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时小说给人带来微笑,表面看似乎是喜剧作品,及细细品味,便会发现滑稽外表后面的崇高的悲剧美感,是一种“含泪的微笑”。人类的社会生活,并不尽皆从始至终都一悲到底。或者从始到终一喜到底。更多的生活是纷纭多彩、悲喜混杂的。若从反面下笔,在轻松滑稽中刻画人物的悲剧性格,悲剧情绪,描摹出生活的情节波澜,悲喜的复杂交织和互相映衬,不光能产生艺术的“变化”感,而且往往能使悲剧的内涵,悲剧  相似文献   

2.
《赵氏孤儿》是一部有别于西方悲剧的、具有明显民族特征的历史悲剧,其民族特性突出体现在其中所富含的伦理道德精神。悲剧主人公赴汤蹈火的就义送死行为源于他们内心自由意志的驱驰,也正因如此成就了作品的崇高性、悲剧性。为了集中体现作品的民族悲剧特征,作者有意对历史素材进行了增删改动,并着意安排了“大团圆”似的结尾。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普泛性的"反崇高"文化语境中,莫言文学有着鲜明而独特的崇高美学品格.在反思经典崇高美学的基础上,莫言重构着属己的崇高话语.一方面,其作品以不同的侧重和形式,承续着经典阳刚美学的某些精神断片和美学气质;另一方面,基于个体文化立场及其对现实的感应,莫言又以独特的入思路径对经典崇高话语进行省思、解构和重构.莫言文学中诸种取向和风格相异的崇高话语犬牙交错,并在历史的变动中,呈现出耐人寻味的含混性与暧昧性.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风格交响乐作品,是作曲家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创作出的一系列以蒙古族文化内涵为表现内容,以蒙古族风格的民歌、器乐曲旋律或自创的带有蒙古族风格的旋律作为作品主题并贯穿发展的交响乐作品。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是作曲家眼中的蒙古族历史、英雄、自然风貌、民俗风情等一切涉及蒙古族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表现的是蒙古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传达的是蒙古族的崇高审美理想,是蒙古民族的感情、特有文化和审美方式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并长期执政,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并长期执政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90余年风雨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赋予当代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是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青年群众基础的现实选择和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美颂传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传统.所谓美颂就是作者用诗文歌颂激动自己的神灵、君王、英雄等,中国古代美颂思想与崇高关系非常密切.学界虽有不少关于美颂的研究,但对美颂与崇高的关系研究却少有涉及.中国古代美颂文化与崇高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既能从古代大量的美颂作品中,能体会到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崇高”,又可从古人美颂祖先或者英雄时感受到“崇高感”.  相似文献   

7.
元代英雄悲剧既与西方悲剧在人物、结构、冲突、审美等方面最为接近,又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同时,它还带有鲜明的元代的时代和社会特征。元代英雄悲剧的产生,从发生机制上讲,有题材的历史继承性和现实针对性两方面原因。以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英雄烈士为悲剧主人公;以一悲到底为结构模式;着重表现紧张激烈的外部冲突;以崇高悲壮为基本的悲剧风格,是英雄悲剧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的美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文化名城有六种类型。它的美学基本品格为典雅、崇高、凝重、深厚。其中 ,典雅与崇高最重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巨大的精神财富。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海舍尔神学视阈中,崇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事物比其自身更伟大的意义的一种无言暗示。自然有着崇高的一面,人类历史同样如此,而崇高最终指向的是永生的上帝。自然、人、上帝三者之间,都有崇高的形迹。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文论史上,一提到崇高理论,人们往往会与古罗马的朗加纳斯联系起来,并认为西方崇高理论源于朗加纳斯的《论崇高》.殊不知,在西方,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概念在18世纪以后才得以流行,后世美学家柏克、康德等人关于崇高的论述与朗加纳斯《论崇高》中所说的崇高有着很大的差异,应该说,朗加纳斯的《论崇高》是从作品本身以及作者方面论述如何创造出崇高风格,而柏克、康德等后世美学家关注的则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何以引起欣赏者的“崇高感”.西方崇高理论并非是一脉相承,而是经历了从“文学风格”到“审美体验”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德伟人” ,他为后世立起了一块崇高的人格丰碑。这种崇高人格是中西文明精髓的结晶。由于家庭环境和所受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产生了深刻影响 ,成为了他崇高人格的根 ,并且在他的崇高人格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清初<豆棚闲话>的作者艾衲居士在改朝换代的历史背景下,以一种崭新的历史观来解读历史故事,消解崇高与庄严,保持着与历史对视的独立姿态和清醒的怀疑批判态度.本文以第七则<首阳山叔齐变节>为例来探究艾衲历史观及其形因.  相似文献   

13.
席勒把崇高与艺术联系起来,认为激情的讽刺诗是崇高性格的表现,嬉戏的讽刺诗是优美性格的表现。席勒把崇高与悲剧艺术联系起来,指明了悲剧是崇高的集中表现。这是席勒在艺术史上最大的历史贡献,不仅指明了悲剧艺术的崇高本质,而且突破了西方古典形态的悲剧观,启发了黑格尔等的悲剧矛盾冲突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和诣是古代审美范畤,崇高是现代审美范畴,中国现代美学之所以划开了它与古代美学的界限,是由于崇高对和诣的否定和取代。和诣与崇高的历史转换,就意谓着中国现代美学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经历了南宋复亡的那一段极为惨痛的历史。他的可歌可泣、顽强不屈的斗争事迹,为宋末人民抗元历史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他的诗歌(主要是德祐二年以后收入《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中的动人作品)是他战斗生活的记录,展示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在他的杰作《正气歌》里表现得尤为集中、鲜明、强  相似文献   

16.
1.在毛泽东的宇宙观中,美学现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当这种美学现在其论著、作品中表露为一种美学风格时,我以为可以用崇高来』总括、界定之。风格,亦即特色,是一个美学家的思想倾向、性格、审美情趣、艺术素养的综合体现,是他对于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判断的结果。毛泽东美学风格的基调是对崇高美的独钟和追求。毛泽东的这种崇高的美学风格,并非一种主观的选定,而实际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时代的产物。当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而又具有反叛、抗争性的毛泽东投身于社会洪流中时,为其时代风云所鼓荡,听从了时代的呼唤。他的青年时代思学如渴…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系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力军之一.她是形成和保持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源头,是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是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千秋工程.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都要从历史的高度,学习、遵循和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明确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不断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途径,培养和提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承担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品必须得到合适的演绎才能实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而演绎者的观念将对作品的演绎产生巨大影响。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演绎音乐作品,并赋予其时代特性,既可以充分表现作品的内涵,准确传承历史与文化,又可以使作品紧随时代步伐,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胡丘陵的作品被称为“后政治抒情诗”代表性文本,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历史意识,其在历史的褶皱深处发掘人性的光辉,用全球化的视野和人性的光辉照亮读者的心灵;同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作品艺术性、政治性和抒情性的高度统一,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厚度和精神的广度,又在保持思想高度和作品纯度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寓含了散发着诗性光辉的生命情怀、悲悯精神与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20.
论“南阳作家群”的成因及其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阳作家群”的崛起是新时期中国文坛出现的文学现象之一。它的形成主要与这一地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作家们的不断努力、积极进取等多种原因分不开。这批作家的作品也鲜明地带有南阳地城文化的特征:乡土性与当代性、对淳朴民风与崇高人格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展示等。这些创作特征也成为南阳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