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当今社会,只会打理孩子的吃穿住行已经不再是"好父母"的标准,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塑造好性格才是"好父母"的重要任务。无论是朋友圈,还是育儿网站,德国妈妈们的育儿方式素来备受推崇。一组简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德国妈妈是如何解决与孩子有关的"常见问题"吧——  相似文献   

2.
<正>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无论健康还是痴呆,无论聪颖还是愚笨,都是可爱的宝贝。正是这份爱,支撑着朱令父母走过了19年岁月。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发生投毒案,震惊全国,并唤起了很多人对当年清华大学投毒案的记忆。两起案件同为高校投毒案,但结果却全然不同:前者得以迅速破案,后者历经19年仍扑朔迷离。这让很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农村中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山东省莱西市262名农村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中学生的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父母要实施积极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形成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当孩子胆小、怯懦,挨了打也不还手,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时,父母总是很担忧,孩子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勇敢呢?孩子胆小怎么办?总被人欺负怎么办?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怎么办?越来越多的父母焦虑孩子不够勇敢,缺乏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融入新环境、新关系的能力。怎么让孩子变得更勇敢呢?让孩子变得勇敢的首要条件,恰恰是父母能接纳孩子的"不勇敢"。当无论自己是否勇敢,父母都一样爱时,孩  相似文献   

5.
正小时候,父母在孩子的眼中就是奥特曼就是超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孩子们总喜欢黏着父母。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们骤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再是从前的那个可爱可亲可抱的宝贝了。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主见,他们充满青春自信还有些叛逆,他们不再愿意把心事说给你听,再问些琐碎的事情,他们就变得不耐烦起来。甚至,他们会做出些许出格的事情,让你失望让你生气。父母们慌了,我的孩子怎么了,这还是我的宝贝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人都有比较稳定的情绪行为特征,这种特征来自先天因素.更来自环境濡染、家庭的培养与教育。良好情绪行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生活理念、态度.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随时影响着孩子情绪行为的养成和发展。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方法和类型对孩子情绪、性格的发展有直接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巫婆婆 《当代老年》2008,(11):30-31
美国:隔代的祖孙情,在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爷爷奶奶带孙子天经地义,并且比父母还宠爱有加,这之中也有些许苦衷:不顺着孩子吧,带来的哭闹可能就被孩子的父母误会(中国人的心理向来孩子只有父母可以打骂)。因此几乎没有哪个做爷爷奶奶的不宠着孙儿女。在美国却不然,他们的祖孙情建立在“尊重”两个字之上,也就是说无论对儿子、还是对孙子都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相似文献   

8.
“丁克”本来是指有双收入,婚后却不生孩子,强调独立,追求二人世界的夫妇。这种生活方式和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碰撞之后,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有孩子的“丁克”家庭。这些年轻夫妇一般是在已经退休父母的催促下决定要孩子的,由于孩子一出生就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顾,所以这些年轻的父母们还是过着和以前一样自由随意的生活,成为中国独特的“双收入,有子女、仍享受二人世界”的新式“丁克”一族。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天下最辛苦的莫过于学子,作为脑力劳动者无论从生理的基本需要还是从健康出发,科学地补充营养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父母们要做好孩子的饮食调配。那么是不是鸡鸭鱼肉一起上,燕窝鱼翅加参汤就是最合理的营养呢?现代营养科学告诉我们,均衡营养是保障身体健康和思维敏捷的重要因素,饮食不当不但可能伤害头脑,而且会使记忆力有所减退。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陪伴他们长大的时光是宝贵的。身为父母,你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温柔的雨露,还是刺骨的寒风?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2018年,本刊将在每一期的“教育会客厅”邀请一位教育大咖来做客,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暑假将至,很多忙于工作的父母无法照看放暑假的孩子,于是想出了"拼养"的方法。就是几个邻居或者朋友的孩子送到一户人家,由这户人家的大人看护。这种新颖的"家庭拼养"帮工作族父母暂时解决了看护难题,但也存在着不少纠纷,父母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再婚妻子对我和前妻的孩子特别严格,虽然我知道她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但有时候还是觉得她"过"了点。我该怎么跟她谈我的感受,又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会更妥当?孩子天然对亲生父母忠诚。因此,多数情况下,孩子对继父母会有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尤其在涉及是否要背叛或者评价亲生父母的矛盾下。所以,我们会建议继母要尊重孩子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面对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时,不如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不肯听话?有个朋友在电视台的少儿频道工作,爸爸妈妈们经常向她抱怨孩子不听话。孩子对父母的指令不敏感,对父母的教导充耳不闻,对和父母约定好的事情出尔反尔……这样的情况,着实令人抓狂。甚至有的父母还带孩子去检查听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再婚家庭的数量急剧上升,再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继父母们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在精神上重视和满足他们,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初始家庭,那么至少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吧。究竟继父母们该如何在新家庭中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使孩子重新获得父母的爱,并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教育机构进行的"感恩之心"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大多数孩子竟然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没有一对父母不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却不把父母放在心上呢?当家长们都沉浸在培养优秀孩子的教育大业时,是不是还忘了做点儿什么?  相似文献   

16.
人物观点孩子是父母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可能是一些父母疲倦感的来源,养育倦怠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无论当下的你是否存在同样的困惑,都要对此有所了解,因为做父母是一辈子的修行,既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防患于未然的预见性,才能更好地胜任父母角色,助力孩子成长。  相似文献   

17.
每个孩子犹如一块玉石,想要把它雕琢成美玉,这取决于父母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与孩子的关系,考验的都是父母的教育智慧。因为,锄头或刻刀的运用会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为什么孩子一定要听话?听话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到底应该让孩子听从某个人,还是听从道理?曾经有一个妈妈问我:"我的孩子从小就非常乖,告诉他怎样就怎样,不捣乱,守规矩,衣服整洁,见人打招呼……可上了学后,孩子就慢慢变了,不讲卫生,说脏话,不断惹麻烦,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了呢?"我告诉她,孩子其实没变。他还是以前那个"听话"的孩子,只是现在他听从的人,已经不是父母,而是他的同学  相似文献   

19.
绚丽 《伴侣(A版)》2016,(12):20-22
乐天派父母,鼓励、欣赏、信任女儿 1996年1月7日,在浙江杭州一家运输公司上班的傅春昇喜得爱女.捧起8斤多重的女儿,他喜不自胜,并为女儿取名傅园慧,乳名园园. 傅春昇性格开朗,妻子沈英也是个直爽乐观的人,有了女儿后,他们对孩子的未来也有过讨论.傅春昇认为,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无论她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她,直到将孩子养育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她是自己的孩子,而与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相似文献   

20.
正爱有许多误区。爱得不得法,就害了孩子;爱得不明白,就步入了误区。是伺候孩子袁还是使用孩子?糊涂的父母心甘情愿做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劳。在家里替孩子叠被、穿衣,甚至喂饭;在外面替孩子背书包、背画板、背水壶,明明是孩子能干的事,全由父母包办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苦放在眼里,他认为:你为我服务,应该!谁让你生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