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生命体验是女性性别意识的基础和前提.女性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有其特有的生命体验即对于生命的经历和感悟的过程.而体验成为后现代的重要特征,也是女性主义与后现代遭遇的必然前提.对于生与死,悲与欢,离与合的有限生命经验的体验促成了女性对于现实世界意义的无限追寻.以后现代视域的体验为视角来透视和展现女性的生命体验对于展示女性生命个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视角.  相似文献   

2.
论性别化的时间配置与女性职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女性就业和女性职业生涯的研究中,已往研究较少关注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文章认为,时间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约束,时间配置的性别差异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传统社会性别规范制约的结果。被性别化的时间配置对男女两性职业发展的差异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性别化的时间配置与女性职业发展的关系:1、时间配置和时间配置效益的涵义;2、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下的时间配置的双重标准;3、职业女性时间配置的冲突性和外部性的现实表现与深层原因;4、职业女性职业发展归因与时间配置误区;5、职业女性时间效益和时间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把“时间看成人的直观形式或人的直觉体验”并认为:“过去一现在—将来”作为时间的流程是此在的生命体验和实现的过程。把时间与人的存在联系在一起,为我们解读文学文本中人的存在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借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相关理论,在时间性流程中考察女主人公女性身份寻求的历程,以此来呈现迭芙妮·杜穆里埃(Daphnedu Maufier)寄托其中的对身份、自由和爱情的寻求和指向妇女理想生活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讲述一位外来女性打工者的都市浪漫爱情、工作和"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常生活策略,试图在她"现在"的体验中发掘更多不同的时间叙事.这一多层的时间叙事启发我们批判性地思考"现在"的形成条件,将农民工"现在"的体验同时置于过去的经验和未来的想象中来理解;这同时也挑战了农民工研究中单一的"现代化/发展"叙事和"弱者"叙事.未来研究一方面应该揭示农民工"不稳定"生命体验,另一方面也应该书写时间之流中的希望和想象.  相似文献   

5.
在关注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的同时,应关注女性内部所存在的差异.家务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一个核心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女性地位的高低.不同个人经济状况、人力资本及婚姻家庭状况的女性在家务劳动上所支出的时间不同.女性不同群体在家务劳动时间上的差异表明女性群体内部存在差异,这要求学者们关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女性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的审美时间体验是现代性背景下两种不同时间体验诉求相互纠结的结果,与审美现代性的否定性时间体验构成意义关联.受客观可度量时间规约的大众文化审美体验,最终展现为永恒时间意识隐退下的对审美现代性瞬时体验的戏拟,并由时间聚合、时间切换、时间吸滞等形式规避现代性时间危机.由此,大众文化的审美时间体验必然以其即时审美的省时节力与巨量时间耗竭的悖论性现实遭逢,彰显出其现代性意涵的內在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过去时间的认知、情绪体验和行动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研究过去时间洞察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对过去时间洞察力概念界定和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提出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维度结构的初步构想: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是一个3维度(过去时间认知、过去情绪体验、过去行动)、11因素(过去时间价值评价、过去时间压力评价、过去时间管理评价、沉湎过去、反思过去、正面过去、负面过去、行动目标性、行动计划性、行动守时性、目标合适性)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女性作家以不舍的少女情结深入到隐秘的潜意识中打捞女性成长岁月里的生命体验,展示女性酸涩甜蜜的成长之路.欣喜、失落、焦虑、迷茫--少女成长中的种种丰富而又复杂的生命体验始终贯穿着当代中国女性作家的文本.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较为系统的分析,就过去20年间两性学习时间的投入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是从纵向来看,国民的学习时间不断缩短,在所有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中都是如此;二是在各个时点,学习时间均具有男长女短、但趋向一致的特点;三是学习时间因户籍、年龄、民族、婚姻、教育、职业、收入和地区而异。研究发现,婚姻与男女两性学习时间的关系程度有差别,婚姻使女性的学习时间大大减少,但与男性的关联较小,并且高收入女性更易于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从长远来看,学习时间的过短或减少不利于女性的终身发展,不利于竞争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小说情节的时间包括外在时间与内在时间两方面。而内在时间又由情节叙述过程的分与合、浓缩与扩展、暂断、回叙、跳跃与续延等体现出来,它们之间在对立统一与相辅相依中构成小说的内在实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实在性时间与虚幻性时间的对照,构成了张爱玲作品独特的时间景观,造成了"苍凉"与"隔"的审美效果.她窥透女性对韶华易逝、青春老去的恐惧与拒斥的集体无意识,塑造了众多的"怨女"形象,在更深的意义上展示了一种现代的时间意识和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创作表明,有关历史叙述,女性写作以集群的方式表现出对历史再书写的兴趣,强烈的现代意识使她们与正史写作之间展开了反诘互动和探询,女性的主体意识开始突进宏大的历史叙事内部, 通过主体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去发现历史盲区,权力对女性的压抑以及女性在历史中的真实.这在<长恨歌>、<纪实与虚构>、<玫瑰门>、<赤彤丹朱>、<羽蛇>、<栎树的囚徒> 、<英雄无语>、<我们家族的女人>、<饥饿的女儿>、<无字>等作品中,其历史再叙述的文本意图都十分鲜明.除了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文本还显现出某些叙事策略的相似性.历史、时间与性别相互缠绕纠葛,在时间的幻境中体验女性性别符号化的历史悲剧宿命,历史叙事的脉络绵延在女性对时间与性别敏锐的生命感觉中.  相似文献   

13.
时间与现代自传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现代自传转向表现传主的心理真实并注重解释,传统的时间因此遭遇了新的艺术处理.萨特的<词语>以词语为核心来组合童年事件,线性时间遭到漠视.伍尔芙的<存在的瞬间>将现在与过去交织成一幅特殊的时间图案,在复制过去的同时,借助现在加深了对过去的了解,并使自传写作成为写作者当下的安慰.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则彻底取消了时间,众多的生活碎片在想象的坩埚里融化成非时间的情境或观念,构成交响乐般的叙事效果.他们对时间的重组增加了传记这一特殊文类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代中国向西方的不断敞开,中国人的时间观发生了显著变化,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线性时间观有效地撼动了传统的"循环时间观"。基于"线性时间"的现代"时间体验",作为思想变革的内在驱动力,有效地促成了中国新诗的发生。早期新诗对"时间"的抽象化、人格化抒写迥异于古典诗歌的时间抒写,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性内涵。在新诗的传播与阅读中,新诗作为一种"时尚"被广泛阅读,阅读群体在共同的阅读中产生了一种时间上的共通感。"进化论"时间观的理论参与,早期新诗具有现代特质的"时间"抒写,以及新诗阅读与接受过程中"现代时间"的塑形,共同促成了中国新诗的发生。从"时间"体验的角度阐释中国新诗的发生,既是对以往研究范式的突破,同时开启了探寻百年新诗发展症结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租车模式中,车辆调度能有效解决"潮汐现象",对降低租车公司运营成本、 提高用户体验起到重要作用.针对用户对服务时间的要求,在车辆调度中引入时间窗,将问题转化为带时间窗的车辆调度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Time Windows,VRPTW).根据互联网租车中车辆调度过程的约束建立数学模型,针对模型特点设计遗传算法求解.基于模拟数据做测试案例,对遗传算法的调度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变量和构建心理时间的基本维度,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在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上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纵观时间洞察力的研究历程,对其概念界定逐渐趋于综合性和多维性,既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维度,又包含认知、情绪和行动内容。在理论模型方面,时间洞察力的五因素模型、平衡的时间洞察力和先验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等观点在国外较为流行;国内也对时间洞察力、过去时间洞察力、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结构提出了本土化的理论模型。该领域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女性闲暇生活状况——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福建省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资料,从福建女性拥有的闲暇时间的多寡、闲暇活动的丰富程度以及闲暇活动的内容方面来考察福建女性的闲暇生活状况.并根据数据分析女性闲暇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福建省女性闲暇生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改善女性闲暇生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荆棘鸟》中,爱情叙事是最重要的结构因素,作品对爱情的书写隐含着对女性欲望的展露和对女性成长的追踪.具体地说,在对梅吉的情感体验、爱情纠葛和婚姻经历的展现中,包含着一个从柔弱的少女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主体的女性的成长故事,而其中女性的欲望与追求也得到了有效的表达.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作品的女性化书写.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达洛维夫人》中以时间为潜在的叙述线索,通过交替使用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使人物意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来回,以探讨小说中时间和存在的关系以及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窘境。  相似文献   

20.
诗人江雪让时间凝结在每个生命体验之中,律动、昂扬、多彩的生命征象,构建出哲理化的时间广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