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笃姆是自五四以来在中国最受喜爱、最富影响的外国作家之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代小说名家的郁达夫,对于施笃姆就满怀着崇敬之情。他不仅曾致力于介绍施笃姆,而且在创作中多方面地接受了施笃姆的影响。特别是施笃姆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对于“故乡的悲思”及其“带写实风的浪漫派的艺术”,更在郁达夫的小说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2.
论郁达夫的悲剧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郁达夫的悲剧生命意识侯运华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也是最引人争议的作家之一。赞颂者称他是开创了中国现代心理小说抒情小说先河的作家,批判者称他是“赤裸裸描写色情与性的烦闷”①的作家,还有的干脆把他看成一个心理变态的怪人,提起他时...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以饱含抒情的笔调将“我”贯入小说之中的,郁达夫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却是最有影响的一个.当时写作这种包含作者身世“自叙”的作家很多,有早于郁达夫的鲁迅,也有晚于郁达夫的王以仁,以至女作家庐隐等.可是真正把“我”带入文坛发扬光大,而且经久不衰的要算郁达夫了.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我”的不幸,突出地映衬着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我”的悲哀,始终流贯着时代和社会的悲哀.“我”,是郁达夫在全部创作中精心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当我们今天希求以客观的态度评价郁达夫时,不能不注意他这些为数众多的“自叙传”小说,注意小说中“我”的变迁与作家生活及社会时代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赵文杰 《东岳论丛》2000,21(1):123-124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标志着中国的新文学时期已正式到来。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破与立的斗争进程中,中国的文坛上分出了两大流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代表这两大流派的文学社团也相继出现。其中成立于1921年7月的以表现自己的“内心要求”为思想核心的创造社,明确提出把唯美主义作为封建的“文以载道”观念的对立物,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浪漫主义倾向。郁达夫就是创造社众多作家的杰出代表。郁达夫的创作成果是多方面的,但最有影响力的当推他的小说创作。一、郁达夫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生活是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与佛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与佛教文化谭桂林一、名士心态与逃禅意向终其一生,郁达夫并不信佛,但他与佛教文化却有着比较深厚久远的关系,这种关系最为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数量丰富、名闻遐迩的游记作品中。这位新文学草创时期就已成名而且功绩卓著的大师级作家,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新文学研究的繁荣和深入,对郁达夫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任何作品都是作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艺术投影,对作家思想、情感透视得越深,就越能把握其创作的社会历史蕴含和审美特质。郁达夫无疑是一位内心世界颇为复杂的现代作家,他的个性特质的复杂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作品既独标一格又毁誉参半。笔者拟从郁达夫的自卑情结入手,探究其精神内质,以期求得探视郁氏小说感伤情调的独特视角,并就其自卑情结的形成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黄健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78-82
郁达夫早期(1927年之前)的小说创作中,性观念上的矛盾与信仰的缺失凝聚为作家的死亡焦虑.他通过文学的想象暂时消解了这种焦虑,随之又在寻找英雄的过程中企图超越焦虑的威胁.这些对死亡的思考和书写形成了郁达夫在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死亡意识.它不仅验证着"五四"启蒙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某种困惑,而且也为郁达夫创作的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解读郁达夫小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郁达夫小说,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沉沦》的惊世骇俗,虽然可以用各种理论去说明,但又远非任何理论所能说透。要命的是,郁达夫的小说以它的艺术水准矗立在现代文学史上,因此,解读郁达夫,成了文学史的一个不可绕开的任务。文学史的每一次重写,都意味着必须重释郁达夫。重释郁达夫,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本文仅想作引玉之砖。一、不是“五四”,正是“五四”郁达夫的小说直接体现了“五四”的复杂性,它只能产生于“五四”。之前,不可能出现;之后,必定要变异。它像一颗高悬的孤星,永挂在时间的夜空,具有“五四”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小说研究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郁达夫小说的题材、人物形象、艺术风格、心理分析和自卑心态五个方面对郁达夫小说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力求反映出郁达夫小说的某些带有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来。一、郁达夫的小说题材在郁达夫的大多数作品里,男女之间的关系占了很多的篇幅。郁达夫之所以喜欢这类题材,与他受外国作家影响和其独特的审美趣味有着紧密的关系。屠格涅夫、卢梭等外国作家对郁达夫的影响深远,而这些作家都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圣手,同时,郁达夫自已也认为,人类有一种感情是“比较的注重他人的安宁、快乐,而自已常处于一种牺牲的地位”。这就是爱情。“古…  相似文献   

10.
婉美而精致的诗性品格构成了南宋文化的审美特征,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对郁达夫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文学表达形式的生成都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从源流上讲,郁达夫对精神家园的渴求;在作品中对感伤而唯关意境的倾力营造;对小说意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构造以及他身上独异的名士风流气质等,都与其受南宋文化的浸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宋文化的审美品格影响了他的审美心理和创作风格,使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柔性的艺术审美品格及独特的“自我抒情体”范式,对丰富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和传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的人生哲学与华夏文化夏德勇新时期以来,郁达夫这位复杂的、以前颇遭非议和冷落的作家,一度成了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研究的深人,郁达夫与华夏文化传统的视角自然提上研究者的议事日程。文学是人生的审美表现、而人生哲学就是人生的核心问题,它不但决定...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沉沦》的问世不仅规定了郁达夫小说创作的基本内容与风格,而且确立了郁达夫牢不可破的作家地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也许是作家的称号过于神圣了的缘故,也许是《沉沦》等小说过于感伤了的原因,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位独具风格的作家差不多就在《沉沦》等小说问世的同时发表的那些闪耀着郁达夫早期思想光芒的文艺论文以及后来不断问世的散文、杂文等作品。事实上,这些作品不仅同样具有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显示了郁达夫作为战士的思想与品格。其实,明显具有“作家自叙传”性质的《沉沦》等小说中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反帝、反封建的战士?只不过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再加上自身的一些弱点,表现伤感、颓唐,成了失败的英雄,因而不能被读者完全接受罢了。 如果说,在《沉沦》等小说中,为了从独特的角度表达反帝、反封建的主题,通过明显带有“作家自叙传”性质的主人公所表现的,主要是被郁达夫有意夸大了的性格中的消极、灰  相似文献   

13.
母亲与母亲意象,对郁达夫的个人生活和文学创作产生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在小说创作中,郁达夫使用了两种方式来描述母亲形象。第二种处理方式,成为他在1927年之前的散文创作的主要的和直接的表现手法。郁达夫时常喟叹的身世之悲与伤感情怀,反映着作家早年生活的长期贫困和母子关系紧张冲突的事实存在,这与他在早期作品中,对母亲形象的回避和怨望、乃至指责现象的产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心灵的契合——屠格涅夫对创造社前期主要作家的影响陈遐郁达夫曾指出:俄罗斯文学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是最大的①。可见,以郁达夫为代表的创造社前期作家对以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伟大的俄国作家,内心深处始终怀有深深的情结。新文学时期的许多作家,大都受过旧文化的严...  相似文献   

15.
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申洁玲关于郁达夫和日本的关系,历来已颇有些研究,或者将他作为抗日义士来纪念,或者探寻他的小说和日本私小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通过细读郁达夫的小说,来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并探讨性别在其中的意义。对于一个以...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用一支饱蘸情感浓汁的笔,去描绘经过自己心灵熔铸的脱胎于客观世界的艺术世界,描绘那个世界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潜意识等,创造了他所独有的小说意境。本文就此略作探讨。 一 郁达夫的小说往往在意和境的和谐统一中,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深度和理想主义的高度,意境的创造是以生活为依据的,必须生活中实有其景与情相触,即景真情真,否则意境便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释出意境之美。郁达夫常常以自己的遭遇、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忠实地勾勒生活的真实和个性的解放。所以,他笔下的文学画面,几乎都是他个人经历的印痕。这与他在理论上提倡“自叙传”是一致的。于是便导致他的小说有着其他作  相似文献   

17.
如果从灵谷的《郁达夫小说》这篇文章算起,那么,新加坡的郁达夫研究应该从1928年开始。但是,郁达夫引起新加坡学者的注意,则在1938年他去南洋之后,到1945年被害的短短几年里。新加坡的郁达夫热心者、崇拜者、反对者至少有三十多人写了不少于四十篇文字。这一时期,新加坡的研究者们似乎对郁达夫小说的兴趣不大,在为数不多的作品评论中,也都集中在对他的诗词的评论上。值得注意的是:一、新加坡学者对郁达夫下南洋宣传抗日救国给予了高度评价;二、1939年初马华文化界发生了一场由郁达夫《几个问题》而引起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深受欧洲和日本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他早期小说创作中客观、冷静、中立的叙事立场,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松散淡化的故事情节和开放式的结尾方式都显现出自然主义的创作特征。郁达夫对自然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尝试是中国新文学接受外国文学因素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姚皓华 《东岳论丛》2006,27(3):143-146
运用小说叙事学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现代重要小说家郁达夫的小说叙事风格进行研究,可以看出郁达夫小说在叙事风格方面与中国传统小说有着本质区别,郁达夫小说呈现出散文化而非史传化的叙事风格,对中国小说现代转型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与外国文学的接触 ,是从阅读俄国文学作品开始的。在郁达夫欣赏和喜爱的 19世纪俄国作家中 ,最得郁达夫的偏爱并且在创作上对郁达夫影响最大的是屠格涅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不仅是郁达夫文学创作上的启蒙导师 ,而且他在多余人形象的塑造以及抒情气氛的营造等方面都对郁达夫产生了巨大影响。陀斯妥耶夫斯基则以其对描写人类痛苦的偏爱和对病态人格的刻画对郁达夫构成了有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