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0年,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中国共产党这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肩负起民族救亡的重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挺进沂蒙山,走上抗日前线。民族解放的号角唤醒了黎明前的海洋,歌曲《跟着共产党走》在沂蒙山区孕育唱响,从解放区唱到敌占区,传遍全中国。  相似文献   

2.
读了今年7月在《新天地》杂志上发表的《从百姓心里进发的歌》一文,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真实生动地报道了《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在它的诞生地依然是那样受人喜爱,依然是那样起着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依然是一支唤起群众奋勇前进、改地换天的号角,而且对人们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增强了信心、勇气和智慧。这篇文章也勾起了我对这首歌的漫长而亲切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鸟叫一两声     
《诗经》开卷第一首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大家想必背得出,此处不念了。现在要问的是,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对面那女子脸儿一红,扭捏道:啥意思?相思病呗。对,相思病,不仅是相思病,还由相思病并发失眠症:"悠哉悠哉,  相似文献   

4.
找“感觉”     
《跟着感觉走》、《浙洒走一回》,从歌厅舞厅到大街小巷,从沿海特区到荒山野岭,喊遍了九百六十余万平方公里的这两首通俗歌曲,后浪推着前浪,其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微妙的“逻辑”。这就是:要想“潇洒走一回”,就得“跟着感觉走”;或者说,只有“跟着感觉走”,方能“流洒走一回”。不然,为何在各种各样的“现代交际”中,人们总是互相提醒“找到感觉没有”?“找感觉”,这话乍听起来,确实有些奇怪:眼、耳、鼻、舌、身、视、听、嗅、尝、触,这大概是人皆有之的“感官”和“感觉”;既然是人皆有之(残疾者除外),似乎就不必特别地…  相似文献   

5.
如果把妈妈比做一种职业,那这种职业是世界上最最辛苦的了,因为妈妈必须跟着你长大,这种长大,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寻觅……——摘自郑春华《做你的妈妈真幸福》  相似文献   

6.
新鲜事     
《中外书摘》2011,(8):93-94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仿真影印本和《可爱的中国》手稿仿真影印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于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现全国仅存11本。  相似文献   

7.
张鹂 《职业》2011,(14):150-150
《菩提树》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这首作品意境深远、旋律优美,是舒伯特作品中最受世人喜爱的歌曲之一,也是整部声乐套曲中最有效果的一首。《菩提树》描写的场景是:一个青年失恋后,离开家乡踏上了茫茫旅途。  相似文献   

8.
王军 《金色年华》2008,(Z3):22-23
《短歌行》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是曹操诗歌中最具有代表性"言志"之作。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这首诗选入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本,但笔者对诗的解释有所不同,本文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他是3岁那年丢的。父亲带他去公园,上个卫生间的工夫,让他等着,出来,人就没有了。一个女人给了他一根棒棒糖,说:"走,带你去找你爸爸。"他就跟着走了,这一走就是12年。  相似文献   

10.
孟兰英 《当代老年》2010,(10):28-29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34年前,她凭借这首《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蜚声歌坛,享誉全国;一首甜美的《泉水叮咚响》她不仅成了战士心中的偶像,更成了百姓心中的“大歌星”。她就是卞小贞。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我妈从地里回来,反复向我夸赞今天遇到的一只神猫:“它寸步不离地跟着人走.人到哪儿,它也到哪儿.我都见过它好几次了,每次都是这样.” 我说:“这有什么稀奇的.” 她问:“那你见过整天跟着人到处跑的猫吗?” 我细细一想,还真没见过. 我见过的猫统统特立独行,只有人跟着跑的份儿,哪能忍受给人类当走狗——哦不,走猫. 我见过的猫,除非生命遭到威胁,比如天气极寒,或受伤,或饥饿,或缺少产仔的适当环境.那时,它们才谄媚于人,见到人就跟着走,渴望救助.  相似文献   

12.
郭利 《老年人》2016,(4):39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记得读师范时,打开一册作为教材的文选,第一篇便是这首《氓》。虽然当时读不太懂诗意,却被那悠长宛转的音韵情思吸引了。尤其是那"不见复关,涕泪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诗句,寥寥几笔,生动描摹出一幅遥远岁月里单纯明媚的爱情画卷,哪怕这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它所再现的爱情也依旧让我满怀向往和憧憬。在那"开辟鸿蒙"的远古时代,还没来得及产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礼教规  相似文献   

13.
正从医院出来,如同失去知觉,单剩下一根神经控制着两条腿,一直不停地向前走,向前走,跟着了魔似的。脑子里一直闪现着医院那一幕。递上化验单,女大夫略微瞄了一眼,嘴巴里吐出两个字:"淋病。"连头都没有抬,就把药方丢给了我。在药房领出了一大堆的药,迅速放进背包,心虚,难为情,五味俱全。从市中心医院走到家,整整走了三个多小时。新  相似文献   

14.
米飞飞 《伴侣(A版)》2014,(12):12-14
马年春晚的一首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亿万观众,《新闻联播》也破例用这首歌做了“史上最暖心”的片尾曲。鲜为人知的是,其创作者是一对亲密搭档,也是最好的“闺密”。他们一直用简单快乐的生活方式和点滴体会谱写爱与被爱,为《终于等到你》《咱们结婚吧》《北京爱情故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等经典影视剧配曲,创作出70多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她只为他填词,他只为她谱曲,而且他们创作一首红一首!  相似文献   

15.
草垛     
紫瑛 《老人世界》2014,(11):9-9
无意中看到莫奈的名画《干草垛》,画家们所说的什么光影、色彩的变化我是真的不懂,但却一下子被这一组画所吸引,思绪如奔驰的骏马,跟着那小小的于草垛穿越到了几十年前的少年时光。  相似文献   

16.
《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集,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边疆少数民族的抒情诗集。其中被誉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的《苹果树下》尤其值得称道。诗中倾慕、追求、等待、表自等爱情生活情趣,别开生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这首爱情诗深刻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尚,而且在诗的构思中把爱情同创造新生活的劳动相结相合,可以说它是一首"生活的赞歌"。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闭幕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写了篇《珍惜两会》,寄望代表珍惜全国两会这个建言机会、珍惜人民代表这个宝贵资源. 今年这个时候,我却想起一首诗和一首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徐志摩《再别康桥》诗中的.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这是《常回家看看》歌里的.此曲提醒现在忙碌的年轻人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能忘记亲情,愿多回家看看老人.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知识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文化学者鲍鹏山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词。——赫尔曼·黑塞《荒原狼》  相似文献   

19.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优美的歌声中,86岁的张婆婆满脸笑容,跟着志愿者一起唱了起来,还和着旋律摆动自己不太灵活的身体。在一首首老歌中,老人似乎回到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里。  相似文献   

20.
营销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如果只是一时借了势,那漫长的路如何走下去就需要企业运营人员仔细思量,我们需要研究产品、研究粉丝、研究对手,让他们任性下去。柴静携《穹顶之下》视频席卷互联网这几天柴静携《穹顶之下》视频席卷互联网,恐怕整个中国已经感受了一次不一样的"雾霾",各种评论也不绝于耳,有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