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攻击性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婴儿期是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时期,婴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受到身心发展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正确对待婴儿的攻击性行为,通过消除对攻击性行为的奖赏和关注、创设适宜的环境、运用情感宣泄、加强语言运用等方法引导成长中的儿童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本文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出发,探讨国内外关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理论假设,并对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般攻击模型(GAM)侧重考察暴力性电子游戏对个体的攻击性情感、生理唤醒水平和攻击行为的影响,而一般学习模型(GLM)侧重探讨非暴力性电子游戏对个体成长的正面影响。两者的基本思想是:长期接触某种类型的电子游戏会导致个体人格特质的改变,并调节其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有关电子游戏对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如游戏者对现实暴力脱敏的内部机制、亲社会性电子游戏对游戏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等,有待全面探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与亲子关系的发展状况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家长和教师报告的测量法,使用学前和幼儿 园行为量表(PKBS)与亲子关系量表对180 名3~6 岁幼儿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1)幼儿攻击性行为在性别与年龄上存在差 异,其中男孩的外部攻击强于女孩,女孩的关系攻击强于男孩;外部攻击随年龄增高而下降,而关系攻击逐渐增多。2)幼儿亲 子关系也表现出性别差异与年龄特征,其中女孩在亲密性、冲突性方面均好于男孩,且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3)幼儿亲子关系 与外部攻击及攻击总分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且前者能负向预测后者;亲子关系与关系攻击相关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幼 儿攻击性行为与亲子关系均具有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保护性因素;幼儿亲子关系对攻 击行为的影响要借助于应付方式、同伴关系等中介物的作用。家长要深刻认识到亲子关系对于降低幼儿攻击性的重要性,注 意营造温暖的家庭环境,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高质量地陪伴幼儿;帮助幼儿建构与父母的安全型依恋关系等。同时,要注意 发挥幼儿教师的积极作用。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孤独感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共情和人际信任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孤独感量表、大学生攻击性量表、共情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孤独感、共情、人际信任和攻击性行为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孤独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3)共情在孤独感和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4)人际信任在孤独感和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5)共情和人际信任在孤独感与大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攻击性”是幼儿的天性之一。“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是潜隐状态的攻击性本能与后天的环境诱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幼儿学习社会行为的稚嫩尝试,因而,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在幼教实践上,要区别对待“主动攻击性行为”和“被动攻击性行为”,从合理排解情绪、鼓励与人友善、优化幼教环境和改进幼教方法等多种途径综合矫正之,以养成幼儿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74 名3-6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追踪观察探究在园幼儿攻击性行为学期内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学期 初期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时期和不稳定时期,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不显著,到了学期中期,幼儿的总体攻击、身体攻击开 始呈现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幼儿攻击行为在学期内发展不稳定,学期初期的攻击性显著强于学期中期;幼儿攻击事件发生 的背景活动总体上集中在规则要求较高、个体间接触相对频繁以及活动空间相对较少的游戏活动、集体排队和结构性教学活 动,尤其是连座式的结构性教学活动中,各年龄组又有所差异;幼儿攻击性行为在学期内易发生在男孩之间,女孩攻击对象的 性别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的幼儿攻击干预策略单一,以放任型策略为主,且在学期初期更甚。教师需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在园幼 儿攻击干预,辩证看待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性;基于空间特征适时有效定位幼儿攻击事发现场;合理把控攻击 事件形势,巧妙实施多主体、多形式干预;减少性别偏见,加强混性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分析带暴力色彩的歌曲对攻击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媒体的差异,回顾以往有关暴力音乐的研究,结合一般攻击模型(GAM)来分析带暴力色彩的歌曲对攻击的影响。结论:总体上看,带暴力色彩的歌曲会诱发个体的攻击性认知及攻击性情绪,并可能进一步引发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20世纪以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从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着手,对攻击行为的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做了梳理,试图使读者对攻击行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