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故事发生在人妖颠倒的年代。1966年初夏,我们湖南省长沙零陵前进公社的知青都在为建造新宿舍而起早贪黑地劳动。我们响应毛主席"自力更生"的号召,挑砖、挑石头、运木材,准备迎接从长沙来的新知青同学。马小李为了表示自己不怕  相似文献   

2.
沈黎明 《老年人》2012,(11):24-25
1982年,一位女知青大胆给中央领导写信,请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改为工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此作出重要批示,1988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365号文件,规定知青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这位写信的女知青为湘潭人萧芸,她  相似文献   

3.
要说说“知青”,我忽然想到,词典里是不是收了这个词?到网上《词霸》里一查,有。“中国在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这条解释还挺准确。文革前下乡或回乡的学生,如邢燕子,叫“知识青年”,不简称“知青”。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大学生,无论到工厂还是到农村,也不叫“知青”。就是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高中、初中生,分配到工厂、参军,或待分配留城的,也不叫“知青”,“知青”就是这词条里写的,“特指”的“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中学生。我就是一个知青,撰写这词条的说不定也是个知青。要说这词条还有什么不足,我认为最后一句应该是,“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重要,现在回头去看,实际比“上山下乡”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有关知青、知青子女回沪政策的相继出台,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知青子女或跟随父母,或独自一人回到上海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批根在上海,生在异地,后又到上海发展的年轻群体,在面对人生中重大生活境遇调整时明显分化,一些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和安定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因种种原因而处境困难。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某区知青子女抗逆力的调查,发现回沪知青子女的抗逆力与就业呈正相关,已就业的回沪知青子女抗逆力要比未就业的人水平高,最后提出促进回沪知青子女就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肖平  胡睿 《中国扶贫》2016,(13):54-56
他是来自京城的80后干部,却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热血"知青",执拗中透着坚毅,古板中寓着温情. 他是民政部下派的"第一书记",但在当地干部群众面前总是俯下身子、掏出本子、不打官腔、学讲土话,拘谨中彰显机灵,憨厚中流露真诚.  相似文献   

6.
为北京知青乃至全国知青所熟知的王进江(网名:江歌),是一位活跃的、杰出的知青社会活动家.她以赤诚之心为老知青服务,阐释一位知青活动家的责任与奉献. 王进江虽然已经早已退休,但她每天的日程表上早已排满了各项活动和会议,例如中国知青演艺联盟北京分会几十个知青文艺演出团体和全国各地几十多个联盟各地分会、各地联络站、各地演艺中心的活动安排、合作项目,北京和全国知青的异地养老、旅游、老年文化服务工作,各地知青农场的建立、组织和实施;中国农村县域经济的开发和合作项目,中国镇长论坛的合作项目实施、全国知青文化研究项目实施,以及与文化部"全国视觉艺术专业培训测评考级管理中心"开展合作项目、致力于军民合作的"双拥共建文化联盟";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梅树 《老人天地》2008,(7):28-28
那是1972年的事。知青食堂最热闹的时候是吃晚饭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知青,聚在一起边吃边说笑,交流着一天劳动中的各种趣事。"哎,你们觉得吗?今天的萝卜味道好像比平常好一些。"外号喜鹊的女知青小杨对大家说。她一说,大家都感觉到了,今天的  相似文献   

8.
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与机构,既是记忆的载体,又是建构记忆的主体。它承担了记录、书写与重构等多重使命,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进行回忆。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影视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叙事、话语、记忆等相关理论,对凤凰卫视中文台自2005年以来的"知青"主题纪录片的"记忆"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发现,媒体通过个体的记忆叙事来建构知青的社会记忆,并由此形成媒介记忆框架。在这一记忆框架中,"还原事件""反思事件"及"青春无悔"构成了最重要的记忆主题。在知青个体记忆叙事层面,知青通过回忆和叙事,将"上山下乡"运动及卷入其中的各种权力要素建构为一场特殊的青春场域,在这一由记忆所建构的场域中,宏观的国家权力、中观的国家权力弥散形式及微观的网状权力共同作用并形塑着知青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9.
1968年毛泽东号召知青"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知青上山下乡政策的转折点,自此,知青下乡的主要任务由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转变为"接受贫下中农教育"。运动对于改造知青思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知识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刻不能放松;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青年思想改造的大课堂,但在动员方式上应因人而异地提出倡导性要求,而不能强迫;知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引导,不能采取轰轰烈烈的运动方式;让知识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无可厚非,但同时应注意对他们大胆培养使用,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晓萍 《老年世界》2009,(15):12-12
知青朋友: 本刊从今年第15期开辟“草原知青”栏目。您一定还珍藏着一些那个年代的老照片吧,它或许会勾起一段温馨或者辛酸的故事,或许能开启您尘封已久的记忆……请翻看一下您的相册,拾起一段往事,回眸逝去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孙琳 《老人天地》2008,(3):34-34
每次知青聚会,忆起当年的一些人和事,都会感慨万千。而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颇具轰动效应的故事,更成了"荒友"们常常提起的"笑柄"。那是1969年9月底,我刚从北京到北大荒半个月。我们这批初来乍到的北京知青,被连里安排去挖菜窖、挖战壕、修路。因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2.
1966年6月,湖南省长沙市零陵县前进人民公社四队80多个知青正在田间地头劳动,突然,队长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农垦部长,当年南泥湾开荒英雄王震将军和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到我们前进公社视察来了,晚上要和全社知青见面!"  相似文献   

13.
冒险吃面饼     
邢纪茹 《老人天地》2008,(12):38-38
有句俗话叫"冒死吃河豚",我没有这个体验,但在下乡插队时,我们与队里的知青却有过一次"冒险吃面饼"的难忘经历。1968年,我下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和公社中和大队的姜家沟村。转年开春以后,天气真是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长得格外好。看着那一片片金色的麦田,村里的老乡和知青们都十分高兴,老  相似文献   

14.
刚到北大荒不久,连队知青里就出了件大事:天津女知青赵稳富的大腿被爬犁给撞折了。据说,赵当时意气风发地坐在爬犁上,手拿农具唱着歌,一不小心被颠簸的爬犁甩下来,生生把大腿给别折了。爬犁是用整棵大原木打造,两横两竖,像个长方形的"井"  相似文献   

15.
李技术员     
也夫 《老年世界》2009,(15):13-13
我们下乡的地方叫杭锦后旗知青农场,北依阴山,毗邻五加河。记得当时约有三四十号知青。说是知识青年,其实知识并不多,还有小学或初中毕业的。即便是高中毕业生,从大革文化命的年代走过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时期,也根本没学到多少文化,所以,连谈恋爱都不会。知青里有几个“输入型”的,他们是从四川自贡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输入”的,其余都是本地人。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中国电视剧因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涉及时代生活而成为了大众情感消费的重要渠道和方式。知青题材电视剧因其涉及的时代神秘感和对时代回忆的追溯沧桑感,而成为中国电视剧上一个较为独特的电视剧题材。《血色浪漫》并不是一部以讲述知青故事为主题的电视剧,而是讲述知青一代从少年到中年的生命历程,进入了"泛知青时代",时间跨度大,表现意义广,值得我们从各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训华的名字对每一个从那个“火红的年代”走过的人来说都无法忘记。l969年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落入洪水的国家财产、挽救战友生命而英勇牺牲,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和偶像。  相似文献   

18.
时间犹如一把筛子大浪淘沙。如果说,出生于共和国大跃进年代的罗玉英是时代的幸运儿,那么,确切地说,时势造英雄。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让昔日村里的姑娘回乡知青,迅速成长为名冠全国的风云人物。由她探索缔造的进顺模式,在  相似文献   

19.
《老人天地》2010,(10):11-11
由知青作家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担任总导演的40集电视剧《知青》目前正在黑龙江黑河拍摄,这部戏是梁晓声在《年轮》之后时隔15年再次执笔知青生活。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个“见字如面”的年代,远在他乡的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信息传达都是通过书信。当年的知青,把写信当成最主要的精神生活。在那个特殊的时候,咫尺天涯,没有眉目传情和肌肤之亲,书信是表达爱情唯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