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学业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业成就。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等是学业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家庭教养方式对其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2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是良好的学业行为最主要的促进因素,父母的拒绝与否认是最主要的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早的基地,父母则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位老师。事实证明,青少年社会化的正常程度和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率呈正相关,构成家庭中的各种因素之优劣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的人格特征、心理素质、道德品行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其中亲子关系对其心理发育、人格形成、情绪完善以及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教养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发展的形成期,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培养有重要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朝、汉族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差异显著,朝鲜族父母对子女给予了过多的干涉、保护、拒绝、否认和惩罚,这决定了朝鲜族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发展水平不如汉族小学生高。因此,要注意营造朝鲜族家庭中的民主氛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良好的情绪,才能使其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心理测量技术对 672名中学生智力与性格发展与其家长的职业类型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父亲的职业类型对子女智力发展有显著影响 ,但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智力发展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性格发展有显著影响。父母亲职业倾向于从事脑力劳动的 ,其子女的性格发展优于父母职业偏重体力劳动的子女的性格发展 ;③父母亲职业对其子女智力发展不存在交互作用 ,对其子女性格的部分因素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萨拉·朱厄特的《乡村医生》被普遍认为是作家为了实现儿时的学医梦想和感激父亲的教养之恩而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实,作家创作《乡村医生》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小说来描写和对照“放任型”“专制型”“权威型”等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巧妙地“参与”到她所处时代的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成长关系等社会话题的讨论中。在作家看来,“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其个性发展由于得不到父母必要的引导和约束而会出现成长失控,甚至产生悲剧;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则因为父母过分地约束和压制其个性发展而成长受挫,难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正是意识到“放任型”“专制型”教养方式都存在缺陷,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伤害,朱厄特还在《乡村医生》中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养方式。她将自己接受父母“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成长经历融入小说创作中,并自信地对其加以推荐。相较于另外两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不仅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也能享受到父母给予的民主和自由,个性得以健全发展,从而更加快乐自然地成长,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是作家在教养方式方面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6.
蒋月  韩珺 《东南学术》2001,(2):19-24
本文对父母子女之间,特别是离婚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亲权制度及其规范内容作了探讨,主张用亲权和监护相结合解决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养,更好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狼爸""虎妈"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子女惩戒权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在处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惩戒权问题的厘清对于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通过法律的手段规制父母的惩戒权,切实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权利,无疑是各国亲子立法追求的目标。通过对父母惩戒权及其法律规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中国在以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为视角进行惩戒权的重构时,不仅要有公法高度,也要有私法落实;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时也必须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上海城乡872名已婚父亲的入户问卷调查资料,考察男性在父职参与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和感受,探讨他们的参与水平和亲子互动方式对其自身成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育儿工作会给父亲带来一些压力,但他们在参与抚育过程中所感受的积极体验以及所得到的收获更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仅父职参与水平对促进父亲的成熟、成长有正向意义.而且父亲积极、主动的育儿参与态度、民主开放的教养方式,以及夫妻在子女抚养教育工作中的协调一致、彼此支持,父母与子女间的融洽关系尤其是父子关系,也对促进父亲自身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亲权是父母对其未成年子女实施的以教养和保护为目的权利。我国立法没有使用这一概念,但却有相应内容的规定。基于亲权的性质和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借鉴外国立法经验,我国应建立亲权制度。在内容上增加对未成年子女身份行为或身上事项之代理权和同意权、住所决定权、惩戒权、对未成年子女特有财产和非特有财产管理权,同时对立法已有的养教化权和其他一些原则性规定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6,(8):145-150
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居高不下,与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缺乏有效干预密切相关。对少管所未成年犯前期罪错的调查研究反映出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教养无方、监管不力,矫治无效。未成年人的罪错行为向犯罪行为的转化与行为本身的渐进性发展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制约的匮乏,表现为工读教育萎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其他相关法律缺乏矫治效果。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要求举全社会之力干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应全面修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树立保护处分理念;应建立强制性亲职教育、加强对教养失职父母的社会监督,改革工读教育制度、发挥其挽救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的重要作用,发展社区教育、使社区教育成为矫治罪错未成年人的重要制度。  相似文献   

11.
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两组测量赡养的变量 ,本文对不同的居住安排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居住安排对子女在 3个方面提供赡养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即料理家务等日常活动 ,在婚后继续给予父母同样甚至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体贴。其中 ,同住的居住安排下子女提供这 3方面赡养的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住在父母附近的子女 ,可能性最小的是住在离父母较远处的子女。据此 ,文章对目前正在变化中的家庭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以及未来相关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孙丽艳  徐露凝 《理论界》2009,(5):207-208
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对青年大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家庭亲子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重点分析家庭亲子关系对强迫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蓉蓉 《兰州学刊》2011,(11):64-69
利用2010年在上海市静安区进行的老年独生子女父母状况与需求调查数据,在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现状和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的双变量统计基础上,利用二项Logistic方法实证分析独生子女父母的性别、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性别、子女健康和婚姻状况等变量对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除了老人自身特征外,子女性别、健康和婚姻状况也是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劳动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但老人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生育状况对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利他主义的代际效应引入理性成瘾模型中,发现利他主义的养育子女行为与对子女代际健康有负外部性的吸烟行为同时存在的根源在于父母忽视了吸烟的代际影响,从而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决策。使用CHNS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父母吸烟对子女健康的代际影响,发现父母吸烟会导致子女健康水平下降21.5%—26%。进一步将代际效应细分发现,后天效应可以有效规避,先天效应的危害要大于后天效应,孩子在整个成长阶段都会受到先天效应的影响。接着,从消费的"替代效应"和"偏好效应"角度阐述其内在的行为机制,并进一步估算出吸烟引起代际健康的经济成本。研究扩展了理性成瘾理论,主张从源头禁烟,为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庭环境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文化氛围不佳,家庭心理环境残缺不全、家庭教育主体素质较差及教养方式不当,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困境,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心理及行为等诸多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桑儿 《家庭科技》2006,(3):41-41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身心健康成长的最早引路人, 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有的儿童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不良心理。请家长们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以下不良心理表现:依赖心理常见于隔代教育的家庭,父母或爷爷、奶奶对小孩过分照顾,不放手让小孩独立活动,小孩性格会消极、依赖、缺乏主见、责任感、耐力,难以适应集体生活,遇事优柔寡断。畏惧心理常见于父母素质较差的家庭,因其父  相似文献   

17.
下岗职工子女问题是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岗职工子女的社会能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①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在岗职工子女 ,其社会异常检出率为 2 7.5 %;② 6~ 11岁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异常检出率高于 12~ 16岁下岗职工子女 ;③下岗职工子女中女孩社会能力异常检出率高于男孩 ;④通过回归分析 ,影响下岗职工子女社会能力的因素有 :子女对父母下岗的理解程度、下岗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亲子相聚时间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系中以保护教养未成年子女为目的的亲权为其核心内容。当今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无不对其设有详细的规定。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应建立和完善亲权制度,以便更好地建立一种现代的平等的家庭关系模式,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诸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从父母的素质(遗传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民主型、权威型、放纵型)等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述;认为家庭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发展早期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2,(8):10
亲子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理学意义上,亲子关系乃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随着子女年岁的增长而变化的,称为亲子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