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露丝·陶斯的文化经济史观,在威廉·鲍莫尔正式创立文化经济学之前,还有一段史前史,而其中凯恩斯和罗宾斯,不仅涉猎文化经济问题,而且担任英国"艺术管家",无论是在文化经济管理还是理论方面都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是文化经济学这段历史的重要奠基者.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全面描述罗宾斯与艺术交往的历史,解读其文化经济学名篇——《艺术与政府》,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其如何利用艺术拓展经济学疆域,以及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艺术问题,以期系统总结其文化经济学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后,经历了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新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成为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趋同与综合这三个重要的演变发展阶段。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实经济问题不断对原有经济理论和政策提出挑战,各经济学流派不断争论与融合,从而丰富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是两大永恒的主题,宏观经济思想与经济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批评者的意见,可归纳为三点:(1)凯恩斯对现代经济中消费者的作用估计过低;(2)资本财的需求同样没有不足,事实上,这种需求很快地增长着;(3)在凯恩斯经济学中独创的论点都不是真实的,而真实的就不是他独创的。凯恩斯批评者的主张对一个不经意的读者,好象是合乎逻辑和具有毁灭性的。但对《通论》仔细考察以后,这种意见立即消除了。凯恩斯和所有经济学中的伟大人物一样,他们建议的政策不是他们理论命题的一个部分。政策充其量也不过是实际情况可能采取的方法。而凯恩斯比任何其他人更注意理论和政策间的那种区别。他在《通论》最后一章中企图传达一个最后的思想,即我们可以接受或拒绝充分就业的那些措施,作为他的理论所包含的经济政策。不幸的是,凯恩斯的批评者以他们的偏见为基础来理解《通论》的政策意义而赞成或反对凯恩斯。《通论》能用来诊断所有的经济形态:萧条或通货膨胀;需求的长期不足或需求的长期过剩。重要的是,要承认凯恩斯世界的特点可以假设任何价值。事实上,自1952年起在投资繁荣后引起的通货膨胀,用凯恩斯的解毒药是可以成功地制止的。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后的经济理论反思仍在继续,"回归凯恩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梳理了自《通论》出版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凯恩斯经济学做出的几个不同版本的解读,包括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新古典综合派。最后,本文认为经济学研究应该回归以后凯恩斯经济学为主体的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六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下同).在《通论》中,他修改了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可以自行调节及解决其矛盾的观点,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系统地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和解决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存在失业的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例的经济政策和主张.他的理论逐渐地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所接受,并被视为经济学上的一次“革命”,也就是“凯思斯革命”.  相似文献   

6.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利率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利息本质论"、"利息决定论"和"利息政策论"是凯恩斯主义利率理论的主要框架。此后,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沿着不同的方向做出了发展。其中,后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重视利率的传统,在利率的制度变迁、开放条件下的利率决定模型以及新经济对利率政策的挑战等方面,开辟了有关利率研究的不同于主流经济学的新领域。与此同时,后凯恩斯主义者的偏执也阻碍了他们在利率理论等问题的研究上融入"主流经济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ho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他以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而闻名于世。该书发表已整整五十年了。正如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为其开端一样,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也始于凯恩斯的人口经济理论。我们在了解和研究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时,首先分析和探讨凯恩斯的人口经济理论是不无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艾伦·皮考克在文化经济学的影响在于,他以独有的方式将经济学理论与自己的文化爱好、管理与咨询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后者在增加其文化经济学理解的同时,却丝毫没有影响其经济学的专业精神.他的代表作《打赏艺术:文化、音乐与金钱》就是如此,这部作品将作者的经济学专业精神,与其艺术领域的经验及思考天衣无缝地链接起来,成为后世竞相赞誉甚至模仿的经典之作.在其长达50年的文化经济学学术生涯当中,他不仅塑造与建构了这个学科的基本话语体系,如文化领域财政资助的合法性、公共传播的经济学理论等基础性问题,以及表演艺术、遗产等专门领域的经济学问题;而且开拓了诸多有待开发的学术富矿,如文化资助的方式、文化领域的有效竞争等等.  相似文献   

9.
国外电力工业规制与竞争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规制经济学为背景 ,结合世界电力工业规制与竞争改革的实践 ,对国外有关电力工业规制与竞争的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研究按六个具体内容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这种分析不仅理论上有利于在电力工业中形成如《电信竞争》这样的专门性应用规制经济理论 ,而且在实践上对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36年凯恩斯《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的深刻的差异与矛盾,引起战后西方经济学家持久的研究,他们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的努力,带来了战后宏观经济学的一系列新进展。进行这一努力的最早的开拓者是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希克斯在他的关于《通论》的两篇书评和以后发表的《价值与资本》一书中阐述了如何沟通宏微观经济学的思想。他从利率决定理论、IS-LM分析、预期理论、刚性工资理论等方面详细地论证了凯恩斯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特例。了解希克斯的思想,不仅对把握战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深刻理解市场经济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