语境的背景中。他们严肃反思“五四”以来的文学理论与实践,借鉴西方的文学历史经验,力倡“民族文学”,力主开展“民族文学运动”,形成了以文化救亡和民族品格建构为指归的民族主义的文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一个带有神奇象征色彩的意象,自庄子《逍遥游》始,于古代诗文、小说、戏曲中频繁出现,这一形象对于华夏民族的审美心理,尤其是士子文人的人格理想、精神追求具有重要影响。从佛典中追溯其渊源及形象演化,也可以看出外来文化对于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信网络的竞争与接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全面梳理了国外关于电信网络竞争与接入的经典文献,以期对中国电信业的竞争引入与放松规制提供理论框架和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的重要课程,但人们往往将其定性为文学精典,忽视其经典语言载体的实际,导致教学与学习的偏颇,我们研究分析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改进的措施方法,就是要发挥这门课程的文化价值与人文意蕴,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8.
西南丝路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条通道,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古代文献也有很多重要记述。四川境内发现的一些早期佛教造像表明,印度佛教很可能是由西南丝路传入中国的。西南丝路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西南交通大学越南留学生的调查表明,越南留学生与中国文化的磨合与适应经历了W型模式,分为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他们所经历的"文化冲击"主要是对新的语言环境、文化氛围和生活方式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面对学业困难引发的情绪沮丧和信心丧失,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困难、精神孤独。为此,接收学校对留学生要进行必要的学前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因材施教,加强心理疏导,鼓励他们与中国学生多交流,以减少文化冲击对留学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袁燮是南宋陆九渊心学的浙东传人,“甬上四先生”之一,其诗经学著作《毛诗经筵讲义》通过对诗大序中“诗无邪”、“四始”的心学阐释,和解经中心学方法的运用,着力于启沃君心,即帝王的本心,刚健之心,充分体现了其诗经学在阐发心学思想的同时更为注重践履功夫和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